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为何没想着给刘备报仇,举兵伐吴呢?
章武元年(221年),在篡汉建魏后,于成都称帝,国号“汉”,年号“章武”。同年,刘备以为报仇的名义,发兵讨伐东吴。章武二年(222年)春季,刘备派遣黄权督江北水军,自率陆军进军。秋七月,被东吴在中打败,将军冯习、张南、傅肜、程畿等战死。由此,夷陵之战的惨败,不仅成为蜀汉由盛转衰的重要转折点,也是刘备病逝的重要原因。
章武三年(223年)三月,刘备托孤于,夏四月二十四日(6月10日),刘备病逝,享年六十三岁。在夷陵之战后,刘备一直留在永安白帝城,最终也是在此地去世的。那么,问题来了,刘备去世后,在位长达41年,为何不讨伐东吴,为父亲刘备报仇呢?
一
刘备之死,和夷陵之战的失败存在直接的关系。而蜀汉的衰落,更是始于东吴偷袭荆州,斩杀关羽。从这一点来看,刘禅和东吴之间,可谓是国仇家恨,势不两立了。在此基础上,在魏蜀吴中,刘禅在位时间是最长的,竟然有41年,因此,后主刘禅在位这么长时间,完全有机会给刘备报仇,可是,结果是刘禅不仅没有讨伐东吴,更没有提及要为父亲刘备,这是为什么呢?
对此,在笔者看来,这是因为刘备去世后,后主刘禅没有掌握实权,不管是他想不想为父亲刘备报仇,都没有向东吴发起战争的能力。公元223年刘禅继位,封诸葛亮为武乡侯,并开设丞相府。不久,再领益州牧,朝政的大小事务,刘禅都依赖于诸葛亮,由诸葛亮决定。
二
更何况作为托孤大臣,刘备曾对诸葛亮表示:“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也即刘备授予了诸葛亮可以取代刘禅的权力,再加上蜀汉初期,可谓内忧外患,这也是年轻的刘禅无法应对的局面,因此,后者也甘愿做一个甩手掌柜,由诸葛亮来处理蜀汉的大小事务。那么,问题来了,为何诸葛亮没有为刘禅报仇,率军讨伐东吴呢?
究其原因,还是在于关羽和夷陵之战后,蜀汉实在太弱小了,根本无力再和东吴正面较量,再加上强大的曹魏在一旁,如果诸葛亮不希望蜀汉走向灭亡的话,自然不会和东吴交战。不仅不会和东吴交战,诸葛亮还致力于恢复蜀吴联盟,乃至于在称帝的时候,诸葛亮也只能派遣使者去祝贺。
三
诸葛亮为了匡扶汉室,一统中原,从228年春至234年冬先后兵出汉中,对曹魏发动了五次战争。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五丈原。而在诸葛亮病逝后,后主刘禅虽然开始执掌朝政,但是,诸葛亮留下的、、等重臣,基本上都是支持北伐曹魏的。由此,此时的后主刘禅如果强行征讨东吴,为父亲报仇,必然遭到蒋琬、费祎、姜维等朝廷重臣的反对,从而导致蜀汉出现内耗的问题。
况且,就后主刘禅来说,也不是性格坚毅、雷厉风行之人,所以,自然不会闹到不可开交的地步。在此基础上,后主刘禅也没有提要为父亲刘备报仇,至于姜维等人,则继续将蜀汉的兵力用在北伐曹魏上。直到公元263年,蜀汉正式走向灭亡。
四
最后,另一方面,对于后期的刘禅,亲小人,远贤臣,恐怕早已忘了为父亲刘备的仇恨了。景耀元年(258年),镇军将军陈祗病死,宦官开始专秉朝政。当然,没有后主刘禅的宠信,黄皓也无法在蜀汉专权。比如刘禅弟弟刘永憎恶宦官黄皓,黄皓取得刘禅的信任把持朝政后,在刘禅耳边谗言离间刘永,刘禅渐渐疏远刘永,以致刘永竟十多年不能朝见刘禅。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在诸葛亮、蒋琬、费祎等人相继去世后,后主刘禅宠信黄皓等小人,已经丧失了斗志,更不会想到为父亲刘备报仇了。
进一步来说,如果刘禅真的想为刘备报仇,其实是否东吴都是次要的,关键的是自己成为一位明君,恢复蜀汉国力,从而先恢复汉室江山,然后再攻打东吴也行。不过,后主刘禅显然没有这样的志向,正如同他在蜀汉灭亡后“”一样,刘禅更希望过上安逸的生活,而不是像刘备一样南征北战。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留下你的观点,让我们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