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为何迟迟不称帝,他到底在顾虑什么?

世界历史 2022-07-27 08:00www.worldometers.cn世界历史故事

  近几年,老版《演义》连续剧及新版《三国》重新火了起来,人们对里面的一些金句频频提起,如“俺也一样”等。这也引起了许多网友重新看一遍三国的兴趣,其中便成了网友们戏谑的对象。

  许多网友嘲讽他是“大魏吴王”、“合肥孙十万”,但这真的是那个曾让感叹“生子当如”、十八岁时在强敌环伺的情况下继承父兄基业的人的真正能力吗?非也。

  公元208年,孙权与刘备联盟,大败曹操于赤壁,天下三分的局面初步形成。公元219年,孙权偷袭刘备的荆州成功,使的领土面积大大增加。公元229年孙权称帝,正式建立吴国。

  陈寿曾在《》里评价孙权“屈身忍辱,任才尚计,有之奇,英人之杰矣。”陈寿认为孙权堪比越王勾践。

  孙权的谋略

  孙权18年那一年,哥哥死于非命,孙权接管东吴。虽然有、等一批的元老辅佐,但年纪轻轻便接掌了这么大一片基业,孙权肩上的担子依然是。

  前,孙权决心要和实力强于自己数倍的曹操开战,于是他联合刘备和曹操。然而赤壁之战后,他却甘心低头向曹操称臣,间接与曹操联盟起来。这是因为他要开始和刘备争夺荆州了,为避免两线开战,不得不稳住曹操这方。

  等到刘备一死,将一切事物都委派给了,诸葛亮识大局,便不再与东吴为敌。因此孙权又与蜀汉再次联合起来反抗曹操。从这些事中就可以看出,孙权是一个相当有谋略的政治家。

  对天下时局的把握

  相对刘备“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政治目标,孙权则灵活的多。孙权在很早的时候就听从了的建议,鲁肃曾对他说:“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唯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规模如此,亦自无嫌。何者?北方诚多务也。因其多务,剿除黄祖,进伐,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

  于是,孙权的策略就灵活得多了。他没有具体的目标,他只关心自己是否能获得利益,为了这个目标,他可以在刘备和曹操阵营变换。

  你也可以说他们没政治原则和立场,但实际上那也是一种变通,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作的让步。

  对孙权来说,他要竭尽全力扩展自己的地盘。一旦所牵涉的利益问题发生改变,那么敌人也可以转而变成盟友,永远不变的只是利益。

  没有轻而易举称帝

  我们都知道,乱世之中,虽然的权威已经近乎于无了。但是贸然称帝依然是被天下人口诛笔伐的,如末年之、元末之等。

  在三国之中,孙权是最后一个称帝的。但是他真的有必要这么晚称帝呢?赤壁之战战胜曹操后,东吴的政权已经很稳固了。但是孙权依然坚持“缓称帝”,其实这也是他的谋略。

  公元220年,率先称帝,改元黄初。时隔半年,也就是221年,刘备也称帝,改元章武。此时的孙权完全可以称帝,但是他却没有,孙权仅仅是在公元222年改了年号,但是直到229年才称帝。这段时期他一直是以吴王的身份统辖江东,孙权为何不称帝,他到底在顾虑什么?

  实际上,孙权有两次可以称帝的机会,第一次是在的221年,此时曹丕、刘备都已称帝,孙权若再不称帝,名头上便矮人一头,但是孙权忍住了,而且选择向称臣。

  公元223年,东吴群臣纷纷劝进。然而孙权又推辞了,他对群臣说“我还是不想称帝。”从221年到229年的八年里,任何一天孙权都可以称帝,因为曹魏和蜀汉都已称帝,自己不用担心被天下人唾骂的风险。那为何孙权一直不称帝呢?

  在我看来,孙权第一次没有称帝,主要是因为实力不强。当时刘备刚称帝不久,便打了过来,孙权决心暂时隐忍,向曹丕称臣。,孙权大败刘备后,孙权照样没敢称帝,因为此时曹丕又打过来了,于是孙权再次决心隐忍。因为自己同时与蜀汉和曹魏交恶,胆敢称帝的话就是同时向两方开战,孙权这等人物怎会为了一个皇帝的虚名便把自己放在火上烤呢?

Copyright © 2016-2025 www.worldometers.cn 全球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全球化,全球疫情,全球股市,全球新闻网,全球地图,全球通史,经济全球化,全球变暖,全球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