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是如何形成的?他们为什么被称为正史

世界历史 2022-07-26 21:04www.worldometers.cn世界历史故事

  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正史的总称,均以纪传体编撰。那么,为什么二十四史能被称为正史呢?下面双元制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和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确立,同时也伴随着史官的流散和史官职权的降低。发愤而卒、被阉割,恰如帝制下的史官之象。从司马迁记述司家族世系的过程中可以看到,与其说司马迁在写家族的兴衰史,不如说是在写史官的兴衰史,并由此窥见政治的兴衰变迁。在司马迁之后,太史令不再世袭,撰写史书人的不一定就是太史令,以往那种由独立于天子的天文官掌管修史的情况消失。二十四史的第二部《汉书》的作者的职务是兰台令史,此职务原来是御史大夫的属官,在当时是掌管天子手头文件的官员。其后的二十四史,均为奉敕编修。其中、后汉、宋、齐、魏、梁、陈、、周各史,为著作官之作,仍属个人纂修。自《》 《》始,旧唐、旧五代、新唐、辽、宋、金、元、,不再是个人之作,而是皇家利用史馆纂修,为修史制度化的产物。其间,改写南朝史、北朝史,改写五代史,是史家私修、皇家认可者,为二十四史纂修中的特殊情况。

  二十四史,即《》 《汉书》 《》 《》 《晋书》 《宋书》 《南齐书》 《梁书》 《陈书》 《魏书》 《周书》《北齐书》 《南史》 《》 《隋书》 《》 《》 《》 《》 《》 《》 《金史》 《》《明史》,共有三千二百二十九卷,约4700万字。从第一部《史记》记载的上限算起,到最后一部《明史》记述的下限十七年(1644)为止,记述中国历史赓续4000多年。在二十四史中,除了《史记》是完全的通史,《南史》《北史》是将几个断代连续起来的通史, 其余都是皇朝断代史,即完整地记述一代皇朝之始末。断代史首尾衔接,这样,中国从黄帝以来的历史均有文字记述。

  二十四史是到才出现的称谓。最早出现的名称是“三史”,指《史记》《汉书》《东观汉记》。吴王曾对说:“我掌管军政事务以来,阅读‘三史’和各家兵书,自以为大有补益。”《东观汉记》到中期以后逐渐亡佚,中唐以后的“三史”,一般是指《史记》 《汉书》 《后汉书》。从魏晋以至唐朝,三史往往与六经并列,称“六经三史”。后来加上《三国志》,称为四史,也叫“前四史”。唐朝还有“十三史”的说法,出现了像吴武陵《十三代史驳议》之类的书。“十三史”指的是《史记》 《汉书》 《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 《南齐书》 《梁书》 《陈书》 《魏书》 《北齐书》《周书》 《隋书》。到了,又有“十七史”之名,如史学家吕祖谦就编了一部《十七史详解》。十七史,就是在十三史之外,再加上《南史》《北史》《唐书》《五代史》。南宋民族英雄在被元军押解到大都以后,就曾说过“一部十七史不知从何说起”的话。在十七史以外,加上《宋史》 《辽史》 《金史》 《元史》,称为二十一史。顾炎武主张“二十一史”加上《旧唐书》,合刊为“二十二史”,但未得官方承认。时期出现的“二十二史”称谓,是增加清朝官修的《明史》。此时在乾隆的批准下,《旧唐书》终于“转正”,是为“二十三史”。乾隆朝开四库馆,修《》,四库馆臣从《》中辑出宋初等修的《五代史》(为了与欧阳修的《五代史》区别起见,此书称《旧五代史》,欧书称《新五代史》)。经“钦定”,合称“二十四史”。

  《隋书·经籍志》的序说:继 《史记》《汉书》 《东观汉记》 《三国志》之后,“世有著述,皆拟班、马,以为正史。”当乾隆钦定“二十四史”以后,“正史”一称就被“二十四史”所专有,取得了“正统”史书的尊崇地位。

  1920年,柯劭忞完成《新元史》。次年,时任大总统明令将《新元史》定为“正史”,与“二十四史”合称“二十五史”。但也有人不同意将《新元史》列入,而主张将《》列为第二十五史,或者主张将两书都列入正史,于是又有了“二十六史”之名。然而“二十六史”不过是学界的一个说法,没有像“二十四史”那样得到官方的律令式的确认。

  二十四史之所以被称为正史,既与这些史书在中国史部书籍中的地位有关,也与历代皇朝宣扬正统观念有密切联系。

Copyright © 2016-2025 www.worldometers.cn 全球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全球化,全球疫情,全球股市,全球新闻网,全球地图,全球通史,经济全球化,全球变暖,全球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