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读书人以读书作为己任 古人又是如何生存的
对古代读书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双元制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读书人究竟是什么样的?读书人是怎么生存的?
在古代西方拥有特权的人,被称为贵族;比如骑士就属于最低等的贵族阶级;在古代中国,读书人,也同样属于最低等的贵族阶级。
读书人通常泛指通过考试而获得功名的人,当然,用现代的话来讲,就是拿个文凭,可不要小看了这个文凭,那可比现在的大学生含金量高多了。
读书人也分很多等级,比如明清时科考规定,参加过县试或府试并通过的学子可称为童生;
如果县、府、院都录取了,进入府学县学的,就被称为;这个时候你就是妥妥的知识分子加特权阶级了;拥有见官不跪,国家补贴,免除徭役等特权,要了解,这里面随便说一个都是让普通百姓流口水的,怪不得古代读书人头悬梁锥刺股;
如果你运气够好,能通过各省乡试的话,就被称为举人了,即便你终身止步于此,你也有做知县的机会,并且将会名扬家乡,可以参考一下中举的感受;
如果你能运气逆天,外加,再通过会试和殿试的话,恭喜你,你拥有站在封建社会金字塔尖的机会了,你就是全村最靓的仔,你就是古代社会最卓越的那一小撮人,最差都能捞个芝麻官当当。
那么古代读书人一般都从事什么工作呢?刚才说了,读书人也是分等级的,不同的等级工作肯定有相应的不同。
童生算是最基础的知识分子了,很多考了一辈没考上的老童生,碍于情面不可能去做一些的事,他们觉得丢不起脸,他们大多是在书房或者杂货铺做一些抄抄写写的工作,比如账房、会计,毕竟识文断字还是可以的。运气好的,能混个小吏当当。
秀才比童生高级,拥有特权,具备了教书育人的资格了。古代给孩子做蒙教学都是从私塾开始的。大户人家喜欢单独请一位先生教自己的孩子,此谓私塾。在乡村很多都是几户人家一起凑钱,请一个教书先生来,秀才由读书转为教书,专业上也是非常对口的。
明清时期,很多秀才还可以当状师,相当于现代的律师,特别是穷人,不通文墨,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清楚,遇到官司就更需要状师了,电影《九品芝麻官》里的方唐镜就是很真实的写照。
做也是读书人的最佳途径,因为给官老爷出谋划策,你也就进入了统治集团,不仅可以拓展自己的人脉,如果干的好,得到自己领导欣赏,更可以为以后自己做官做铺垫。比如、都做过的幕僚,经过举荐,以后都成了封疆大吏,朝廷大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