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真的是“被迫”称帝吗?其实是早有
我们都知道,经历后再不敢轻易对起歪心思,又派大将率领一小支军队收复了四处战略要地、让不敢随意侵犯后周的西部边境而主动求和,加上三次亲征击败并完全占据了淮南十四州后,后周边境终于好长一段时间内得以相安无事,因此决定向契丹出征。因为柴荣早在高平之战后就总结了“骄兵必败”的教训,对后周军队进行了严苛的整顿和训练,加上柴荣用兵有道,后周大军在进入契丹境内后,直奔契丹心腹之地,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双元制小编一起往下看。
这时,柴荣在查看各地所上文书的时候,得到了一样奇怪的“文书”。这样“文书”是一只皮口袋,袋子里面装了一块三尺多长的木板,木板上刻着“点检作天子”的字样,柴荣心生奇怪,但以防万一,还是将当时点检做的好好的德给换了下来,让做了点检。不久后,柴荣忽染重病去世,年仅七岁的被迫上位。
陈桥兵变:赵匡胤精心策划,终获龙袍加身
公元960年正月初一,朝廷忽然听闻此前一直相安无事的北汉和前不久才遭重创的契丹竟然联手想要南下征讨后周,宰相前不久才辅佐了一位小娃娃上位,面对朝廷内部的政务已经心力交瘁,本就无暇顾及外来势力的,听到这一消息便慌了神,也来不及辨别真假,便让赵匡胤抓紧带领军队去迎战。赵匡胤第二天便带着大军顶着迎击外来侵略的名义,浩浩荡荡地出了城。
这日晚,赵匡胤的大军夜宿陈桥驿,有兵士看到大将军和他的弟弟以及幕僚赵普一同进了营帐,随后把其他人全部赶了出来,似乎是要商讨什么大事。当晚在壮势宴席上,一些将领兴许是喝多了酒,情绪有些激动,大发厥词道:“如今年幼体弱,根本无法很好地带领我们巩固后周伟业,后周百姓的安宁全是我们这些将士拼上了性命守护来的,但百姓只认皇帝,不知道我们的付出!要我说,就拥护我们的赵大将军为帝,赵将军知道我们劳苦而功高,一定不会亏待我们,然后我们再北上讨伐那契丹,在我们将来的君王面前好好表现一番,如何?”
或许是酒精作用下,兵士们的情绪很快便带动了起来,全部都高喊“赞成”,无不向赵匡胤表示了最高的敬意。第二天一早,赵匡义和赵普见昨晚酒醒的将士对赵称帝一事仍旧兴致不减,便暗中使眼色让赵匡胤身边一个将领把事先准备好的黄袍给他披上。赵匡胤作出一副睡眼惺忪的模样,表示你们在干嘛,我很懵哇,随后假意听赵匡义随意解释了一番,似乎一脸无奈地说道:“那好吧,你们自己贪图荣华富贵才拥立我为天子,我当也可以,但是你们要听我的命令,不然这天子我没法当!”众将士一听你不当谁当,于是纷纷表示“惟命是听”,赵匡胤这才“勉为其难”做了天子,并下令回到都城后一定要严明军纪,不可以肆意抢掠。
不流血而建立了一个王朝——北宋
因为守备都城的人都被赵匡胤的亲信买通了,因此当大军回来的时候,要对抗的只有区区一个将领,但将领还没有召集军队,赵的大军已经拿下了都城开封。范质这才反应过来:好小子,原来是你赵匡胤诓我!但事已至此,范质也只能承认了赵匡胤的帝位。赵匡胤正式称帝后,改宋为国号。不流血王朝的建立虽然一定程度上是兵权与实力震慑的结果,但也离不开决策者的谋划水平,像陈桥兵变,若没有赵匡胤精妙设计,众将士也不会如此顺利地进入都城。
其实赵匡胤的聪明才智也不仅仅表现在此,赵匡胤称帝后急需扩大疆土,巩固政权,以一统江南,在南汉覆灭后,赵匡胤的注意转移到了南唐。南唐深感威胁,便派了使者徐铉前去游说,试图阻止的进攻行为。到了宋朝,徐铉不卑不亢地前进一步说:“南唐后主李煜并无罪过,陛下此番出征南唐师出无名,况且南唐和宋朝的关系就像是儿子和父亲的关系一样,自古便有父亲庇佑儿子的说法,却从没听说过历史上有哪个父亲要杀自己孩子的。陛下这样,怕是会陷宋朝于不义之地!”
徐铉这是给赵匡胤下了个套,首先他无法否定南唐和宋朝的密切关系,而此次出征也确实是出于他想一统江南的权力欲望,并非正义之战,自古人们崇尚的便是为正义而战,那些搞小动作的人都是遗臭万年。出于这层考虑,徐铉以为自己怔住了赵匡胤,但赵匡胤却好像不以为然,做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说道:“既然是父子,为什么不在一处吃饭?”这是反将了徐铉一军,赵匡胤竟然顺着他所谓的父子关系思维,剑走偏锋,为他的出征找出了一个绝佳的借口,本以为吃瘪的是赵匡胤,却不想原来是他徐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