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把林冲发配沧州的人真的是包拯吗?
历史中把发配到沧州的,其实是,而负责押运并要谋害林冲的,恰恰是包青天的侍卫董超薛霸,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双元制小编一起往下看。
在包青天的侍卫面前,林冲和一点反抗的念头都没有,而且表现基本都差不多:“林冲见说,……卢俊义听了,泪如雨下,低头受死。”
有人说林冲和卢俊义之所以不敢反抗,是出于对开封知府包拯包青天的敬畏,但是在笔者看来,施耐庵让包青天的侍卫来杀林冲和卢俊义,其中也是大有深意的,但是这深意笔者也未必能看懂,只好抛砖引玉谈一点浅见,还望读者诸君不吝赐教。
我们细看《包公案》和、《七侠五义》,还真能找到董超薛霸的影子,只不过在不同版本,他们的名字稍有差异:有版本是薛霸,有的版本叫董超薛万,而其他六个人的姓名是一致的,那就是王朝、马汉、张龙、赵虎、李贵、娄青,其中王马张赵一档,是六品带刀侍卫,董薛李娄要稍逊一筹。
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但是风气应该是一脉相承的,所以在《传》中,开封府的滕府尹顶住了的压力,只是把林冲“断了二十脊杖,量地方远近,该配沧州牢城”,高俅也无可奈何:“高俅情知理短,又碍府尹,只得准了。”
虽然开封府尹要保林冲性命,但是却不能阻止其手下衙役收受贿赂后。我们翻阅其他史料,就会发现不但开封府滕府尹防不住董超薛霸背地里作恶,就是“权知开封府”的包拯包青天,也会被手下衙役忽悠得五迷三道。
沈括的《梦溪笔谈·卷二十二·谬误谲诈附》就记载了包拯一次上当受骗的经历:“包孝肃(包拯,称之为‘包文正’是不准确的)尹京(当开封府尹),号为明察。有编民(编入户籍的平民)犯法,当杖脊。吏受赇(贿赂),与之约曰:“今见尹,必付我责状。汝第呼号自辩,我与汝分此罪。汝决杖,我亦决杖。”既而包引囚问毕,果付吏责状。囚如吏言,分辩不已。吏大声呵之曰:‘但受脊杖出去,何用多言!’包谓其市权,捽(揪)吏于庭,杖之十七。特宽囚罪,止从杖坐。”
包青天尚且奈何董超薛霸不得,林冲和卢俊义当然也不敢反抗,如果他们面对的真是青天大老爷包拯留下来的侍卫,他们当然只有哭的份儿了——他们不是哭自己命运多舛,而是在哭当时已是,连一只灰肚白脖乌鸦都没有了,这世道已经没有一点亮光了。
施耐庵先生让包拯的侍卫公然打杀无辜的林冲和卢俊义,其实也是一种暗示:无论何时何地,逆来顺受、期待青天洗冤,那是自寻死路,唯一的生路,就是像打虎英雄武二郎那样,扯碎枷锁进行反杀。
读者诸君都知道,施耐庵原本是的谋士,故主在时败亡,其手下都被贬为“贱籍”永世不得翻身,只有反抗才可能改变命运。施耐庵干脆把包青天的侍卫写成虎伥,就是为了打消无辜百姓的幻想:青天已死,衙役全黑,大家抄起家伙干吧!
当然,董超薛霸都是演义小说中的人物,包拯不可能审问林冲,其侍卫董超薛霸也不可能在宣和年间继续当差,这一点我们算算大家的年龄就知道了:公元999年出生的包拯足足比推算为1073年出生的大了七十四岁,即使董超薛霸比包拯小三四十岁,到了宣和元年(1119年),也应该了,别说拿水火棍打杀林冲卢俊义,就是走路也要人搀扶了。
董超薛霸的年龄问题,其实是完全可以忽略不计的,因为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有时候演义小说就是历史的一面镜子,完全可以照见历史折射现实,而董超薛霸这两个演绎人物,其实也是一个时期、一个行业、一种人性的缩影。
在梁山一百单八将中,真正受屈含冤的,也就是林冲卢俊义等少数几人,鲁智深虽然是好汉,但他们也并非完全无辜,只有林冲卢俊义这两人是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
在其他演义小说中,林冲卢俊义还有另外一个身份,那就是精忠的师兄,他们的悲剧,只是风波亭的预演——林冲卢俊义蒙难,有鲁智深仗义出手,而岳飞含冤,其部将却落井下石,这是整个的悲哀。
看过水浒原著的都知道,卢俊义身高九尺,比鲁智深和武松还高大,林冲身为八十万教头,生得,也是一条威猛汉子,但是面对董超薛霸的水火棍,他们在闭目待死的时候,全都泪如雨下而不想扯断枷锁奋起还击,他们真的是已经被折磨得没有力气了吗?当然不是,董超薛霸只是烫伤了他们双脚,却没有打断他们双臂,武松一扯就碎的枷锁,当然也困不住令和卢俊义。
武功不弱于鲁智深武松的林冲和卢俊义,怕的不是有形的枷锁,而是他们心中都有一道不敢触碰的无形枷锁。
开封府的官差,尤其是还有疑似包青天侍卫身份的董超薛霸,代表的不仅是大宋法律,还有无辜百姓最后的希望,连包青天的侍卫都变成了恶人,林冲卢俊义伤心之余,已经变得生无可恋。
高俅余孽众多,林冲卢俊义比比皆是,董超薛霸墨染鸬鹚,而鲁智深武松却稀少如,这就是施耐庵笔下的北宋,也是他眼中的大明王朝。
林冲卢俊义常有,董超薛霸自然也不会绝迹,当时世上真正缺少的是鲁智深和武松——好像任何时代,都是董超薛霸多,鲁智深武松少,所以林冲卢俊义们也只能泪如雨下、闭目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