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建立的明朝与宋朝有什么明显区别?他有
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初四日,在在(今南京市)登基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接下来双元制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在朱元璋称帝前,他已经派出、率领北伐大军收复中原。洪武元年八月,北伐大军攻克元大都,在城破前仓皇逃出大都,往漠北逃窜,灭亡。
之后,明军又陆续控制了山西、陕西、甘肃等地,又挺进东北,出征塞外,同时也分兵突入福建、广东、广西和四川,消灭了以明昇为首的夏政权等地方割据势力,一路打到云贵的边陲之地,经过近二十年的努力,终于完成了统一大业。
朱元璋既然做了,自然要对那些为他夺取天下的文臣武将论功行赏,朱元璋与建立的有一个明显的区别,那就是“重武轻文”。
当年赵匡胤在建立大宋王朝后,执行的是“重文轻武”国策,即使是那些参与“”的心腹武将们,也被赵匡胤以“”的高超手腕,心甘情愿地交出了兵权。
而朱元璋则不同,他建立后,完全实行的是“重武轻文”政策,由于他的大明王朝主要是依靠武将打下来的(实际上,哪个朝代不是靠武将打下来的?),因此,他称帝后必然要大肆封赏武将们。
我们从朱元璋对开国功臣的封官晋爵上,就能看出朱元璋是有多么的“重武轻文”。
明朝建立后,获封公、侯、伯的开国功臣共有徐达等36人,其中,有六个公爵,分别是公、公徐达、公常遇春、公、公冯胜、公邓愈。这六个封公的人当中,只有中书丞相李善长是一个文臣,而其他五个人都是武将。
朱元璋还分封等28人为侯爵,让文臣失望的是,这28个侯爵里面居然没有一个是文臣,朱元璋又封了两个伯爵,总算这两个人是文臣了,他们分别是右丞相和御史中丞。
看出来了没有,大明王朝建立后,在这产生的一群新生贵族中,仅有三个人是文臣!
于是,这些早年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开国功臣们从此过上了天堂般的生活,朝廷给公侯们发放很高的俸禄,还按级别分配房产,并经常以“庄田”、“勋臣田”等名义赏赐大量的田地以及佃户,使他们过上了无忧无虑的好日子。
朱元璋甚至还给这些分封的开国功臣们颁发了免死铁卷(只要不谋反就都可以免死)。
然而,朱元璋为了给皇太孙留下安定的政治局势,晚年却不惜屡次发动大狱,大规模地诛杀那些功臣宿将。
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地位仅次于朱元璋的韩国公李善长。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李善长被以与“交通谋反”之罪名而赐死,家属七十余人全部被杀。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指挥使参奏谋反,朱元璋随即令人将其拿下,并由吏部审讯。三天后,朱元璋将蓝玉处死。
之后,朱元璋又是大规模的清洗和株连:颍国公傅友德、宋国公冯胜、景川侯曹震、鹤庆侯张翼、舳舻侯朱寿、定远侯王弼、户部侍郎傅友文等人先后被杀,京城里被牵连灭族的多达几万人。
经过的诛杀,明初的功臣几乎被屠戮殆尽,间接地导致了在朱元璋死后,其第四子燕王发动“”后,建文帝一朝中竟然没有良将可派。
有人认为这是因为这些武将们持功骄纵而咎由自取,但更多的人还是认为朱元璋诛杀功臣是因为“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