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如何过端午节?他们的一天如何度过
古人如何过节?他们的一天如何度过?双元制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端午节的由来
大多数人以为端午节是为了纪念诗人屈原而创造的,其实并非如此,端午节最初是起源于古时候人们对于自然天象的崇拜,众所周知,中国人一直有龙崇拜、龙信仰。端午节便是由时代的祭龙演变而来,端午是全年的正中时刻,是个吉祥日子,上古人民在这一天拜祭龙祖、祈福辟邪。
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出生在战国时期,他的作品《》中有这样一句诗:“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从这句诗可见他对黎民百姓的同情之心,步入仕途后的屈原着手变法,香烟通过变法改善黎民百姓的的生活,可惜他的新政未能实现,听信了一些小人的谗言,将他流放到了外地。
后来,秦国攻打,看着自己的国家被攻破,,一切物是人非,他伤心不已,他来到了汨罗江,满目悲伤的他投入了冰冷的湖中为国家殉葬。他投江的消息后感动无数人,人们纷纷划船来到汨罗江进行捞救,可惜怎么都找不到他的尸体。
因为屈原是在五月五日投江的,这天又是端午节,人们便在这一天纪念起了屈原,后来还有了纪念、曹娥的说法,在不断的发展中人们给端午节赋予了新的节日内涵。
古人过端午节的诸多习俗
端午节不论在古今,都是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古人更是重视传统节日中的仪式感,那么我国古人是如何过端午节的呢?
大概有以下几种习俗:
赛龙舟,龙及龙舟文化始终贯穿在端午节的传承历史中,不过众所周知,我国地大物博,南北方的环境多有不同,北方湖泊河流比较少,南方则比较多,赛龙舟竞渡活动大部分是在南方进行的。
诗人曾经写过这样一首诗:“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莺。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这首诗便写出了古代人们在端午节这一天龙舟竞渡的盛况。
吃粽子,在端午节的时候,人们都会提前准备包一些粽子,南北方生活习惯不同不同,粽子的馅料也会有所不同,不过大同小异,主材料都是提前泡好的糯米。粽子在春秋之前就已出现,最初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的祭品,后来才成为了人们端午节食用的的节庆食物。
挂艾草、菖蒲,端午节这天天气湿热,人们很容易生病,所以人们在这天会想办法驱邪、禳毒。古人认为菖蒲、艾草有辟邪作用,有这样一句俗语:“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
艾草、菖蒲在五月份的时候,长势茂盛,是一年中药性最强的时候,每年端午人们都会采摘一些菖蒲或者艾草做成人形挂在门上辟邪,人们也会用艾草菖蒲做一些香包挂在身上辟邪,古时候,人们几乎人手一个香包。
系彩丝,端午节这天,人们要戴一种由五种颜色编织成的彩丝绳,可以驱除瘟病、避邪止恶。这便是古时候人们过端午节需要做的事情,由此可见端午节的重要性,这些都是一些普通人家过端午的必备习俗,那么皇宫里如何过端午呢?
乾隆皇帝的奢华端午节,一桌1276个粽子
比起平民老百姓,皇室更加崇拜信仰龙,甚至皇帝都会认为自己是龙的后裔,,端午节在皇宫中自然是备受重视,必须要过出皇室的风范才行。乾隆皇帝是所有皇帝中最重视端午节的,他曾经下令,五月初一的时候开始在宫中挂五毒荷包。
因此,清朝皇宫里的端午节是从五月初一开始的,一直持续到初六方会结束,一连五天庆祝端午节。五月五日端午节这天,宫中要摆粽子供,就是祭祀需要用的粽子,祭祀各路神仙和列祖列宗,祈求平安健康。
这天宫中所有人都要吃粽子,据乾隆十八年的膳单记载,当年端午节,乾隆皇帝膳桌上足足摆了1276个粽子,非常奢华,乾隆皇帝要在这些粽子中挑选最心仪的几个食用,剩下的粽子便会赏给一些大臣和宫人们。
端午节前的十几天,皇宫的厨师们就要开始精心设计研发新型粽子,从外形、大小,内部的馅料等等,都要做到创新,端上去后能让乾隆皇帝眼前一亮,推陈出新的粽子如果让乾隆皇帝满意,厨师们也会得到一些奖励。
乾隆皇帝很喜欢写诗歌,五月五日这么好的一天,自然是得写诗庆祝的,他曾特意写诗评价皇宫中的粽子:“粽席蒲觞苓令辰,天中景物一番新。”称赞宫中粽子独特的风格和味道。
宫中举办一些活动,庆祝端午节
在吃粽子之前,一般还要做一些小游戏活跃氛围,射角黍,就是把包好的粽子放到一个盘子里,然后用小角弓射取,射中哪只就先吃哪只,因为粽子个头小且表面光滑,并不好射,射到了就是福气到来了。
这个游戏玩起来非常的有趣,宫中人都非常积极的射角黍,在一片欢乐中用餐,用膳的时候,皇帝的餐具也有讲究,要使用带有灵符纹饰的餐具,乾隆皇帝在这天不仅在吃用上有讲究,在穿着打扮也有讲究。
他的朝冠上会插上艾草,身上还要挂由艾草制成的荷包,宫中的妃嫔宫女也要佩戴荷包,头上插艾草,以求祈福辟邪。宫中还准备了许多的活动庆祝端午节,比如说在赛龙舟,宫中会提前准备十几艘龙舟。皇帝和官员们在早上登上装饰一新的龙舟,在湖面上畅游,此时锣鼓声响起,场面十分热闹。
宫中这天还用演戏来庆贺节日,进一步活跃了节日气氛,全国各地在节日的时候都会给宫中送一些贡品,端午节这天送来的贡品就叫做“端阳贡”,乾隆皇帝作为回应,要赏赐一些物件下去,将祝福送给全国各地的百姓。
其他朝代的端午节
乾隆皇帝重视端午节,在其他朝代,也是非常重视端午节的,唐朝以前端午节大多是民间庆祝的节日,皇宫里不会大肆庆祝。从唐朝开始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皇帝也十分看重,常常会在这一天大赏群臣,赏赐的物品大多是扇子等小物件。
据记载,唐太宗曾经亲笔给扇子上题字,在这一天将扇子赏赐给官员,代表给官员的祝福,官员得到赏赐后也会非常开心。皇宫中在这一天也要吃粽子,而且粽子要推陈出新,射角黍这一端午节的小游戏就是起源于唐朝玄宗时期,后来才流传下来。
时期的端午节更加的隆重,皇帝会赏赐给大臣后妃很多东西,比如金银珠宝绫罗绸缎等,这些东西都比较奢侈,和其他的朝代有所不同。宫中的端午节,是从五月初一开始,一直过到五月十三日,可见宫中对于端午节的重视程度。
清朝的端午节大概就是综合了各个朝代的端午节习俗,从吃粽子的数量来看,清朝的端午节更加热闹隆重。
不论是哪个朝代,庆祝端午节都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和继承,端午节对中国人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节日,是中国人民的文化认同和文化传承,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发展。
如今很多人崇洋媚外,忘记了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不再过传统节日,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我们应当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提高我们的民族凝聚力,推动中华文化不断地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