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秦军的实力比东晋强很多,为何在淝水之战中
公元383年,北方国与南方东晋进行了一次大规模战事,前秦出兵伐晋,于淝水交战,史称,这也是中国历史上典型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下面双元制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公元383年,一统北方的前秦急不可耐地发动对东晋的南伐战争。在这场规模庞大的战役中,前秦国几乎倾巢出动,动用步兵共80万余人;东晋派出谢石、、刘牢之等率领的八万精锐之师抵抗。两者一强一弱,兵力更是十倍之差,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前的失败?
前秦军虽人数众多,但无法发挥其优势
在两军人数相差甚大的情况下,打包围战和歼灭战是最合适不过的。但在淝水之战中,晋军依靠长江天险完全遏制对方的人数优势。毕竟晋军的目的是守,只有守住长江即可。这只是地理位置带来的不利因素,前秦军自身的战线也十分有问题。据《》记载:前秦的军队绵延千里,最先到达的是苻坚弟弟苻融率领的三十万先锋军,而后面的军队还在慢悠悠地行进中。因此在实际交战中,兵力的压倒性优势并不能给前秦军带来实际的明显优势。
前秦根基不稳,东晋已在江南经营多年
不论从领土面积、军队数量、国力哪方面考虑,相比于偏安于江南的东晋而言前秦无疑是个庞然大物。但要知道,前秦这时统一北方没多久,前秦军经过无数次的征战也厌倦了战事;而且其他民族如氐、鲜卑、羌等都对前秦恨之入骨。可以这样说,前秦内部已经忧患重重,不知道多少被灭国的族人等着前秦,自己能够重新立国。在这种情况下,前秦的南伐战争无疑加剧了其内部矛盾,为淝水之战的败笔埋下了伏笔。
东晋则不同,从北方迁移过来的汉人与当地的士族共同发展经济,经过多年的经营已是国富民强。在淝水之战中,晋军的主力是谢玄率领的,虽然数量不多但都是精锐之师。比起前秦军舟车劳顿地远征,东晋军队则是在自己家门口打仗,而是还有长江天险的助力,可谓是赢尽了“天时地利”。
在淝水之战的历载中,有一个情节非常引人注意。当时两军交战,东晋军队猛虎似地冲过来,但实际上并没有对前秦军造成实质性伤害。这时一个叫朱序(估计早有异心)的人在后面大叫道:秦军败了,秦军败了!此举引得军心大乱,秦军兵败如山倒,听到草木的声音都以为是晋军追杀过来!
轰轰烈烈的淝水之战以东晋军的取胜而结束。此一战,使南方这个偏安政权得以继续苟延残喘,而北方又。正可谓“胜与败,百姓皆苦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