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早有夺取天下之志,为何迟迟不起兵呢?
隋末时期,各地农民起义军为了推翻统治纷纷起义,也有夺取天下之志,为什么迟迟不起兵呢?下面双元制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早在大业七年(611),准备征讨之时,齐郡农民、孟让就迫于繁重的徭役与兵役,唱着《无向辽东浪死歌》拉开了隋末群雄并起的大幕。一时之间,暴政压迫下的农民有了榜样,纷纷起兵反抗,这种势头像熊熊烈火一样迅速蔓延到全国各地。
大业九年,杨玄感发动兵变,很短时间就聚集了十万大军与四十多名贵族子弟,大隋的根基开始动摇。从李渊与宇文士及的谈话中可以知道,李渊正是此时有了夺取天下之志。此后几年,天下出现了大大小小超过三十个割据势力,而李渊迟迟不动,直到六年以后的大业十三年才起兵,这是为什么呢?
大业七年,四十六岁的李渊已经在大隋官场打拼了三十余年,使他养成了隐忍不发,暗藏韬略的性格。虽然成就帝王之业的念头在内心中,但他对天下大势与自己的实力看的非常清楚,心中仍有很大的顾虑,认为起兵的时机还未成熟,所以只能隐忍不发。下面逐一分析:
第一、气势汹汹的杨玄感兵变两个月就被破灭,这一方面是杨玄感志大才疏,不听的建议,战略方向选择失败;另一方面则是隋朝当时还有很强的军事实力,人心还未彻底丧失,杨广还能有效掌握国家机器。
杨玄感围攻洛阳,隋军大将宇文述、屈突通、等人率领大军迅速赶到,镇守长安的卫文昇也驰援洛阳。杨玄感自知不敌,便又去攻打长安,半路遭到弘农地方官的激将与阻挠,被隋军主力准上予以歼灭。可见,隋军当时尚能精诚团结,实力也很强劲。
李渊当时奉命驻守弘化郡,负责保卫长安。他目睹这一切,觉得自己的实力还不行,只能隐忍不发,暗自积蓄力量。
第二、当时流行的谶语《桃李章》,暗指将亡,将兴。隋朝的开国首功李浑一家因此惨遭灭门。李渊正奉旨去河东镇压农民军起义,途中他的副将夏侯端对他说:“玉床摇动,帝座不安,天下已然大乱,唯有明公可安天下。但主上猜忌,切忌诸李,李浑已死,明公很可能是下一个啊!如果早举大计,则应天富,不然迟早被诛杀。”
夏侯端这段话表达了三层意思:其一,他已经知道李渊志在天下,不然不会贸然说出大逆不道的话;其二,李浑已死,你现在的处境很危险;其三,迅速起兵,早举大计。但李渊拒绝了夏侯端的好意。
因为时机仍未成熟,自己实力太弱,仍然得依靠隋朝,他只有将自己隐藏的更深,才有机会博得杨广的信任,从而获得更大的起兵资本。
第三、大业十二年到十三年,全国形势发生了大的变化。首先,杨广离开了政治中心洛阳,南下江都,偏安一隅,客观上推动了农民起义的蓬勃发展;其次,李密加入,使瓦岗军一跃成为最强大的反隋势力,直接威胁东都,吸引了大批隋军的支援;第三,隋朝的地方统治趋于瓦解,各地方官员纷纷称王称帝,如薛举、、周、萧铣等人,他们是真正毁掉隋朝的力量。
此时李渊已经担任太原留守,他发觉到大隋的统治力量已经极为薄弱。看到首都长安兵力空虚,又有李密的瓦岗军替他挡住了隋朝的援军,凭借自己的影响力拿下长安毫无问题,便不再隐忍,于大业十三年七月在晋阳起兵。
在隋末群雄中,李渊实力不算强大,起兵也几乎最迟,但却成就了大业。证明他具有过人的眼光与智慧,能够在纷繁复杂的局势中审时度势,把握住机会,确实高人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