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佐朱元璋成就霸业的三位谋士,他们分别是谁

世界历史 2022-07-27 07:34www.worldometers.cn世界历史故事

  辅佐成就霸业的三位谋士,他们分别是谁?双元制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朱元璋能从一个“普通人”,在元末的乱世中成就一番霸业,既离不开为他冲锋陷阵的武将,也离不开为他出谋划策的谋士,而诸多的谋士中,有3个人对朱元璋的影响特别大:

  

  朱元璋的第一位谋士叫李善长,他除了在三人中最早投奔朱元璋以外,还是朱元璋的老乡,再加上他的功劳不小,因此朱元璋称帝以后,李善长所得到的封赏,可以说是三位谋士之首。

  那么李善长主要帮助朱元璋做了哪些事呢?

  根据《》记载,朱元璋曾问过李善长一句话,大意是说天下何时才能平定。李善长的回答是:

  现在的情况和末年很相似,虽然出身不高,但是他的做法却和秦朝的统治者的残暴相反,专门走宽厚仁义的路线,这样民心站在了他的一边,所以他最终胜出,如果现在有人学习刘邦的套路,那么势必也会建立一番伟业。

  大家看这段问答时,可能单独看看不出太多的东西,但是大家如果要把这段内容和时的“”相互参照看,就会发现这段话大有玄机。

  当时的朱元璋还没有自立山头,他名义上还是郭子兴的手下,而当年诸葛亮和刘备交流的时候,刘备也一直是“寄人篱下”,而刘备的先祖刘邦,最早也是跟着这个大腿混。但是他俩最后之所以能成为帝王,是因为后来他们都选择了“单干”。

  因此此时李善长和朱元璋的这段对话,名义上似乎说的都是大道理,甚至还有点答非所问,但是人家俩人其实探讨的是人生规划,只要大方向有了,其它的又何愁不得。

  李善长除了给朱元璋指明发展方向之外,似乎在军事上的建树并不是太多,但是大家如果细读史书就会发现,李善长当时的角色其实很像刘备去世前的诸葛亮,主要负责而是后勤工作。

  史书当时给李善长的评价是“将吏帖服,居民安堵,转调兵饷无乏”,而当年史书给诸葛亮前期工作的评价是什么,是“足兵足食”,我们再往前看,刘邦对的评价是什么,是“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

  大家可能会说,保障个后勤算什么好谋士,像那样奇计百出的才是高人。对于这个问题,我想最好的答案,就是大家去看下这三人在战后对他们的待遇,这个世界上付出和回报往往是成正比的。

  

  刘伯温在谋士这个岗位上的名声,其实比李善长还要强一些,所以后世把朱元璋能胜利的谋划之功,几乎都给了刘伯温。不过从史书的记载来看,刘伯温确实是一个非常好的谋士。

  朱元璋创业时最大的敌人有三个,分别是、和。当年朱元璋在面对这三个敌人之初,最大的压力其实是来自于前两者。当时朱元璋非常矛盾,是先打张士诚好呢,还是先打陈友谅好呢,两个一起打......那就等着被人家联手打吧。

  就在朱元璋无法做决定的时候,新加入到他麾下的刘伯温,给他拨开了眼前的迷雾。当时刘伯温分析得很到位,他说张士诚是个目光短浅之辈,你不打他,他就只会谴责你,而陈友谅不同,这是个勇夫,你不打他他还想咬你两口。

  所以你要是打张士诚,陈友谅肯定会扑过来,但是你要是去打陈友谅,张士诚可能连谴责都懒得谴责,他只会蹲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吃瓜。后来朱元璋听从了他的建议,果然先后搞定了陈友谅和张士诚。

  有人看到这里可能会问,这算什么本事,不就是能分清先打谁后打谁吗,换我我也行。大家都能当,但是在决定生死的战局之上,谁能说自己的眼光能比得上刘伯温,即使真有人也看出来了,他敢像刘伯温一样站出来说吗?

  要知道,古代的战争随机性很大,可能一阵风,或者掉几个陨石就改变战局了,刘伯温能这么勇敢地站出来,说明人家有自信,这是非常难得的,而且大家应该也听过一句话,叫“造反,三年不成”。这句话什么意思,说的是你想得多,往往就会踟躇不前,谋士更是会如此,想得越多,越是前怕狼后怕虎,你再想想刘伯温,是不是瞬间高大了很多。

  在搞定了张士诚和陈友谅之后,刘伯温又帮助朱元璋搞定了元朝,从他这个后上车的“外人”,能在大明建国后被朱元璋十分倚重来看,刘伯温的能力应该是毋庸置疑的。

  朱升

  朱升这个名字,估计不是明史铁粉的人,可能都未必知道朱元璋身边曾有这么个人。

  不过伟人对他的评价可不低,当年伟人参观南京紫金山时,曾和老陈同志聊起朱元璋的事情。当时伟人曾说朱元璋“不蠢”,因为用了朱升的“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最后得的民心,得的天下,而熟悉伟人的都知道,他老人家当年也曾提出过“深挖洞、广集粮、不称霸”的说法。

  那么朱升在历史上名声不怎么响,是因为他只说了这个九字真言,然后就毫无建树了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据《明史》等书记载,这个朱升很了不得,他在自己不到三十岁的时候,就已经通过自学,对星象有了很深的研究,并写出了《星卦提纲》,后来他又根据自己的总结,写出了一本有关风水的专著《龙穴阴阳之诀》,此外他还曾写过《墨庄率意录》、《魏文征集》等书。

  大家都知道,你掌握一些知识不难,但是要让你总结出来,并写出别人能认可的书,那就很难了,而像朱升这样的人,我们在后世足可以称他为专家学者了。但是就是这么个著作颇丰的“学者”,曾在朱元璋攻打徽州城无果时,仅凭自己一个人站在敌人的城墙之下,就说动了敌方守城的人投降,由此可见,朱升不光是学问很深,人家的实践能力也很强。

  据记载,他曾给朱升写过一副对联,上面的文字是:“国朝谋略无双士,翰林文章第一家。”由此可见,他在朱元璋的心里的地位是非常高的。那么为何朱元璋称帝之后,朱升似乎就名声不显了呢?

  原来人家朱升在功成之后,立刻就对朱元璋说,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简而言之,人家选择归隐了。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朱元璋的这三位谋士中,只有“彻底”归隐山林的朱升最后得以善终,而李善长和刘伯温这俩家喻户晓的“名人”,最后都倒在了名利场上。

Copyright © 2016-2025 www.worldometers.cn 全球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全球化,全球疫情,全球股市,全球新闻网,全球地图,全球通史,经济全球化,全球变暖,全球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