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武帝司马炎是个仁慈的皇帝,为何评价却不高
很多开国都是强势与血腥的,如“”、“”、“”、“洪武四大案”,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双元制小编一起往下看。
可有一位开国皇帝,他温和又仁慈,既不搞权谋,也不开杀戒,堪称历史上最仁厚的开国皇帝。
他就是。但奇怪的是,强势与血腥的开国皇帝往往国祚绵长,而温和又仁慈如司马炎,不仅很快亡国,更是成了祸乱后世中国300年的罪魁。
你说这是为何?也许有人会说,司马炎仁不仁厚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他的荒淫无诞,什么后宫佳丽过万,什么羊车巡幸,什么“酒色天子”……,简直数不过来。
没错,他的荒淫罕有其匹,但作为君主,他的仁厚也是难得一见。荒淫与仁厚并非不能统一在一个人身上。这从他处置两个亡国之君上可以看得出来。
历史上绝大多数亡国之君能够保住性命就不错了,而司马炎在公元266年取代曹魏末帝之后。不仅没有杀他,还封他为陈留王,住在邺城,食邑万户,允许使用天子的旌旗和车驾,按天子的礼节祭祀,上书不称臣,受诏不拜。
这种待遇哪像是对待一个亡国之君啊?曹奂退位后,总共活了30多年,直到58岁去世。他的地位、待遇、结局可谓是历代亡国之君中最好的。
版曹奂剧照。图源:《皇甫》而另一位亡国之君——东吴末帝、“毒舌”,司马炎对他更是容忍有加。
公元280年,东吴被灭,孙皓投降,被封为归命侯。来到洛阳后,得到司马炎接见。司马炎对孙皓说:“我在洛阳设这个座位,等你很久了。
”孙皓却回:“我在南方也设了一个这样的座位,等待着陛下。”换成的别的皇帝,如此大不敬的话,完全可以立马让你掉脑袋,岂料司马炎一笑而过。
又有一天,两人会饮,司马炎问孙皓:“听说你们南方人都喜欢作《尔汝歌》,你会作吗?”孙皓想了一会儿,举起酒杯念道:“昔与汝为邻,今与汝为臣。上汝一杯酒,令汝寿万春!”
司马炎听了,本可大喝一声:“来人,拖下去!”因为孙皓用“汝”来称呼今上,不仅是欺君,字里行间还满含蔑视!可是,司马炎依旧没有动怒,也没和他计较。
就这样,孙皓一直居住在帝都,直到公元284年去世。优待亡国之君,或许有做样子的嫌疑,对待臣下,司马炎也是宽仁之至,这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到了。
许奇的父亲许允是被司马炎的父亲所杀,而许奇在司马炎手下做太常丞,主要负责宗庙祭祀。
司马炎经常去太庙,朝中大臣就劝:“许奇是受害之门,千万别让他接近了,还是让他到地方上去当官吧。”
司马炎不同意,说许允素有人望,许奇也是难得的人才。不仅没把他外迁,还给升了官,让他做祠部郎。
嵇绍的父亲同样也死于司马昭之手,而嵇绍被司马炎任命为侍中。
侍中是什么官职?就是皇帝的近臣,权力直逼宰相。
让有杀父之仇的人近侍身旁,有多少人能做到?
袁弘版嵇康剧照。图源:《国家宝藏》
还有一个大臣叫刘毅,在一次南郊祭天时,司马炎问了他一句:
“你觉得我可以和哪位皇帝一较高下?”
本以为会是一番奉承,谁承想,刘毅:
“也就和、比比。”
汉桓帝和汉灵帝是有名的昏君。
司马炎面子有点挂不住了,刘毅却进一步扎他的心:
“桓、灵卖官,得到的钱都放进国库;而陛下卖官,得到的钱全放进自己腰包。这样看来,陛下甚至还不如桓、灵二帝!”
听完这的话,换成是你当皇帝,能不生出杀人之心?
可我们的司马炎不但没动怒,反而哈哈大笑,说:
“桓、灵二帝在位时,肯定听不到如此放肆的话,而我有你这样敢于直谏的臣子,看来我还是要比他们强。”
这种自嘲,这种幽默,放眼当今世界的统治者,恐怕也难得有几个能具备吧?
常言道,伴君如伴虎。是历史上有名的谏臣,即便是他,在劝谏唐太宗时也如履薄冰,喂一勺苦药,先放半斤糖。
可是李世民还是三翻四次想要砍了他,亏得劝住了几次。
而司马炎呢,不仅宽恕了刘毅的“忤逆”,且此后更加欣赏他直言敢谏的作风,连续对他进行提拔。
刘毅因病去世时,司马炎下诏,追赠他仪同三司,并派使者监护丧事。
刘毅画像
石崇斗富事件,对于稍通历史的人都能耳熟能详。斗富的主角是王恺和石崇。
王恺是司马炎的舅舅,乃当朝大富豪,生活豪奢,就连刷锅都要用糖水。
初到洛阳为官的石崇听说了,有心压他一头,就拿蜡烛当柴烧。
王恺岂能忍受?
他用紫丝编成屏障,在门口摆出去四十里远;
石崇见了,用比紫丝贵重的彩缎编制屏障,铺设了五十里路。
王恺不服气,求助于外甥司马炎。
司马炎非但不责怪舅舅,还好心帮忙,拿出自己的藏品:一株两尺多高的珊瑚树赐给了他。
王恺回家开了一场派对,请了好多人来欣赏,其中就包括石崇。
别人都对那株珊瑚树,石崇却一声不响地拿起铁如意,把那株御赐珊瑚树砸个稀碎。
然后在众人惊愕之中,让人从家里搬来了几十株绝品珊瑚树,几乎每一株都不在那株御赐珊瑚树之下。
多少年来,我们总在为这两个家伙的斗富咋舌,却忽视了石崇砸树行为的危险性。
砸碎御赐之物,这该是什么罪?自家的东西比皇家的藏品更多更好,这又是什么性质?
然而呢,石崇却活得好好的,司马炎根本没有追究他。
不得不感叹,要是石崇活在那个年代,他该是怎样一个结局?##
司马炎执政早期,很有明君的样子。
勤政爱民,勤俭节约,住的一直是曹魏时期的旧宫,从没;穿的也不追求华丽。
有一次,太医司马程据献上一件珍贵的衣服,是用野鸡头上的绒毛织成的。
司马炎命令当众烧掉,并宣示全国,不得再上贡如此奢华的服饰。
经过十几年的励精图治,司马炎开创了“”。
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文化兴盛,出现了“太康文学”。
人口也快速增长,从末期的767万人增长到太康元年的3500万人,百居乐业,。
眼看一个超迈千古的就要呼之欲出。
就在这个时刻,有个叫何曾的大臣,却预言西晋不久将亡!
有一次,他和儿孙们聊天,说西晋的天下,怕是到司马炎一人而已,不久将会天下大乱。
他指着儿子们说,“你们还可以安然无恙”,又指着们说,“你们这一辈怕是要遭殃”。
何曾何以如此老辣,竟至一语成谶?
因为啊,他看到了端倪。
果然,司马炎一死,萧墙祸起,很快爆发了“”,司马家的那些男人们次第登场,你杀我砍,整个西晋王朝被搅得四崩五裂,终致。
从此,,中国南北一割为二,历入了长达近300年的大分裂、大乱斗时代。
那么,何曾看到的端倪,究竟在哪儿呢?
这一切的发生,跟司马炎的奢靡、荒淫脱不了干系,但最根本的,是藏在他仁慈背后的那种无厘头的犹豫,他甚至连最起码的决断力都没有。
就是这样一个人,他走出了三步错棋。
司马炎的第一步错棋,是在开国之初大行分封,一口气封了27个同,个个有名有权。
经过三国纷争,他认为,还是自家兄弟靠得住。
这为“八王之乱”埋下了祸根。
在大行分封的同时,司马炎还进行大规模裁军。
灭吴之后,他认为天下已定,眼看数十年战乱,导致人口锐减,经济亟待恢复,便下令“去州郡兵”,把多余劳动力全都投入到恢复经济中去。
一边“去州郡兵”,一边又允许司马家的王爷们蓄养私兵,司马炎简直是在自废武功,同时把屠刀交到了司们手里。
没了州郡兵的掣肘,司马王爷们的私兵成了影响政局的重要砝码,同时,内迁的少数民族没了威慑,这也给“五胡乱华”提供了可能。
司马炎的第二步错棋,是立储选弱。没错,他选的就是那个“何不食肉糜”的傻瓜皇帝。
司马炎一共有26个儿子,除去夭折的8人,还有18个儿子。
那为什么偏偏就选择了一个傻瓜呢?
这除却司马衷是实际上的嫡长子、司马炎想隔代传位外,还跟司马衷背后的势力有关。
司马衷背后有两大士族势力:
母亲所代表的杨家,岳父所代表的贾家。
司马炎被夹在两大门阀之间,选定接班人的事情,他居然不能独立作主。
他也曾试探过,问皇后杨艳关于另立储君的事,杨艳严肃地强调:“立嫡立长是根本,不要以贤愚废立。”
一个玩了那么多女人的皇帝,就这样被杨艳牵着鼻子走。
司马炎与杨艳剧照。图源:《皇甫谧》
那会儿有一个大臣叫卫瓘,深得司马炎器重,他始终认为司马衷愚钝,不适合当皇帝,但又不敢明说。
有一次他实在忍不住了,就假装醉酒,拍着司马炎的御床说:“真是可惜了这张床!”
司马炎虽然明白他所指,但习惯了枕边风的他只能装糊涂,说:“看来你真的醉了啊。”
卫瓘剧照。图源:《三国演义(1994版)》
既然新帝能力欠缺,那就找两个有资质的辅政大臣来平衡一下吧。
司马炎为新帝选的两个辅政大臣——、。
一个是,一个是宗室。这是一种势力平衡,司马炎也许是不得不为。
但他自认为想得周到,其实是高估了人性。
司马炎弥留之际,杨骏权力欲膨胀,篡改了遗诏,把“怂货”司马亮给吓走了,一人独掌大权。
权力的天平失衡了,杨骏的只手遮天也引起了的嫉恨……
现在,我们最后来看司马炎的第三步错棋,那就是引狼入室,这匹狼乃是贾南风。
贾南风是司马家死党贾充的女儿,长相凶恶,城府极深,善妒又霸道。
司马炎当初给太子选妃时,看中的是卫瓘的女儿。
但贾充的老婆贿赂了皇后杨艳,杨艳就给司马炎吹枕边风。
在皇后面前服软上瘾的司马炎点头同意,就这样,贾南风被迎进了家门。
你可知道,西晋的混乱,万事具备,只等“南风”。
贾南风野心极大,权力欲极盛。
面对司马衷这样一个愚钝的丈夫,贾南风想不放纵都难!
司马炎一死,贾南风便开始了兴风作浪,拉开了“八王之乱”的序幕……
这一乱,就是十六年,这场中国历史上最严重的皇族内乱直接把西晋送到了覆亡的关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