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的军队如此强大,为何后期却出了三个叛军
自变法之后,随着军功激励机制的建立,整个秦国大军都,战力大幅度提高,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双元制小编一起往下看。
秦锐士
第一个叫做郑安平,原本是丞相府里一个打扫茅房的小仆人。那一年,范睢在魏国中大夫下面做门客,被怀疑是的卧底,被魏国相国打得半死扔到了茅房。正巧这个茅房是郑安平负责的,范睢半死不活之时求郑安平救他。正是有了郑安平后来的帮助,范睢才能保住性命逃到秦国,并成为秦国的丞相。范睢也是知恩图报,给郑安平在秦国安排了工作,主要负责秦国的情报机构,收集六国的情报。
郑安平
郑安平在情报收集这个岗位上做得很出色,也立下了不少功劳。邯郸之战时,抱病在家,无法出征。当时战事也非常胶着,范睢希望郑安平能够有更大更好的前程,于是向举荐郑安平为帅。
既然丞相开口了,秦王还是会给面子。不过郑安将军的确还是不合适,因为从理论到实践他都没接触过军事。这种将领估计上了战场心里都是噗通噗通的跳,郑安平带了两万部队增援邯郸战场,不过很快就被赵魏联军包围。事已至此郑安平果断选择投降。还给他封了个武阳君,他虽然是活下来了,不过家人却因此牵连被诛。
第二位有点来头,名叫嬴成蟜,他是庄襄王的小儿子,同父异母的弟弟。以前人们经常讨论嬴政身世之谜,这其实在当时也有风声。前239年,嬴政命成蟜带兵伐赵。不过成蟜率领部队在屯留叛变了,其原因就是他认为哥哥嬴政是的私生子,没有资格继承秦国的江山。
成蟜之乱
嬴政也没多说什么,派王翦、张唐、桓齮、王贲率军十万去处理他。光看这几个将领就猜到结果都不用多说,叛变的部队皆被处死,屯留的百姓也受牵连被流放,最后剩下成蟜一个人逃到了赵国。民间有种说法,就是秦王其实就是成蟜的儿子,正是因为如此,才没有将他清洗。但是仔细一想,秦律中明文规定了谋反者家属也会一律处死,这个传闻似乎可行度就不高了。
刺秦王
第三位就是荆轲刺秦王里面的一个人物,这个故事大家都听过。和荆轲准备刺杀秦王,为了取得信任特地准备好了督亢地区的地图和樊於期的首级。为什么非要樊於期的首级呢?因为樊於期本身是秦国将领,在与赵国进行的战争中曾经击杀赵国大将,过往战绩还是很不错的。
秦赵之战
但是樊於期运气的确不太好,在秦王政十四年,他又一次率军攻赵。而这次面对的人是赵国武安君,结果大败,损失惨重。而樊於期也畏罪潜逃到燕国,被燕国拜为大将军。秦王肯定是很生气的,自己的人打仗输了不说还逃到敌国当官,秦王对樊於期是恨之入骨。诛灭樊於期家人,而樊於期在燕国为了给家人报仇,也情愿将自己的头颅借给荆轲,让他能够取得秦王的信任。当然,这一借是无法还了。
秦军
其实在战国晚期,各国之间人才流动非常频繁。秦王政觉得各国人在秦国心怀鬼胎,都是想变着花样拖秦国节奏,所以下令驱逐客卿,不过还好被劝了下来。之后为了防止将领叛变,各个朝代一方面加强中央集权,一方面用精神上的忠君爱国约束人们,花样也是层出不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