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临终前对孙权说了什么?孙权并未采纳导致
,孙吴的奠基者之一,他临终前将江东之主的位置让给了自己的弟弟。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双元制小编一起往下看。
《》想必很多人都看过,无论是它的原著小说还是改编电视剧都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三国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孙策。孙策是的长子,孙权的兄长,他自幼勇猛过人,人称""。孙策幼年丧父,16岁时其父孙坚死于部下黄祖之手。孙策安葬好父亲之后,举家迁到江都,暂时投靠在手下。后来,孙策用从袁术手中换来了父亲的旧部,来到江东进行打拼,通过几年的努力平定江东,成为令各方诸侯都不敢忽视的一股力量。
然而凡事都有好与坏两个方面,孙策成就大业过于顺利,这样一个傲视群雄的人才势必会遭到很多政敌的仇视,特别是在他平定江东的过程中更是和许多人结下了仇怨。孙策平定江东时杀过一个叫许贡的人,这也为他后来的死埋下了隐患。公元200年,孙策在一次打猎中被许贡的门客追杀,双方打斗过程中,孙策不幸被对方用毒箭射伤,不久之后,孙策就毒发病重而死。
由于孙策之子尚在幼年,因此孙策临死之前把江东之主的位置留给了弟弟孙权,因为他知道自己这个弟弟有治国之才。同时,他还给孙权留下了2句非常有远见的遗言,后来的事实证明,孙权若遵循这两句遗言定可一统三国,可惜他一句也没听进去。
孙策说的两句遗言,即:"外事不决问,内事不决问。"孙策临死前为孙权留下的这两人可以说都是非常厉害的能人,堪称是后来开创东吴政权的两大肱股之臣。可以说,周瑜和张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周瑜擅长运筹帷幄,沙场点兵。在后来与的中,正有凭借他的指挥调度,才使东吴仅仅以区区5万人力克曹操83万大军,取得赤壁之战的大捷。而张昭也不遑多让,他虽然不像周瑜一样擅长统兵征战,然而在治国理政方面却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也正是因为这点,孙策生前才对他极为看重,甚至将其比作、一样的能臣。
关于孙策和孙权对待张昭的任用方面,《》的作者陈寿给出了一个非常公正客观的评价,他说:"张昭受遗辅佐,功勋克举,忠謇方直,动不为己;而以严见惮,以高见外,既不处宰相,又不登师保,从容闾巷,养老而已,以此明权之不及策也。"由此可见,孙权并未遵循哥哥孙策的遗言而重用张昭。那么,他又是怎么对待周瑜的呢?周瑜生前,孙权也对其委以重任,在赤壁之战等重大战役中将东吴军队全权委托给他指挥调遣。然而孙权对周瑜并未做到像其兄孙策那样推心置腹,肝胆相照,而是对其有所怀疑和保留。以至于周瑜对孙权献过很多绝妙的计谋,可孙权根本没有放在心上。
正是因为孙权对哥哥的遗嘱并不重视,导致了他到了统治后期昏聩至极,后宫混乱,儿子惨死,太子更替,功臣冤死。而孙权在自己死的时候也含恨而终,死不瞑目。连他自己都感慨说如果自己能有他的哥哥那样厉害的话,东吴肯定会有一个更好的结果。就算在当时没有统一天下,至少也不会那么快就被西晋给直接灭掉。
其实客观来说,在三国这种杀伐频繁的乱世之中,孙策比孙权更适合作为一国之君。前者有开拓进取的野心和能力,而后者的野心和远见相比其兄长都逊色不少,因此只适合在和平时期做个守成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