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普有哪些特质?为何能被三度拜相呢?

世界历史 2022-07-27 11:51www.worldometers.cn世界历史故事

  名臣先后辅佐了和两位,他从小吏做起,三次被封宰相。他的成功既不是靠学识卓越、也不是因为赫赫战功,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双元制小编一起往下看。

  有一种说法,赵普是靠“半部《论语》治天下”的。

  有一次,宋太宗问赵普:“有人说你只读一部《论语》,是真的吗?”

  赵普回答:“臣所知道的,确实不超出《论语》这部书。过去臣以半部《论语》辅助太祖平定天下,现在臣用半部《论语》辅助陛下,便天下太平。”

  后来,赵普病逝,他的家人们在收拾遗物时,发现书箱里面果真只有一部《论语》。于是,便流传说赵普是靠“半部《论语》治理天下”的。

  赵普比起一般文臣学问差得多,宋太祖劝赵普要多读书。为了更好地辅佐朝政,赵普每次下朝回家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认真诵读《论语》。凭着聪明才智,和极高的领悟力,赵普结合当下实际问题,分析理解,灵活地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在朝堂处理政事,总是十敏捷。

  这一点从这几个故事可以看出来:

  一、赵普是如何引起的注意?

  后派赵匡胤领兵滁州,推荐赵普做赵匡胤的军事判官,而赵匡胤对赵普并不在意。

  那时,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在滁州养病。赵普便每日亲自帮赵弘殷熬药、喂药。赵弘殷很受感动,把赵普看作成自己的孩子。

  赵匡胤是孝子,父亲身体欠佳,一边战事吃紧,赵匡胤分身乏术。此刻,能够有一个人代替自己贴身照顾父亲,让赵匡胤感激在心。

  赵匡胤找机会感谢赵普,在和赵普聊天中,赵匡胤发现赵普见解独特。他便决定把赵普留在身边,上书朝廷举荐赵普为掌书记一职。

  后来,赵普随着赵匡胤南征北战,期间多次出谋划策,得到赵匡胤的重用,成为赵匡胤的亲信。

  论语中说:“听其言而观其行。”

  赵普不是武将没有战绩,拿什么引起赵匡胤的注意?最好的办法便是,帮助赵匡胤解决难题。

  赵普发现赵匡胤很孝顺,但因事务繁忙,没有时间精力照顾卧病在床的父亲,赵普果断决定帮助赵匡胤解决这一后顾之忧。

  把精力用在刀刃上,其效果事半功倍。

  二、“金匮之约”中赵普一句话提醒了宋太宗

  富贵加身,就会助长私欲,赵普深受赵匡胤的信任,官做到宰相。渐渐地,大小官员们私下不断有人送金银给赵普。宋太祖知道此事,对赵普的恩宠渐渐疏淡了。没过多久,稀释了赵普的权力,把赵普调出京师。

  赵匡胤的弟弟继位后,再次重用赵普,提拔为宰相。这里,就要提到著名的《金匮之约》事件。

  这个约定是说,当年赵匡胤和赵光义的母亲昭宪临去世前,紧急召见赵匡胤和赵普。

  病榻前,太后问太祖赵匡胤:“你知道自己为什么可以当上皇帝吗?”

  赵匡胤抽泣得说不出话来,缓了缓回话说:“是祖上积德和托母亲您的福气。”

  太后摇头:“是因为世宗的儿子还年幼,如果后周有成年的皇子,天下怎么可能会是你的?所以,今后你要传位给你的弟弟,这样才能千秋万代,社稷长存。”

  关于《金匮之约》的真实性,历史上存在争议,毕竟没有找到原文。

  后来的发展是,赵匡胤去世后,赵光义继位。又过了三年赵匡胤28岁的大儿子去世,两年后23岁的小儿子赵德芳去世。赵匡胤和赵光义的弟弟赵廷美受到政治打压,抑郁而死。

  至此,《金匮之约》中可能继承皇位的主角相继退场。赵光义再没有提及《金匮之约》内容,也没再让赵普这个唯一的证人出面澄清。

  宋太宗赵光义曾经问过赵普,他对于皇位继承这件事的看法。

  赵普只回了一句:“这件事上,太祖已然做错一次,陛下难道还要再错一次?”

  论语说:“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过去的事情无法挽回,未来的事情还来得及防范、避免。

  赵普洞悉宋太宗的心思,往事已矣,不如,只要世间安好。

Copyright © 2016-2025 www.worldometers.cn 全球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全球化,全球疫情,全球股市,全球新闻网,全球地图,全球通史,经济全球化,全球变暖,全球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