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陈友谅一生有多传奇?对历史有何影响

世界历史 2022-07-27 13:20www.worldometers.cn世界历史故事

  算是我国极少出现的一次由蒙古统治的朝代,统治者为蒙古孛儿只斤氏。感兴趣的读者和双元制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元朝末年,,天下大乱,告别自己的父亲陈普才,兄弟五人一起加入徐寿辉的起义军。陈普才是个老实巴交的渔民,他不想让儿子们去造反,但陈友谅不听,坚决离开了父亲。一年后,陈友谅当上了元帅,他来家乡接父亲,父亲却说:“你当初不听我的话,我将来恐怕死无葬身之地!”

  对此,《·陈友谅传》记载:

  友谅之从徐寿辉也,其父普才止之。不听。及贵,往迎之。普才曰:“汝违吾命,吾不知死所矣。”

  陈友谅当时风头正盛,他肯定没想到,父亲的话在多年后应验了。

  《左传》中有一句话,叫“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用这8个字来形容陈友谅,或许再恰当不过。元朝末年,陈友谅一跃成为势力最大的枭雄,只可惜最后败在了手里。随着的建立,《实录》把陈友谅塑造成了一个残暴、奢靡、不择手段的“暴君”,其实,历史上的陈友谅,绝对不仅仅是反面教材,他对历史的影响,远不止这些。

  本文,笔者将和大家分享陈友谅,希望通过多方史料的对比和分析,向大家展示一个不一样的元末枭雄。

  一、渔家子弟,仗剑起事

  提起陈友谅,就不得不提徐寿辉。元朝末年,红巾军起义声势浩大,但从根本上说,真正的“红巾军”有两个不同的派系。公元1351年(元顺帝至正十一年),颍州人发动黄河民工起义,由于当时所有参与起事的人都头戴红巾,因此称之为红巾军。

  几个月后,湖北黄冈人徐寿辉在僧人的撺掇下,在天堂寨发动起义,根据《新·徐寿辉传》记载:

  其众以红巾裹首,与汝、颖妖贼同。

  也就是说,徐寿辉起义的时候,大家头上也裹着红巾,和韩山童一样。

  因为韩山童主要活动在黄河流域,而徐寿辉主要在长江流域,为了区分,后人把韩山童这一派称为“北方红巾军”,把徐寿辉这一派称为“南方红巾军”。虽然都是红巾军,其实两者没有统属关系。后来,南北红巾军各自发展了不同的支系,北方红巾军以朱元璋为主,南方红巾军则以陈友谅为主。

  也就是说,元朝末年,陈友谅和朱元璋之间的争霸,其实是南、北红巾军之间的对决。

  南方红巾军的统帅徐寿辉最初只是个卖布的,他的故事也很传奇,大家只需要记住两点,第一,徐寿辉本人是个傀儡,当初妖僧彭莹玉想造反,见徐寿辉相貌奇特,遂扶持徐寿辉。第二,徐寿辉后来称帝,建立了“天完王朝”,徐寿辉的国号叫“天完”,是在元朝国号“大元”的基础上,各添加几笔,意思是“盖过大元”的意思。笔者读史多年,一直认为徐寿辉的“天完”是中国古代史上最霸气的国号。

  后来,彭莹玉被元军杀死,徐寿辉才真正意义上当家作主。徐寿辉麾下有三个人非常出名,第一个是丞相倪文俊、第二个是太师邹普胜、第三个是大将明玉珍。而陈友谅就是宰相倪文俊招揽“入伙”的。

  根据《明史·陈友谅传》记载:

  陈友谅,沔阳渔家子也。本,祖赘于陈,因从其姓。

  陈友谅是渔民之子,他祖上本,后来到陈家当了赘婿,因此随。陈友谅的父亲陈普才有五个儿子,分别叫陈友富,陈友直,陈友谅、陈友仁、陈友贵。陈友谅排行第三,但从小读过一些书,胸有大志。元朝末年,陈友谅是沔阳县的一个小吏,为元朝服务。后来,徐寿辉派倪文俊攻打沔阳,沔阳的官吏有的逃跑,有的抵抗,陈友谅却直接反水,投奔倪文俊,帮倪文俊指路。

  陈友谅为何要投奔“反贼”呢?这是有原因的,《明史·陈友谅传》记载:

  有术者相其先世墓地,曰“法当贵”,友谅心窃喜。

  原来,有个术士曾看过陈友谅家的墓地,认为他“当贵”,陈友谅窃喜,一直在等着大富大贵的机会,倪文俊的到来,让陈友谅觉得这是个机会。在陈友谅的指引下,倪文俊很快拿下了沔阳。倪文俊见陈友谅机灵,便任命陈友谅为簿掾,做自己的文书。后来陈友谅凭借自己的骁勇,立下许多功劳,成为倪文俊麾下的一名元帅。

  徐寿辉是一个没有主见的人,随着倪文俊立下的功劳越来越多了,他对徐寿辉日渐不满,想取而代之。公元1357年,倪文俊试图谋杀徐寿辉,因运气不好,谋杀未成,倪文俊带兵逃到黄州投奔陈友谅。陈友谅见时机来临,果断杀掉倪文俊,并宣布倪文俊是叛徒,进而收拢了倪文俊的军队,成为徐寿辉麾下的干将。

  本文开头,陈友谅回乡接父亲,大概就发生在这一年。

  陈友谅的一生,有“三杀”,即杀上司、杀主子、杀部下,陈友谅杀倪文俊,只是“杀上司”,后面还有更残暴的经历。总之,陈友谅在史书中的出场,都是暴虐的。笔者不否认陈友谅有暴虐的部分,但这并不是陈友谅的全部。

  二、反抗暴元,建立陈汉

  陈友谅杀掉倪文俊后,开了他抗元的征程,陈友谅的第一战便带着众人顺流而下,攻陷了元朝重镇安庆。随后士气大涨,连续攻占了元朝10个重镇。陈友谅,元朝军队见到陈友谅的大旗,不战自溃。《明史》云:

  明年,陷安庆,又破龙兴、瑞州,分兵取邵武、吉安,而自以兵入抚州。已,又破建昌、赣、汀、信、衢。当是时,江以南惟友谅兵最强。

  这里必须要强调一下,元朝末年,安庆扼长江咽喉,是元朝重兵防御的地方。在陈友谅攻打安庆之前,朱元璋也想占领安庆,不过考虑到元军势大,朱元璋选择避其锋芒。没想到,朱元璋不敢啃的硬骨头,被陈友谅啃掉了。

  接下来,陈友谅攻破龙兴、瑞州等十座城池,表现可谓彪悍,若不是陈友谅在长江中游牵制元朝大军,朱元璋在浙西和皖南战场也不会如此顺利。

  所以说,陈友谅和朱元璋在抗元的道路上曾经是战友,从某种意义上说,陈友谅帮朱元璋扛了一大部分压力。然而,这种“战友”情谊并没有维持多久,因为随着双方实力的发展,难免发生冲突,在池州之战中,朱元璋和陈友谅第一次交手。陈友谅运气不好,他遇到了和。徐达、常遇春是朱元璋麾下的“双壁”,是最勇猛的两位战将,陈友谅被二人打败。

  其实,在池州之战中,朱元璋是“理亏”的一方。《明史》记载:

  友谅陷元池州,太祖遣常遇春击取之,由是数相攻击。

  也就是说,最初池州是元朝的地盘,是陈友谅花了大力气从元朝手中抢下来的,结果朱元璋正好在攻打皖南,顺手就从陈友谅手中抢走了池州。

  南、北红巾军都以“反元”为口号,陈友谅夺池州,是“反元”;而朱元璋夺池州,则是攻打友军,意义其实是不一样的。但是,双方都在扩充自己的领地,对手是不是元朝,其实已经是次要的了。

  上文提到,陈友谅有“三杀”,其中杀部下,就发生在这个时候。陈友谅麾下有一员大将叫胜(注意,不是邹普胜),此人是巢湖水军出身,本来和俞通海、廖永安等人一起投奔了朱元璋,后来他又背叛朱元璋,投奔徐寿辉。陈友谅之所以能从元朝手中夺下安庆,赵普胜出力甚多。当朱元璋攻下太平之后,和赵普胜的防区相邻,赵普胜多次带兵攻打朱元璋,朱元璋胜少败多。为了对付赵普胜,朱元璋曾用了一招“反间计”。《明史》记载:

  太祖患之(指赵普胜),啖普胜客,使潜入友谅军间普胜。普胜不之觉,见友谅使者辄诉功,悻悻有德色。友谅衔之,疑其贰于己,以会师为名,自江州猝至。普胜以烧羊逆于雁汉。甫登舟,友谅即杀普胜。

  朱元璋买通赵普胜的手下,让他在陈友谅面前离间赵普胜。赵普胜不知情,多次在陈友谅面前夸耀自己的功劳,甚至有些傲慢。陈友谅对赵普胜非常不满,认为赵普胜对自己有二心,于是设计在船上杀了赵普胜。

  赵普胜死后,陈友谅亲率赵普胜的水师再次攻打池州,结果“为徐达等击败,师尽覆”。

  在《明史》等诸多资料中都可以看出,赵普胜绝对是一位骁勇善战的将领,只可惜,他死在了自己人手里。

  杀完部下,陈友谅又开始杀主子——“天完”领袖徐寿辉。自从陈友谅取代倪文俊后,他连连占领元朝城池,立下赫赫战功,将士们对陈友谅佩服不已,而徐寿辉本就软弱,渐渐地,陈友谅的话语权几乎超过了徐寿辉。《明史》曾记载一件事:

  寿辉欲徙都之,友谅不可。未几,寿辉遽发汉阳,次江州。江州,友谅治所也。

  意思是,徐寿辉当时想迁都龙兴(南昌古称,又名洪都),陈友谅不同意,后来徐寿辉选择临时驻扎在江州(九江),而江州在陈友谅的控制之下。

  从这段记载可以看出两点:

  第一,陈友谅在“天完”政权中的话语权的确已经超出徐寿辉。

  第二,陈友谅当时很可能已经控制了徐寿辉。

  但徐寿辉毕竟是“天完”政权的,占着名分,陈友谅若想实现自己的野心,就必须要除掉徐寿辉。《明史·陈友谅传》云:

  伏兵郭外,迎寿辉入,即闭城门,悉杀其所部。

  陈友谅在江州设下伏兵,将徐寿辉左右的亲信全部杀掉,陈友谅自称为汉王,徐寿辉从此彻底成为傀儡。1360年,陈友谅杀掉徐寿辉,自立为帝,国号为汉。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史称“陈汉”。

  不得不提的是,陈友谅的登基大典并不顺利。史载:

  会大风雨,群臣班沙岸称贺,不能成礼。

  即:登基大典那天,群臣本来打算朝贺,结果遇到了,草草收场。

  陈友谅本是渔民之子,因机缘巧合参加了红巾军,辗转6年的时间,竟然当上了皇帝。虽然隔壁的朱元璋也有非常传奇的经历,但陈友谅的传奇经历并不输给朱元璋。因此有人说,陈友谅也是“天选之子”,遗憾的是,接下来二人的对决中,陈友谅败下阵来。

  三、两场决战、势不两立

  陈友谅和朱元璋之间纷争不断,但影响最大的战役只有两个,一个是龙湾之战(包含安庆之战),一个是(包含洪都之战)。

  先说龙湾之战,公元1360年,陈友谅软禁徐寿辉后,江西、湖广等地尽归其所有,他野心膨胀,便联合,打算东西夹击朱元璋。陈友谅当时是元末第一大势力,他沿江而下,倾巢而来,第一仗便轻松夺走了朱元璋治下的太平(马鞍山),太平乃是南京的门户,太平一破,南京门户大开,朱元璋麾下众将心里都没底。《明史·刘基传》云:

  会陈友谅陷太平,谋东下,势张甚,诸将或议降,或议奔据钟山,基张目不言。

  当时朱元璋麾下的众人给朱元璋提出两条出路:第一,投降陈友谅,第二,舍弃南京,逃往钟山,只有认为不可,他最后给朱元璋出了一计,就是利用陈友谅的骄奢之心,诱敌深入,然后伏击陈友谅。

  朱元璋采纳刘伯温的计策,让陈友谅的旧友康茂才写信诈降陈友谅,康茂才把陈友谅引到河道狭窄的龙湾,《明史》云:

  乃设计令其故人康茂才为书诱之,令速来。友谅果引舟师东下,至江东桥,呼茂才不应,始知为所绐。战于龙湾,大败。

  陈友谅趁夜到达龙湾后,呼唤本应来接应的康茂才,结果没见康茂才的影子。陈友谅知道上当,但河道狭窄,他的大船根本无法掉头,就在这时,朱元璋一声令下,常遇春、冯胜等众将左右掩杀,陈友谅军心大乱,大败。史载“死者无算,亡战舰数百”。

  陈友谅在慌乱中换小船逃跑,朱元璋又派张德胜、花云等将领沿途追赶,一路上连续又打败陈友谅几次,陈友谅不得不放弃太平,逃回江州。这一仗,陈友谅可谓损兵折将。接下来一年内,朱元璋持续向西攻打,连续拿下安庆等重镇,陈友谅麾下有不少将领都投奔了朱元璋,这些降将中,最出名的莫过于傅友德。

  再说鄱阳湖之战,鄱阳湖之战发生在公元1363年,此时的陈友谅,早已杀掉了徐寿辉,经过两年多的缓冲,他再次称霸长江流域。这几年,陈友谅除了面对北方元朝的压力外,主要把精力都放在如何向朱元璋复仇上。为了打败朱元璋,陈友谅招兵买马,麾下将士多达60万,他造了上百艘巨舰,史载:

  “皆高数丈,饰以丹漆,每船三重,置走马棚,上下人语声不相闻,舻箱皆裹以铁。”

  公元1363年,陈友谅出兵攻打洪都(南昌),元朝末年,洪都本被陈友谅占领,后来被朱元璋趁势夺走。

  1362年,朱元璋亲自到洪都视察,没想到朱元璋刚走,洪都守将祝宗、康泰二人便被陈友谅诱降,朱元璋大急,派邓愈复夺洪都,不料邓愈仓促间被打败,好在当时徐达正在湖广,徐达乃稀世名将,在他的攻打下,洪都又重新回到朱元璋的手中。《明史纪事本末·卷三》记载:

  南昌复定,太祖闻之,喜曰:“南昌控引荆、越,西南之藩屏,得南昌,去一臂,非骨肉忠臣不可守!”

  朱元璋认为南昌地理位置太重要了,拿下南昌,就像断了陈友谅一只手臂一样。正因为如此,朱元璋必须派一个信得过的“骨肉忠臣”守南昌才行。

  因为朱元璋的儿子当时还小,朱元璋便派了自己的侄子朱文正守南昌。

  1363年,陈友谅见时机成熟,率领60万大军攻打洪都。

  朱元璋得到消息后,本应该立即去救援,但不巧的是,张士诚出兵攻打安丰,想要掳走小明王韩林儿。一边是侄子朱文正,一边是自己的“主子”韩林儿,朱元璋最终选择相信侄子,朱元璋对朱文正派来的救兵说:

  “归语文正,但坚守一月,吾自当取之!”(出自《明史纪事本末》)

  朱元璋的意思是,让朱文正再坚守一个月,等他把安丰之围解了,就去救洪都。

  要知道,当时洪都被围,朱文正好不容易才派人逃出来送信,信使从洪都到南京,花了20多天,等他再从南京回到洪都,还要20多天,朱文正接到消息后,还需要再坚守一个多月,等朱元璋救出小明王韩林儿,倾巢救援洪都的时候,朱文正已经坚守了3个月,洪都城内,已经没有一片完整的瓦砾了,朱文正也身受重伤,奄奄一息。

  一年前,朱元璋说“非骨肉忠臣不可守”,一年后,朱文正对得起这句话了。

  接下来,陈友谅和朱元璋便在鄱阳湖展开对战,双方共投入80万兵力,第一战发生在康郎山,《明史》云:

  友谅集巨舰,连锁为阵,太祖兵不能仰攻,连战三日,几殆。

  康郎山之战,陈友谅的巨舰连环,让朱元璋吃尽了苦头,朱元璋苦战三日,一场不胜。接下来,朱元璋用刘伯温之计,打算用火攻。《明史》云:

  已,东北风起,乃纵火焚友谅舟,其弟友仁等皆烧死。

  但是,《新元史·陈友谅传》有另一种说法:

  至晡,友谅掷火烧明祖船,忽反风,自焚,十里之内,湖水尽赤。

  如果按照《明史》的说法,是朱元璋趁着东北风放火烧了陈友谅的连环舰,但《新元史》认为,是陈友谅放火在先,他本打算烧朱元璋的战船,没想到忽然大风逆吹,陈友谅“玩火自焚”,火烧十里,陈友谅损失过半,他的弟弟陈友仁也被烧死了。

  在大决战中,陈友谅提出擒贼先擒王,他派张定边等猛将攻打朱元璋的主船,朱元璋船小,身边又没有勇将近身保护,朱元璋只能下令逃走,慌不择路,小船竟然搁浅。朱元璋眼看要命丧张定边之手,好在常遇春及时赶到,《明史·常遇春传》记载:

  友谅骁将张定边直犯太祖舟,舟胶于浅,几殆。遇春射中定边,太祖舟得脱。

  常遇春一箭射中张定边,朱元璋趁机逃脱。若是常遇春晚来一步,朱元璋命丧张定边之手,最终统一天下的,可能就是陈友谅。

  但历史没有如果,这段记载,只能说明陈友谅并不是草包,他和朱元璋的豪赌,输赢都在毫厘之间。

  陈友谅之所以会败给朱元璋,并不是他实力不济,而是在关键时刻,他犹豫了。《明史·陈友谅传》记载了很关键的一段话:

  持数日,友谅谋于众……友谅不能决,既而曰:“右金吾言是也。”左金吾以言不用,举所部来降。右金吾知之,亦降。友谅益困。

  这段记载很长,意思是,关于如何破敌,陈友谅的左右金吾(本为护卫,这里指重要将领)提出不同的意见,陈友谅犹豫不决,最后决定采纳右金吾的建议,结果左金吾很郁闷,率领部下投奔了朱元璋。右金吾见左金吾投降,陈友谅实力大减,担心陈友谅兵败,也率领部下投降了朱元璋。陈友谅因此兵少将寡,他打算突围上岸,再图大计。

  陈友谅率领精锐突围,《明史》云:

  汉军且斗且走,日暮犹不解。友谅从舟中引首出,有所指捴,骤中流矢,贯晴及颅死。

  陈友谅且战且走,本来已经快逃出去了,不知为何,他从船舱中伸出头向外看,不料被流矢射中眼睛,直接射穿头颅,当场毙命。

  天选之子,因为这一探头,直接结束了陈汉王朝。朱元璋也没想到,鄱阳湖之战会结束得如此突然。陈友谅死后,他的太子陈善被杀,次子陈理被张必先、张定边二人保护逃到武昌,大半年后投降朱元璋。

  陈理的结局还算好,朱元璋称帝后,把陈理送到了朝鲜,至今朝鲜陈氏不少人都是陈友谅的后代。

  四、历忆,笔者思考

  其兴也勃,其亡也忽,轰轰烈烈的陈汉王朝,在中国历史上只存在了4年,“天选之子”的陈友谅,在伸出脑袋的刹那,被流矢杀死。陈友谅是死于意外,而不是被朱元璋所杀。

  元末三大枭雄,朱元璋杀伐果断,陈友谅彪悍刚猛,张士诚守成有余,则进取不足。陈友谅一死,朱元璋仅仅用了一年的时间,就灭掉了张士诚。若陈友谅当时能顺利上岸,不管他和朱元璋谁能最后取胜,但天下的统一,至少要推迟数年。

  朱元璋称帝后,陈友谅被朱元璋说成了的狂徒。《明史》虽然是编撰的,但陈友谅的形象主要参考明朝的《明太祖实录》,所以,陈友谅留给后世的,仍然是那副残暴、奢靡的“暴君”形象。真实的陈友谅,是这样的吗?其实,史书大多忽略了陈友谅的另一面。

  第一,陈友谅在推翻元朝统治的过程中,起了巨大作用。

  明朝嘉靖年间,伦编撰了一本《陈张事略》,书中记载:

  “陈友谅,沔阳渔人子,与其弟友仁友贵,至正中剽掠于村落,官兵累讨不能平。率所聚往从徐寿辉……”

  这里和《明史》的记载差别很大。按照《明史》的说法,陈友谅最初是沔阳小吏,后来跟随徐寿辉造反。可是,这里却说,陈友谅早年就带着几个兄弟造反了,而且“官兵累讨不能平”,一个“累”字,可以看出陈友谅的实力。后来徐寿辉造反,陈友谅便跟从了徐寿辉。如果按照这一说法,陈友谅造反的时间要早于徐寿辉,那么,陈友谅完全是反元的“元老”,那陈友谅对元末农民运动所起到的作用,可就非常大了。而陈友谅造反的时候,朱元璋还是皇觉寺里的小沙弥呢。

  陈友谅在除掉倪文俊后,先后占领安庆,然后又连下十城,元军见到陈友谅的大旗,都望风而逃。特别是安庆之战,朱元璋都不敢攻打,但陈友谅却不怕。据童承叙的《嘉靖沔阳志》记载:

  “戊戌友谅攻安庆,守臣余阙固守,倚小孤山为藩蔽,命元帅胡统水军戍守,友谅自上流直捣山下……并军树栅,架起飞楼来攻,友谅兵四面蚁集,城陷阙死之。”

  这段记载,可见陈友谅攻取安庆时有多么勇猛。正是因为陈友谅扛住了元军的主力,朱元璋才能迅速攻取浙西和皖南等地。

  因此,陈友谅在红巾军反元早期所贡献出的力量,其实远比朱元璋大得多,但朱元璋登基后,对陈友谅的这些功绩只字不提。

  第二,朱元璋和陈友谅的过节,因朱元璋而起。

  上文已经提到,朱元璋和陈友谅的第一战,是池州之战。而池州之战的本质,是陈友谅夺了元朝的池州,而朱元璋也想要池州,便主动攻打了陈友谅。朱元璋称帝后,对自己这种“理亏”的行为,只字不提。

  第三,史书对陈友谅反元的事迹,记载得都很简略,反而大肆渲染陈友谅的“三杀”,即杀上司、杀部下、杀主子。

  这里,笔者必须承认陈友谅有暴虐的一部分,但是,这个“三杀”仔细深究下来,其实大有文章。

  首先说杀上司,陈友谅杀倪文俊,说到底是倪文俊先试图谋杀徐寿辉。这就好比宰相试图杀皇帝,结果把宰相杀了。这种杀,难道没有一点点“正义”的成分?

  其次说杀部下,上文引用了史料,陈友谅杀赵普胜,完全是因为中了朱元璋的反间计。换句话说,赵普胜是被陈友谅杀的,但想杀赵普胜的人,是朱元璋。

  最后说杀主子,陈友谅杀徐寿辉,这是他抹不掉的污点。朱元璋也就抓住这一点,说陈友谅是“篡贼”。但朱元璋似乎忘了,他的主子韩林儿最后不也是死得不明不白吗?历史上的开国皇帝,大多有这样的“小节”,李渊称帝后不久,便死了;唐明宗背负“弑主上位”的骂名,他照样是个好皇帝。所以,有这样的“小节”,不能彻底否定一个历史人物。

  史学家高岱在《鸿猷录》中记载:

  “友谅有虎视中原,鲸吞海宇之志,其用兵如……盖深通兵法,不阻不挠,故能开拓封疆……”

  这是明朝罕见出现的褒奖陈友谅的词汇。这里不仅说陈友谅有大志,还说他通晓兵法,有不折不挠的毅力。

  所以,笔者认为,陈友谅即使失败了,但他应该是“”式的人物,他对推翻暴政的作用,有不可估量的巨大贡献。他或许不是“英雄”,但绝对是条“汉子”。

  陈友谅出身寒微,起于毫末,他能得到众多将领的支持,并且在几年间带领60多万的兵马,说明他绝对不是草包。

  《庄子·齐物论》云: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

  意思是,事物的每一面,都存在是非。历史是辩证的,后人看待陈友谅,不能只看残暴的一面。陈友谅对历史的贡献,也应该被后人知晓。


Copyright © 2016-2025 www.worldometers.cn 全球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全球化,全球疫情,全球股市,全球新闻网,全球地图,全球通史,经济全球化,全球变暖,全球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