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被称为“小霸王”,为何曹操却很轻视

世界历史 2022-07-27 09:12www.worldometers.cn世界历史故事

  轻视,认为其“因父成名”,绝非能与自己相提并论的英雄,是理所当然的。就当时天下情势而论,孙策别说和曹操相比,就算比之荆州、幽州这些诸侯,同样也大为不及,之子的身份,确实让他在创业时占据了极大便利,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双元制小编一起往下看。

  江东出身寒门,自称是春秋时“”的后裔云云,不过是得势后给自己门楣贴金。孙坚的父亲孙钟、也是孙策兄弟的祖父,只是个种瓜农民。

  孙坚17岁那年行船时遇到海贼,挥刀与战,斩首一级,由此闻名乡里,被召为县吏。汉末黄巾之乱,孙坚从军屡立战功,击平各方叛乱,一刀一剑给自己搏取了拜将封侯的大好前程,获封“长沙太守、乌程侯”。

  窃夺中枢大权,废立天子,关东各地纷纷起兵,组成反董联军。孙坚率其部属,身先士卒,浴血奋战,斩华雄,败,克虎牢而复洛阳。孙氏虎卒屡克西凉铁骑和并州铁骑,为联军第一敢战之劲旅,在英雄竟逐的舞台上,书写了自之后数百年来,江东子弟最绚烂的华章。

  董卓,求和不得,被迫西迁长安以避其兵锋,孙坚的声威也因此震撼神州,纵是称为当时天下第一,亦丝毫不算夸张。

  孙坚兵进洛阳,收取玉玺

  彼时的曹操也只不过是个联军盟主的故旧之友,而更是籍籍无名之辈。他们虽然年龄与孙坚相仿,但此时的声望和功绩,皆远不能与孙坚相提并论。此后,孙坚虽然在攻取荆州时,误中流矢而阵亡,但其人虽没而英气长存,将星长耀九天!

  小说《三国演义》里将孙坚在讨伐董卓战争中的这些战绩,统统“乾坤大挪移”给了主人公刘备、、三兄弟,捏造出“”、“”之类的脍炙人口故事,通过戏剧、评书等形式在民间广为流传了数百年,相当程度上深入人心,才使得孙坚的功绩和能力被广为低估。

  孙坚去世后,其亲信部属依附了,孙策同样也在袁术帐下为将,奉其命令攻略淮南与江东。事实上,孙策攻占江东的吴郡、丹阳、会稽三郡之后,名义上还是袁术的部属,袁术也派了自己亲信去接管孙策所得城池。

  只是袁术因为孙策在江东的胜利,和徐州吕布的归附,自以为统领扬州、徐州、豫州三州,已成天下第一大诸侯,竟利令智昏而称帝,才令其麾下州郡,孙策也趁机脱离袁术,驱逐其亲信而自立。

  待袁术被曹操连续大败,最终败亡时,孙策趁机夺取庐江郡,收其余部三万余人,战船千艘,而后挥军西进,于沙慕之战大破黄祖,斩杀荆州军万人,缴获战船六千艘,接着兵不血刃夺取豫章郡,又分豫章郡南设立庐陵郡,是为通常所述的“江东六郡”,又向曹操输诚,受封讨逆将军,吴侯。

  当然,孙策仅率领数百门客过江,便打下江东一方基业,甚至被誉为“英气杰济,猛锐冠世,志陵中夏”的同时,也必须看到他很大程度上确实是“因父之名”。

  讨逆将军,吴侯:孙策

  正是孙坚这个江东虎将的威名,才让孙策在起兵之初,就得不断英雄豪杰来投,部众尚未与敌一战,就迅速壮大到六千余人。而他的堂兄孙贲(丹杨都尉、九江太守),舅父吴景(丹杨太守、广陵太守)都是袁术委以重任的方面大员,正是他们的投效,才让孙策轻松叛离袁术,真正自立为一方诸侯。

  首要原因是善于用人。

  孙策的部下来自三个方面。第一部分是孙坚的旧将,以和最为出色。当孙策在袁术麾下倍感屈辱,前途茫然的时候,是朱治首先站出来安慰孙策,并且告诉孙策:“尊父在日,多曾用我。君今有不决之事,何不问我;乃自哭耶!”朱治的这句话可以代表孙坚的老部下当时对孙策的态度。孙坚时代,朱治等人对待孙坚,并不是明确的主仆关系,而仅仅是上下级关系。看朱治的这番话,对孙策满是关怀,但是也体现出,朱治是以一个父执的身份来劝慰孙策,而并非是一个下属来听从召唤。之后,随着孙策平定江东,建立威名,孙策在孙坚旧将心中的地位会越来越高,但是朱治、程普等人对待孙策,以及后来的孙权,和其他人不同,他们的心中,更多一份骄傲。于是,当主持时,程普心中不满,而带头反对,也为很多人相信,正是这个原因。

  然,对当时的孙策来说,朱治的加盟非常及时,也非常可贵。孙策感慨父亲英雄,而自己只能寄人篱下,于是在月下哭泣。孙策虽然勇猛,可毕竟还是一个二十岁的青年,在政治规划上还比较茫然。朱治告诉孙策,可以告诉袁术,打着救丹阳太守吴景(孙策舅舅)的名义,向袁术借兵,然后趁机夺取江东,开创自己的事业。这个建议,对于孙策来说,无疑是一个茫茫大海上的指路明灯,告诉了孙策前进的方向。

  朱治的这个建议还是非常正确的。在当时的天下,早就被诸侯瓜分。相对而言,淮河以北地区被袁术占领,袁术兵多粮广;山东地区是吕布、刘备,一个,一个有仁德之名;北方则是最强大的诸侯袁绍,公孙瓒节节败退,袁绍很快就占据了北方四州;而中原中部地区曹操崛起,潜力最大;益州和凉州,有和、韩遂;两湖地区是荆州的刘表,拥兵几十万;唯独江东地区,也就是秣陵(南京)、吴郡、会稽等地区,驻守官员的实力最弱。并且,孙家在江东(主要是吴郡)生活多年,孙坚的那些部将也多是江东人,人脉颇广,比较有号召力。因此,进攻江东,确实是不二选择。

  其次,有亲友相助。相比强大的曹家军,东吴孙家的势力相对弱小,可是又远远要比孤家寡人的刘备来的强势。孙策的弟弟孙权先不说,前面我们提到孙策的舅舅叫吴景,曾经担任丹阳太守,堂兄叫孙贲,担任丹阳都尉,叔父孙静,弟弟孙翊、孙朗,堂兄弟孙瑜,那都是一时豪杰,成为东吴安定的强大力量。

  而孙策的亲戚也人才众多。最有名的当然是连襟周瑜。此次出征,除了得到舅舅和堂兄的帮助,最主要就是得到了周瑜的帮助。在演义中对于周瑜和孙策的关系做了一个微小的改动。周瑜第一次出场,有一个简单的介绍。说两人在舒城时交情很好,于是结为兄弟,孙策出兵江东,周瑜带着叔父周尚(新任丹阳太守)的数千兵马前来帮助。此时,周瑜说:“某愿施犬马之力,共图大事。”孙策很高兴,说:“吾得公瑾,大事谐矣!”在正史当中,仅仅有孙策的一句话,而没有周瑜的那句话。在正史当中,孙策的原文叫:“吾得卿,谐也。”此处的“卿”并非君主对臣子所说的爱卿,而是对友人的一种亲密称呼。就像很多人对自己的心上人,也会称呼“卿卿”一样。在孙策口中,周瑜和孙策的地位严格的来说,还只是兄弟之间的称呼。可是,罗贯中添加了周瑜的那句话,却把周瑜定位为孙策的臣子,“效犬马之劳”,自认孙策的犬马了。

  第三,善于笼络人才。来自孙策的亲自招纳以及自己主动来投。

  本回中提到了奠定早期江东方略的一位大贤,江东名士张纮。周瑜告诉孙策,想要成就大业,必须得到江东二张,即张纮、二人。孙策亲自到两人家中,两人就答应了。其实在正史当中,张纮此时追随孙策出征,而张昭则没有。正是张纮帮助孙策决定未来的人生方向在江东。在演义当中,张纮和张昭二人几乎合一,而详写张昭,略写张纮。而相比东吴“文有张昭,武有周瑜”,又详写周瑜,略写张昭。《三国演义》有着严重的美化武将和谋士而淡化政治家的色彩。

  “”孙策夺取江东,他父亲孙坚的威名在初期也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更主要的还是孙策知人善用。

Copyright © 2016-2025 www.worldometers.cn 全球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全球化,全球疫情,全球股市,全球新闻网,全球地图,全球通史,经济全球化,全球变暖,全球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