明朝都没有出现后宫干政现象 最后为什么会出现
你真的知道吗?双元制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明代没有出现后宫干政,明代为何却有宦官专权?
开篇思考
在明代二百七十多年的历史中,虽然不乏主政的局面出现,但始终没有后妃干政的情况,但一直伴随明代历史的,却是宦官专权的现象。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两个现象呢?
明代为何始终没有出现后妃干政
准确的说,明代的后妃曾多次在特殊情况或特定阶段摄政,理论上可以擅权专政,但事实上却没有出现过一次后妃专政取代皇权,甚至没有出现过一次干政。
比如宣宗驾崩时,太子才九岁,大臣们以年幼为由,请太后垂帘听政。但太后并不揽权,她以“毋坏祖宗法”为由加以拒绝,而委政于“三杨(、、)”,所有奏章均令送内阁交由杨士奇等议处。太后病重时,召杨士奇、杨溥入宫,“问国家尚有何大事未办者”,士奇奏对未完,太后已崩。死后遗诏“允惟国家重事,存没在念……诸后妃家并须遵奉皇祖训戒,不许干预国政”。
再比如年间的李太后,当时小皇帝才十岁,无力亲政,皇权运行存在很大空隙,朝政大权实际掌握在李太后手中,“徙居乾清宫,抚视上,主持国策”。但李太后同样并不专权,而是将宫内之事交付,“而大柄悉以委居正”,鼎力支持进行改革,史称:“万历初政。委任张居正,综核名实,几于富强,后之力居多。”正是张居正十年改革之功,才为大明续命六十年。
为何明代的太后不会专权?
这主要是因为当年留下的三条“祖训”,其一是规定后妃不得干预政治,其二是后妃只能从“良家子”中选出,其三是不准设立丞相。
后妃不得预政,是朱元璋亲自定下来的祖制,而且朱元璋对自己定下来的制度相当自信,要求子孙们绝对不能违背,这就使得不论哪一位太后,都不敢垂帘听政,否则就是违背祖制,必然受到大臣们的激烈反对。武宗死后,张太后趁继位的尚未到京,曾提出改懿旨为圣旨,但马上遭到了首辅等人的坚决反对,抬出来的大旗就是此举违背祖制。张太后无奈,只好作罢。
有明一代,除了明代开国初年,皇室与勋臣子女联姻之外,从宣德之后,选婚之权便“委之宦寺,求之市井”的“良家子”。所谓“良家子”,就是说后妃必须来自民间,这样与朝中的大臣们就没有任何联系了。后妃入宫之后,基本就与外世隔绝,她们的家族成员虽然也会得到封赠,但大多只是赏给虚衔,并且祖训规定不可以议政参政,所以后妃家族没有任何实权。史称“有明一代,外戚最为孱弱”。而后妃擅权与外戚专政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后妃一人,而无外戚外臣帮助,后妃完全没有足以擅权的社会基础和实力。
众所周知,朱元璋为了巩固皇权,可谓费尽心思,设立五军都督府控制了兵权,废除丞相又控制了相权。朱元璋之后,明代采取的是内阁票拟、司礼批朱的内外双轨制,这种事权分割而又互相制衡的体制,使得后妃难以控制朝政。即便因为皇帝年幼,太后主政,也只能作为内阁与司礼监的平衡势力,当小皇帝渐渐长大,不管掌权的太后们愿不愿意,在内阁和宦官的逼迫下,都必须尽快归政于皇帝。主政十年之久的李太后,在万历皇帝大婚之后,也不得不立即还政于帝,搬出乾清宫。
基于以上三个原因,明代后妃的主政只是临时性的、过渡性的,不可能像的、的、的太后那样,彻底取代皇权。
为何明代宦官之祸如此严重?
自以来,宦官就作为一支干预国家政治生活的特殊势力,活跃在政治舞台上,千百年来,宦官之祸比比皆是,可为什么明代的宦官为祸格外厉害呢?
朱元璋称帝之后,吸取了汉唐晚期宦官乱政的教训,宫中只设宦官不足百人,并且还明确规定,“内臣不许读书识字”,“不得兼外臣文武衔,不得御外臣冠服,官阶无过四品,月米一石,衣食于内庭”。这基本就断绝了宦官乱政的可能性,但即便如此,朱元璋还是不放心,洪武十七年,他又特地在宫门置一块铁牌,刻上“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这几个大字,以示震慑。
尽管朱元璋的意愿是好的,但他亲手制定的明代的制度,却决定了宦官乱政乃是必然,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朱元璋取消了丞相制度。
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的本意,是集天下大权于皇帝一人,这样负责处理国家具体事务的就直接向皇帝本人负责,而不用再经过丞相这一关。但是朱元璋又不相信任何人,、、刘基、朱升等一大批曾经跟他一起的元勋,几乎都被他剪除殆尽。所以,一面是纷繁复杂的国家事务,一面是无人可以信任,即便朱元璋通宵达旦的处理政务,也还是忙不过来。,便必然形成这种局面:谁跟他接近最多,便信任谁。享有这个得天独厚机会的,当然只有宦官。
所以,朱元璋到了晚年时候,就已经开始信任和重用宦官了,比如洪武十年,当户部奏天下税课司局征商不如额者一百七十八处时,朱元璋便“遣中官、国子生及部委官各一人核实,立为定额”,这是明代宦官在皇帝委派下干预财政的开始。李文忠曾对朱元璋说:“内臣太多,宜稍裁省。”朱元璋听后大怒,说道:“若欲弱吾羽翼何意?”随后下旨将李文忠的门客全部杀死,李文忠受此惊吓,不久病死。
既然朱元璋开了这个头,那么在他的子孙们看来,重用宦官,当然就是信乎有征,不悖祖训了。明代的皇帝们要把权力掌握在自己手里,又力图穷极人间天上最骄奢淫逸的享乐生活,那么,由不离左右的宦官代为料理政事,也就势不可免。
从制度上说,内阁票拟、司礼批朱的内外双轨制,可以实现权力的平衡,由皇帝居中掌握,但实际上,内阁虽然后来在一定意义上取得了丞相的职权,但因为始终没有取得法定地位,所以并不是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构,这就使得内阁在和宦官的斗争中显得软弱无力,内阁的“票拟”权根本无法对抗司礼监的“批朱”权。
因为,司礼监的“批朱”权,实际上就是皇权的延伸,宦官们要专权,必须拉着皇帝的大旗作虎皮。武宗喜欢喝酒,就趁着武宗喝到最高兴的时候奏事,武宗不耐烦的说,“尔何为,乃一一烦朕也,”则是趁着熹宗做木匠活的时候奏事,熹宗便说:“朕已悉矣,汝辈好为之。”可见,即便如权势熏天的魏忠贤,也要借着皇帝的旨意行事。
综上所述
明代的制度决定了,无论皇帝愿不愿意,他只能信任身边的宦官,因为只有宦官才是他能够彻底掌握的,无论宦官的权力有多大,皇帝仍旧一言可定其生死,武宗翻手可杀刘瑾,上台几个月便可除掉魏忠贤。而如果权力落到内阁的手上,那么就会像汉唐宋等朝代一样,出现不可控制的权臣,进而威胁到皇位。两者相权,皇帝只能选择偏向于身边的宦官。
所以,即便如相对英明的宣宗、孝宗时,宦官依旧为祸不小;即便崇祯除掉魏忠贤,仍旧会重用其他的宦官,而内阁成员却不断换人,总数达五十人之多。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