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兴而来,败兴而归是什么意思?这个成语典故来

世界历史 2022-07-27 10:34www.worldometers.cn世界历史故事

  “,败兴而归”的意思是趁着兴致而来,结果很扫兴的回去。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双元制小编一起欣赏。

  那“”的典故出自哪里呢?又有着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乘兴而来,败兴而归”的典故,出自《·王徽之传》,书中是这样记载的:

  人问其故,徽子曰:“本乘兴而来,兴尽而归,何必见安道邪?”

  不难看出,“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历史典故的主人公就是王徽之。

  提到王徽之大家可能有些陌生,但说到他的父亲,想必大家都知道,王徽之的父亲就是东晋大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的。

  王羲之的书法被后世深为称道,而他的第七子王献之的书法,在书法史上也很有地位,不仅和其父王羲之并称为“二王”,而且又有“小圣”之称。

  这里要说的王徽之,是王羲之的第五子。

  王徽之自幼聪慧,性格高傲豪放,不愿受到约束,喜欢自由自在的。虽然他在朝中做官,但却不愿被一些繁琐之事约束,所以有时没事的就去出游闲逛,对自己应该负责的事也不闻不问。

  比如王徽之曾在桓冲那里担任骑军,主要负责管理马匹的工作,但他却整天不闻不问。

  有一次,桓冲问王徽之:“你在军中负责哪个工作?”

  王徽之自己也不知道,所以就说:“常常见到马被牵来牵去,那我的工作不是骑曹,就是马曹。”

  桓冲一听,有些不高兴了,心想:“太不负责任了,连自己的工作都不知道是什么。”

  桓冲又问:“你知道你管多少马匹吗?”

  王徽之说:“我从来不过问这些,怎么会知道呢,你应该问我下面喂马的人。”

  桓冲很不高兴,但还是隐忍着脾气,然后接着问:“现在得病的马匹很多,死了多少匹了?”

  对于这个问题,王徽之当然更不知道了,但他也不害怕,所以还是平静的说:“我连活马都不知道有多少,又怎么会知道死了多少马呢!”

  桓冲这时虽然很生气,但再一想,王徽之就是这样的人,气也没用,再则王徽之确实有才华,只是喜欢自由自在而已,对此,桓冲也没有办法,就不再问了。

  后来王徽之为了追求自己向往的自由生活,就辞官不做,去到山阴隐居,过着逍遥自由的日子。

  王徽之在山阴居住期间,有一天夜里下起了大雪。当他醒来的时候,看到处处白色的雪景,于是就想起了会弹琴的戴安道。

  这时他想:“如果戴安道在的话,有优美的琴声,有洁白的雪景,再喝上一壶老酒,岂不美哉。”

  想到这里,王徽之兴致就来了,于是就立刻去拜访戴安道。

  由于王徽之住的地方和戴安道住的地方相距有些远,所以到了第二天天亮时,王徽之才到戴安道的门前。

  然而,王徽之因赶了一夜的路,这时已经没有当初的兴致了,所以当他到戴安道的门前时,并没有进去,而且按原路返回了。

  对此,有人很不理解的问:“你深夜急冲冲的向戴安中赶去,但到了地方,为什么不进去,反而马上就回来呢?”

  王徽之笑着说:“我本是乘兴而来,兴尽而返。既然然已经没有了兴致,又何必一定要见戴安道呢?”

  正是因为这个故事,所以就有了“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和“乘兴而来,尽兴而返”的典故了。

Copyright © 2016-2025 www.worldometers.cn 全球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全球化,全球疫情,全球股市,全球新闻网,全球地图,全球通史,经济全球化,全球变暖,全球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