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墓里的长明灯千年不灭,原因是什么?
古墓里的长明灯千年不灭,原因是什么?感兴趣的读者和双元制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最早的长明灯是家家户户用于夜守岁之用。被点燃的灯火一经点燃就不能吹灭,直到灯油耗尽,蜡烛才会自行熄灭。那古代君墓中的长明灯,为何能历经千年岁月而不熄灭呢?这难道不违背质量守恒定律吗?编者可以很肯定的告诉您,古墓里长明灯的原理和这件东西一样,恰恰符合了质量守恒定律。
古人有视死如生的传统,古代君王尤其重视自己的陵墓。作为君王死后的居所,他们希望安葬自己的陵墓能像自己生前居住的宫殿一般灯火辉煌。被设计成双层结构的长明灯,内层的容器用来装灯油,灯芯放入醋水中,长时间进行浸泡。外层装水,用来降低灯油不断攀升的温度。长明灯消耗灯油,主要不是依靠燃烧,而是靠余热的挥发。用醋泡过的灯芯能够维持低温状态,容器外层的水能够防止灯油升温过高。
经过特殊处理的长明灯放置于古墓之中,只要有空气和灯油存在就不会泯灭。古墓中的空气毕竟稀薄,灯油也毕竟有限,虽然长明灯不可能永远燃烧,但维持低温的燃烧状态,还是能够燃烧千年时间的。
能够长时间燃烧的长明灯有没有让您联想到另一件物品呢?没错就是火折子。火折子大多选用在水中浸泡过的红薯。红薯被垂扁后,再缠上棉花进行浸泡。随后再加上芦苇缨子再锤打晾干,最后加入磷,硝,松香,硫磺,等易于引燃的物质,制成扁筒形状。
火折子虽然没有明火但不会熄灭,始终保持在最低燃点的它,始终会有火星存在。因此这样的火折子,需要的氧气量极低,能够长时间被人们带在身上方便使用。长明灯的原理和火折子的原理雷同,都是利用工艺手段,让火苗保持在极低燃点状态,如此长明灯与火折子消耗掉的氧气与灯油自然也会极少,能够长期被人们使用。
传说火折子是由时期的一名宫女所发明的。试想一下千年古墓被打开,上千盏长明灯依然明亮,这样的画面配墓幽暗的环境,又怎能不震撼人心呢?帝王的手笔自然不会小气,数千盏长明灯再加上特殊香料的燃烧。点点灯火加上使人容易产生幻觉的香气,便是古代君王给打开古墓者带去的极大心理压力。不得不说火折子与长明灯,体现了古人无穷无尽的智慧。{题外话,不知道地宫被打开的那天,千万盏长明灯闪烁的景象,会是何等震撼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