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他为何要这么说呢?
去往曹营前,徐庶曾言诸葛之才可比。任蜀汉丞相,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说他堪比管仲是有过之而不及,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双元制小编一起往下看。
管仲是形容诸葛亮政务做得好,那乐毅必然就是军事做得好。但诸葛亮以前的历史上的名将如、、等,无不是之才。那为什么诸葛亮只是挑选了历史上不太显眼的乐毅呢,要搞清楚,还得了解一下乐毅。
乐毅出身名门,其父在为官。后来由灵王的改革,灭了中山国,因此乐毅变成赵国人。因为是将门之后就有人推荐他去当官,乐毅是否有做赵国的官不太清楚,可是赵武灵王死了后,乐毅就去了做官。
一、弃强投弱
早期魏国历经几代变法,可谓是时代的第一强国。直到在马陵之战中魏国的十万精英被一举击溃,才沦为二流。对此乐毅的挑选就显得很有意思,没有投靠秦、楚、齐,等强国反而去了羸弱的魏国。没多久魏昭王就委以重任让乐毅出使
那时燕王在进行改革,高度重视优秀的人才。看到乐毅来了,就马上邀请他在燕国工作。因为燕国被,中山国两次攻打,国力已经不行了,地位跟已经跟秦楚之间的一样。按道理说这样一个小国的工作邀约没有什么吸引力,但乐毅偏就接受了。
二、乐毅阀齐
后来,乐毅统率燕军,势如破竹的攻占齐国七十余城,差一点就消灭齐国,造就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军事上以弱胜强的典范。早在春秋时期,灭六国之前,二百多年的时间里,除乐毅能打打齐国外,没有人办的到。何况马陵之战后,齐国和并称之为二霸,是一个十分强劲的大国。
对于乐毅来说,非常信任,知道乐毅围攻齐国,最后二个封地不打是在争得齐国人心,但燕惠王却不信任他。若这对臣子能够齐心,那燕国占领齐国后,很快就会成为第一大国。和燕齐东紧邻海洋,毫无顾虑,只需向西向南脚踏实地,最后极有可能是燕国完成一统。
可以说,乐毅打仗特点是以弱击强,从秋春战国名将的军事功绩来看,乐毅带着弱国打强国还差点将其灭国,即使是去打乐毅打的仗都不见得比他好。可见诸葛亮为何自比理政如管仲,军事上如乐毅的原因了。乐毅其实是很挑老板的,企业强不强无所谓。
三、挑选明主
乐毅要的是有宏图大志满腔抱负,而且对他好的老板,这恰恰是燕王所做到的。所以诸葛亮也是这样的追求,也导致了他名气再大也一直没有人请得动他。直到刘皇叔的出现,的诚恳招揽打动了诸葛亮。
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就注定了他终究没法投靠曹魏等早已成了气候的诸侯。在出山前、、、等全是雄霸一方,仅有刘皇叔一无所有,乃至只有寄住在他人的地盘,在曹操、刘表、刘璋、公孙瓒等势力里兜兜转转到处化缘。
所以仅有投奔刘皇叔那样几十岁了连一块根据地都没有的诸侯,才可以效仿偶像一展才华弄出个惊世盛业。而且诸葛亮与乐毅选择主公的政治方向都是一样的。分封土地给打天下的功臣只有燕韩魏都是周天子的,是纯正的周王室子孙后代。
虽然乐毅仕从燕国的目的,可能并不完全是为了修复周室影响力。但对诸葛亮而言乐毅之所以效力于燕国定是为了复兴周室,就跟他一直想着汉室能够再次兴起一样。所以在隆中讨论战略的时候,诸葛亮跟大展蓝图表示有修复汉室的法子和信心。
刘皇叔死后,诸葛亮执掌蜀汉辅佐刘婵,想像管仲乐毅一样为主公成就大业,效仿着这两人一样鞠躬尽瘁,但遗憾的是因为天下大局已定,诸葛亮注定不能做到管仲和乐毅所做到的成就。管仲助为之首,乐毅忠于周朝姬姓以弱胜强让燕国战胜宿敌。
诸葛亮以管仲乐毅为楷模崇拜他们这样的忠义能臣,最后也成为了他们这样的人。但是气数已尽,他也回天无望。但历史不已成败论英雄,诸葛卧龙以身励志,后世之人都会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