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时期的锦衣卫是个什么样的组织?权力如何
(1368-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建立的大一统,今天双元制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在《2修罗战场》中有一幕,身为锦衣卫的殷澄宁愿自尽也不去,由此可见锦衣卫的残忍。其实在明朝建立之前,麾下便有一支情报队伍,而在案之后,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为进一步加强皇权,逐设立锦衣卫,其最初职能主要有守卫值宿、侦察逮捕和典诏狱三项,锦衣卫最为恐怖的不是职能大小,而是它的无孔不入和不受节制。
从明初到明中期,锦衣卫的职权不断扩大
其实早在明朝尚未建立之前,朱元璋手下便已经有了一支专业的情报队伍——检校组织,大名鼎鼎的便是其中的骨干乃至领导人员。
杨宪隶属的检校组织是最早的情报机构
例如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打败之后,将其地盘改称浙东行省,并派外甥担任行省右丞、总管军务,杨宪作为属官随行辅佐。而杨宪除了辅佐李文忠的表面工作之外,另一项工作便是监视李文忠。果然,杨宪不久便向朱元璋报告了李文忠的不法之事,称其任用儒士屠性、孙履、许元、王天锡、王橚等干预公事,接到杨宪报告之后,他立即将这五人押解进京,徒刑屠性、孙履被杀,其余三个人则充军发配。
之后,朱元璋为进一步加强皇权,监视搜集朝臣的动向,于洪武十五年(1382年)裁撤亲军都尉府与仪鸾司,改置锦衣卫。其最初只能只有守卫值宿、侦察逮捕和典诏狱三项,从事侦察、逮捕、审问等活动。
朱元璋初设锦衣卫
最初的锦衣卫其实只是朱元璋设立的临时机构,主要用来整顿朝政进一步巩固皇权,因而毛骧在制造了“胡惟庸案”之后便被处死,而蒋瓛也在制造了“谋反案”之后被赐死,并最终在皇权稳固之后,于洪武二十年(1387年)下令焚毁锦衣卫刑具,所押囚犯转交审理;同时下令内外狱全部归三法司审理,将锦衣卫废除。
后,登上皇位,为了巩固皇位、削藩等事,再度设立锦衣卫,并将其作为常设部门,对于其职责划分和编制进行了规定,至此锦衣卫的职权开始有所扩大,一些本由宪司负责的事项开始逐步由锦衣卫处理,而深受朱棣重用的纪纲则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朱棣将锦衣卫设为常设机构
此后,锦衣卫开始作为常设衙门出现在明朝政坛,直到正德年间,大权在握,锦衣卫指挥使石义文也常对刘瑾阿谀奉承。随着刘瑾权势的进一步扩大,锦衣卫不得不依附于,厂卫格局形式发生变化。直到嘉靖年间,尤其是陆炳执掌锦衣卫时,锦衣卫权力才再度达到顶峰,卫权甚至超越厂权,东厂亦为之低头俯首。
锦衣卫之所以被称为历史上最恐怖的组织,主要源于无孔不入和毫无节制
作为一个效率极高的部门(大部分时期是这样),锦衣卫不仅办事效率极高,而且情报网遍布全国,简直堪称无孔不入,而其抓捕审问职权更是几乎不受节制,再加上诏狱的恐怖,自然令人望而生畏。
1、侦查无孔不入。为了刺探可能威胁皇权、危害朝廷的行为和言论,在的特许之下,锦衣卫的情报网遍布天下,的锦衣校尉被派往天下各地,以各种身份充斥民间,甚至混进大臣家中,简直堪称无孔不入。例如学士宁濂夜间宴请宾客,朱元璋便立即收到了其宴请宾客的名单和座次图,不仅时间、地点、人物了解的极为详细,就连菜品都调查的。又如洪武十九年(1386年),朱元璋派出大批和监生到基层查勘水灾,结果被锦衣卫查出有141人接受宴请,收受银钞和土特产品。拥有如此强大的情报搜集能力,怎能不令天下百文武百官恐惧。
2、办案不受节制。由于锦衣卫直接向皇帝负责,且可以自行逮捕、刑讯、处决,刑部、、都察院等三法司根本无权过问。最初,锦衣卫只有审讯之权,审理完成后还要送交三法司定罪,但在成化十四年(1478年),锦衣卫诏狱审理完犯人之后,直接提交皇帝,三法司连定罪之权也没了。锦衣卫这种独立于司法体系外的存在,为他们滥用刑罚提供了可能,以至于嘉靖时期的刑科都给事中刘济抱怨道,“国家置三法司,专理刑狱,或主质成,或主平反。权臣不得以恩怨为出入,天子不得以喜怒为重轻。自锦衣镇抚之官专理诏狱,而法司几成虚设。”可以说,一旦被锦衣卫盯上,便等于已经宣判了死刑。
3、诏狱恐怖无比。诏狱隶属于锦衣卫北镇抚司掌管,是属于锦衣卫的独立监狱,史载狱中“水火不入,疫疠之气充斥囹圄”,不仅阴暗潮湿,且隔绝了一切声音和光线,能看到的仅是微弱的烛光,而听能到的就只有用刑时的惨叫声,一旦被关入其中,便要承受从心理到生理上的全面折磨。而且,诏狱中的刑具极为恐惧,不仅有常见的拶指、上夹棍、剥皮、断脊、堕指、刺心等刑具,还有锦衣卫自己发明的梳洗、灌鼻、钉指等逼供手段,根据明朝《刑法志》记载,“其最酷者曰琵琶,每上,百骨尽脱,,,如是者二三次,荼酷之下,何狱不成”。因此,每次用刑下来,囚犯哀声震壁,血肉溃烂,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惨毒难言。
综上所述,锦衣卫凭借其强大的侦缉能力,以及独立于司法体系之外的办案方式,再加上恐怖无比的诏狱,可以说是令人谈之色变。根据传闻,明朝时期各地的官员和百姓,只要一听到京城口音的外来者,往往,可见其恐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