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手下也有很多重臣,为何政变时没人帮他呢

世界历史 2022-07-27 11:51www.worldometers.cn世界历史故事

  李渊虽然建立了,但这并不意味着天下太平,李渊可以高枕无忧了。武德二年,也就是公元619年,可以说是大唐王朝的多事之秋,但是后来的历史证明这只是小风小浪,大唐挺过去了,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双元制小编一起往下看。

  很多人只了解李世民手下的文臣武将,其实李渊建立唐代的也有重臣,这四个可谓是机智多谋,其智慧值得学习!

  1、裴寂

  裴寂字玄真,今山西临猗人,当年李渊起义时,裴寂还是晋阳的一名官员,他变卖家产,充当军用物资,支持李渊,唐代第一位宰相。

  裴寂和李渊是老朋友,在长安就认识了,裴寂去太原当晋阳宫副监,李渊不久也当了太原留守。两人每天密谋如何造反,进了长安后,裴寂首先劝进,李渊当了后封裴寂为宰相。

  每次上班必请裴寂同坐,下班后把他留在宫中,对他言听计从,只称裴监不呼其名,所享待遇满朝文武无人能及。

  李渊每逢出巡都命裴寂留守,李渊还特赐裴寂铸币权,跟他结为。后,裴寂还是宰相,很快被人告发谋反,李世民免去裴寂职务让他回老家。

  2、萧瑀

  杨广小舅子萧瑀,其妹妹是萧后,隋朝时手握重兵,李渊攻下长安派李世民前去劝降,萧瑀二话没说,将人马交给李世民进了长安城。武九年,诸皇子明争暗斗,李渊偏袒,怀疑李世民,想要除掉他。

  尽管个人得失,萧瑀坚决支持李世民。在李世民即位后,因其刚直不阿、敢言而被李世民六次罢相,又六次下台,可谓是情仇满怀。李世民贞观十七年绘像凌烟阁,萧瑀排第九,贞观二十二年病逝。李世民亲笔手书:“疾风知劲草,识时务。”

  3、刘文静

  他世代为官,但家道中落,善于谋划。隋末在晋阳县做官,他和裴寂在城楼聊天,忽然看见有。裴寂就发牢骚,说你我命苦,生不逢时此类的话,刘文静就回答他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正是你我团结一致,博取功名的时候啊!”

  他之所以说这话,就是因为他有想法要向李渊靠拢。可以说建国战争,是刘文静的谋略先派上了用场。他劝言李世民说,“现在应该在晋阳起兵,并竖立招兵旗,至少可得十万雄兵,不出半年,天下底定。”李世民立刻回答他说,“这正是我想听的。”

  4、陈叔达

  陈叔达是陈宣帝第十七子,容止出众,颇有才学,十余岁时便能即兴赋诗,援笔立成。太建十四年(582年),继位。陈叔达被封为义阳王,后历任侍中、丹阳尹、都官尚书。

  义宁元年(617年),唐国公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并攻打绛郡,陈叔达献城投降。李渊攻破长安后,拥立代王为帝,自任大丞相。陈叔达被授为丞相府主簿,封汉东郡公,并与丞相府记室温大雅一同执掌机密,参与起草军书、赦令以及禅代文诰。

  武德元年(618年),杨侑禅位,李渊称帝,建立唐代,是为唐高祖,任命陈叔达为黄门侍郎。武德二年(619年),陈叔达又兼任纳言。

  陈叔达因家庭纠纷,遭到御史弹劾。唐太宗不想张扬他的过错,便让他回家休养,只保留闲散官职。贞观九年(635年),陈叔达病逝,为缪。后追赠,改谥号为忠。

Copyright © 2016-2025 www.worldometers.cn 全球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全球化,全球疫情,全球股市,全球新闻网,全球地图,全球通史,经济全球化,全球变暖,全球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