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织物名称:褐、马褂分别长什么样?
现代的服饰分类比较简单,而古代的服饰样式丰富多样,连名称也有好多种,感兴趣的读者和双元制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褐
1、 兽毛、粗麻之类织成的短褂或织品,后泛指粗劣衣服。为古代贫贱人所穿,因称贫贱者为褐夫。释褐指脱掉粗料衣服去做官,后沿称料举及第授官。《诗. 豳风.七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滕文公上》:“许子衣褐。”赵岐注:“ 以毳织之,若今马衣者也;或日,褐,臬衣也; 一日,粗布衣也。
2、一种长袍。斜领大袖,四周镶边,前系长带,类似后世道袍。汉代以来为士人家居常服,隋唐为盛。宋人称之直裰。《汉书. 传》:“有一老父, 衣褐,至良所。”注:“ 褐制若裘,今道士所服者是。”《. 王望传》:“因以便宜出所在布粟,给其廪粮,为作褐衣。”注引许慎注《淮》日:“ 楚人谓袍为短褐。”《太平御览》卷六七五引《仙公请问经》:“ 太极真人日: ,夫学道当洁净衣服,备巾褐制度,名曰道之法服。”《. 儒学传上.颜师古》:“ 乃阖门谢宾客,巾褐裙帔,放情萧散,为林墟之适。”参阅《.輿服制》。
亦称“补褂”。官服中主要的一种。其形式比袍短,类似褂而长,袖端平,对襟,前后各缀有用金线、彩丝绣成的“补于其纹饰文官为鸟,武官为兽,因称“补服”。由于穿在蟒袍之外,故又称“外褂”、“外套” 。“补子”用于表示文武职位品级,起于明初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之规定,世宗时一度废止。清代用于外褂,据《大清会典图》规定:皇子,龙褂用石青色,绣五爪正面金龙四团,两肩及前后各一团,间以五彩;亲王,绣五爪金龙四团,前后正龙,两肩行龙;郡王,绣五爪行龙四团,前后,两肩各一;贝勒,绣四爪正蟒二团,前后各一,固伦额附同;镇国公,绣五爪正蟒二方,前后一,辅国公和硕额附、民公、侯、伯补服同;庶官一 品文鹤,武麒麟;二品文孔雀,武狮;三品文孔雀,武豹;四品文雁,武虎;五品文白鹇,武熊;六品文鸳,武彪:七晶文灘鶇,武犀;八品文鹌鹑,武犀;九品文练雀,武海马;凡都御史、副都御史、给事中、监察御史、按察使、各道的补服俱绣獬豸。
马褂
旧时男子穿于长衣之外的短褂。其长仅及于脐,较外褂为短。本满族人骑马时所著。故称。初惟营兵服之,以后穿者渐多,乃成为无人不穿的常服。有长袖、短袖、宽袖、窄袖、对襟、大襟、琵琶襟诸式。袖口平,不作马蹄式。其常见者:一、黄马褂。一种官服。清代凡巡幸扈从大臣,如御前大臣、内大臣、内廷王大臣、侍卫长,皆例准穿黄马褂。有功大臣也特赐穿着。
对襟马褂。又名得胜褂,对襟方袖。初仅用于行装,后渐为平居之便服。
大襟马褂。亦为便服,唯非对襟而右衽。俗以右手为大手,因名衣襟为大襟。其四周有以异色为缘者。四、琵琶襟马褂。其右襟短而略如短襟袍,故亦称缺襟马褂。
黄马褂
清代官吏的一种制服,为“行服”中的“行褂”,穿于袍外。因其长仅至腰,便于骑马;袖只到肘,便于射箭,所以叫“马褂”,又因以淡黄色(明黄)的绸缎或纱制成,故得名。“黄马褂”分“职任褂子”和“赏赐共同马褂”两种。 “职任褂子”系的随从和卫护(内大臣和侍卫)所穿。因明黄为清代帝王专用的颜色,“ 黄马褂”乃皇帝近侍的服装,十分高贵。清代帝王每用此作为赏赐。“赏赐黄马褂” 又分为两种,一种是打猎、校射时所赏,只能在“行围”(打猎)时穿,平时不能穿。比武优胜者所奖得的“黄马褂”也是如此。另- -种是奖赏高级武将,或统兵的文官,凡得到者,任何时候皆可穿。侍卫所穿的“职任褂子”和“行围”襟子用黑色纽绊,武功的褂子用黄色纽绊( 与马褂同色)。《清会典事例.侍卫处.仪制》:“后扈前引大臣一二等侍卫升级新补者,岁于十月行文,支领缘貂朝衣端罩,豹尾班侍卫支领蟒袍;恭遇巡幸,支领黄马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