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立储制度起源于何时?到底有何作用?
太子,是中国古代帝王的继任者的称谓,被定为王位、皇位继位者的人,感兴趣的读者和双元制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在我国古代,通常君主在驾崩之前都会为自己选好继承人,而这王位继承制度也随着各种弊端的出现,王朝的更迭,不断完善着。
时期,以部落联盟为主,实行的是制,夏、商时期,国家进入奴隶社会开创家天下的局面,到,实行的是宗法制,以为主,王位和宗法制相结合,在到了以后的,都是以嫡长子继承制为主流,实行的是王位世袭制。
但是,到了元年(1723),刚刚登基的雍正帝就创建了一个新的储君制度——制度。不同于之前的公开宣布继承人,秘密立储制度是由提前写好传位诏书,一式两份,一份带在身边,一份装在盒子里,然后皇帝召集王公大臣,宣布太子人选已定,再将它放置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的后面,待皇帝驾崩后,王公大臣们将两份遗旨共同开,确认无误后,诏告天下,拥立新君登基。
那么,这秘密立储制度的作用是什么呢?它比公开宣布继承者的形式又好在哪?
在家天下的中国古代,最高统治者必须要在自己儿子中寻找继承人,然而,一般皇帝的儿子的数量都不会少,但皇位只有一个,所以可以想象竞争会有多么激烈,为了保证权力的顺利延续,周朝时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皇帝会提前公开册立太子,这样的形式一直延续到了雍正年间。但是从雍正帝刚登基就马上建立了秘密立储制度我们也可以知道,公开册立储君是有着很大弊端的,并且越演越烈。
往往会有着以下几种糟糕情况。第一,公开册立储君后,朝中势力必然会纷纷投靠这个未来之主,甚至纠结党羽来庇护,皇太子的权势过于庞大,进而侵犯和威胁皇权;第二,被公开册立为皇太子的皇子必然会成为众矢之的,遭到其他同样想要皇位的皇子的嫉恨,出现骨肉相残的局面;第三,一旦出现皇太子被废黜的情况,各皇子之间的竞争会更加激烈,朝臣站队结党纷争不休,严重影响朝局稳定。
而秘密立储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这些问题,史学界有人认为,雍正帝创立的这项颇具创意性的制度特别之处在于选择皇位继承人全由皇帝一人掌握,不拘泥于嫡、庶,长、幼等规定,且最终的太子人选没有被公布出来,诸位皇子在不知道是否是自己的情况下,会保持着上进的劲头,朝中大臣也不敢随意押宝,避免了结党营私。
可是,事实真的如此吗?我们通过观察清朝历史会发现,从雍正帝创立秘密立储制度开始之后的每一代皇帝,真正严格执行了秘密立储制度的只有雍正和两代皇帝。
其他的几位皇帝,首先是,他先后三次秘密立储,第一次密立的是嫡长子永琏,在乾隆三年(1738)就不幸因病去世,后又密立嫡次子永琮,但不久永琮也死了,乾隆三十八年(1773),第三次密立的是皇十五子为太子,这一次永琰倒没有出事,不过的长寿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为了不超过祖父帝的在位时间,最后还是自己禅位给皇十五子永琰的,即为帝。
而到了嘉庆帝时,他在嘉庆二十五年(1820)就突发疾病死亡了,当时大臣们无论是在嘉庆帝身边还是在‘正大光明’匾后面都没有找到密诏,对于最后的新帝人选,史学界一般认为的是,嘉庆帝在嘉庆四年(1799)就已经秘密立储,但只留下了一份在身边,而由于他的猝死,遗诏找不到了,最终是由孝和皇的懿旨指定皇嫡长子为皇位继承人,即道光帝。
从道光帝之后的咸丰帝开始,秘密立储制度就更是无法实施,形同虚设。因为咸丰帝只有一个儿子,也就是后来的帝,而同治帝和之后的帝都没有儿子,秘密立储制度到这也就没什么用了,从同治开始,清朝的皇位继承制度就变成了太后懿旨指定。
而即使是严格按照秘密立储制度实行的雍正帝和道光帝时期,也还是没能避免父子相残和兄弟相残的情况。所以,从中我们也可以知道,秘密立储制度又怎么可能做到真正的保密。作为皇位继承人肯定要经过历练和培养才能真正具备执政的能力,这也意味着皇帝会对这个‘秘密’未来储君多加栽培,朝臣和诸位皇子必然也能猜到,加上即使皇帝儿子众多,除非是特殊情况,否则能够有资格进入太子候选名单的少之又少,而且每个皇子背后的母族势力和出身等外界因素也会成为皇帝立储时的需要考虑的事情。
就凭以上的几个因素,我们也能知道,在当时想要真正的保密立储基本上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秘密立储制度所带来的作用也就无法发挥了。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秘密立储制度的进步性,如果是在成年皇子数量较多,且实力相当的情况下,这样的制度的确是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的,能够保证政局的平稳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