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楚争霸爆发后,宋国能从中调停的原因是什么

世界历史 2022-07-26 21:05www.worldometers.cn世界历史故事

  是指在春秋中期,晋、楚两国为争夺对中原地区的控制权进行的战争。双元制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

  弭兵会盟,指的是春秋时期,、等诸侯国为了停止交战,所举行的会盟。弭兵之盟共有两次,分别在周简王七年(公元前579年)和周灵王二十六年(公元前546年)。在两次弭兵会盟中,都是作为的,也即晋国、楚国等诸侯国的卿大夫来到宋国,以此商谈停止开战的事宜。

  其中,第二次弭兵会盟中,约定各国间停止战争,奉晋、楚两国为共同霸主,平分霸权,除齐、秦外,各国须向晋、楚同样纳贡,谁破坏协议,各国共讨之。那么,问题来了,晋楚争霸时,宋国为何能在晋国、楚国之间居中调停呢?也即宋国到底有什么实力,可以让春秋时期最强大的两个诸侯国放下武器,并握手言和呢?

  一

  首先,宋国之所以能在晋楚争霸中两次调停,直接原因就是晋楚停止交战,已经成为春秋各国的共同愿望。换而言之,大势所趋之下,宋国是在顺势而为,也即正如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所言:站在风口上,猪都会飞。在春秋时期,虽然有郑庄公小霸,称霸,但是,和的称霸,并没有长久下去。反而是晋国和楚国这两个大国,一北一南,展开了百年的争霸战争。

  值得注意的是,晋国和楚国之间的战争,往往没有在晋国和楚国本土进行,而是选择了郑国、、宋国等中原诸侯国的疆域上。并且,晋国和楚国都有诸多的盟国,促使两国交战时,齐国、、、陈国、、秦国等诸侯国往往要出人出力。基于此,晋楚称霸几乎波及到了春秋时的大部分诸侯国了。

  二

  对此,正如同战国七雄之间的长期兼并战争,促使人们心中渴望一个诸侯国来一统六国,结束战争一样,在春秋时期,大部分诸侯国,都渴望晋国和楚国可以握手言和,这样大家都有安稳日子过。于是,正是在这样的大势之下,宋国分别在周简王七年(公元前579年)和周灵王二十六年(公元前546年),以东道主的身份召开了弭兵之会,旨在调停晋国和楚国之间的争霸战争。

  其次,宋国之所以能够在晋楚之间居中调停,是因为宋国是公爵诸侯国,也即在地位上高于晋国、楚国等诸侯国。在牧野之战后,大约公元前1046年,周灭商后,周天子分封天下,设立了数百个诸侯国。“公、侯、伯、子、男”就是周代的五等诸侯,其中,公爵是诸侯国中的最高爵位了。

  三

  在春秋时期,楚国原本只是子爵诸侯国,僭越称王,并没有获得周王室的认可,是言不正名不顺的。作为公爵诸侯国,宋国君主如果和其他诸侯国会盟,其排名是要靠前,比如宋国、齐国、郑国这三个诸侯国会盟,其君主的记录就是“宋公、齐侯、郑伯”。

  因此,在周王室还具有一定地位的春秋时期,宋国作为周天子册封的诸侯国,确实拥有发起诸侯会盟的地位。这也是第二次弭兵会盟时,宋国可以请来晋、楚、鲁、卫、陈、郑、曹、许、蔡等10多个诸侯国的卿大夫会盟的重要原因。并且,宋国的地理位置,也是晋国、楚国等诸侯国愿意来到此地会盟的重要原因。就宋国来说,在地理位置上处在晋国和楚国之间,这是一个晋国和楚国都能接受的会盟地点。

  四

  最后,如果弭兵会盟的地点选择了太过偏北的地方,楚国可能就不太愿意去了,反之,如果选择了太过靠南的地方,晋国可能就有意见了。所以,宋国作为处在晋国和楚国之间公爵诸侯国,成为会盟的合适地点,也即晋国和楚国去参加会盟,都是比较方便的。在第二次弭兵会盟中,邾、莒、媵、薛等晋国的附属国,向楚国贡献礼物;反过来顿、胡、沈、麇等楚国附,向晋国贡献礼物。

  当然,有两个诸侯国是例外的,也即齐国和秦国。就齐国来说,是晋国的头号盟友,所以不献礼物给楚国,与此相对应的是,秦国作为楚国的头号盟友,也不献礼物给晋国。经过第二次弭兵会盟,晋国和楚国之间的争霸势头有所下降,这给郑国、卫国、宋国等诸侯国一定的喘息之机。当然,在中原战场相对平静的背景下,、则伺机而动,在春秋后期展开了一番激烈的较量。

Copyright © 2016-2025 www.worldometers.cn 全球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全球化,全球疫情,全球股市,全球新闻网,全球地图,全球通史,经济全球化,全球变暖,全球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