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为什么会产生那么多隐士?主观与客观原因
哪些人能被称为隐士呢?具有超凡才德学识、追求思想自由的人,不愿委曲求全,不肯依附权势,不肯入仕做官的隐居之士,才能被称为隐士。下面双元制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在我国古代,有很多隐士,他们孤独、高傲、超脱,他们对当世有着冷静的思考,超凡的大见解,看淡入仕为官后的繁华富贵,而是甘愿隐居于山林田野之间,进行人格上的自我升华。
许由、巢父可谓是最早的隐士,两人据说都是远古尧帝时期的高士。
巢父因筑巢而居,人称巢父。尧帝以天下让之,巢父不肯答应。
尧帝又让天下于许由,许由不受而逃去。许由不干也罢,但他居然认为尧帝说的那些话污染了自己的耳朵,就跑到颍水河边清洗耳朵去了。
恰巧巢父牵着小牛犊到河边饮水。巢父见状就问许由在干什么?
许由就将尧帝要把天下让给自己的事诉说了一番:“尧欲召我为九州长,恶闻其声,是故洗耳。”
谁料,巢父却蔑视地说:“子若处高岸深谷,谁能见之?子故浮游,欲闻求其名声,污吾犊口!”(晋皇甫谧《高士传》)
巢父更绝,他说许由你一直隐居于高山,尧帝能找到你?而你故意四处游荡,想得点名声,如今来洗耳,只不过是故作清高罢了。
巢父说罢,还拉着牛犊走了,他还怕许由洗过耳朵的水脏了自己牛犊的嘴。
无论怎么说,巢父和许由是开了隐士的先河,在他们之后,和庄子也可以说是隐士。
老子起初在掌管着图书,后来不知怎么的,自己骑着一头青牛,西出,不知所踪。
庄子崇尚自由而不应之聘,甘愿做一个的“漆园傲吏”,后隐居于南华山,卒葬于南华山。
还有其他很多的隐士,比如、黄石公、、等等。
需要说明的是,魏晋及稍后的时期,在当时特殊环境下生成了“隐逸文化”,有大批的名士遁迹山林,当起了隐士,六朝隐士之多,恐为历代之冠。
那么,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多的隐士呢?其实,主要有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两种。
主观原因:
也就是内在原因,他们一般都是情操高尚、淡泊名利的人,生来就不喜欢做官,而是追求自由,一生纵情于山水之间,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的。
在古代,真正因主观原因而归隐于山野之间的隐士还有很多,但受限于史料的记载,我们知道的并不是很多,因此,我们所熟知的还是那些因客观原因而归隐的隐士。
客观原因:
也就是外在原因,儒家创始人虽然倡导儒士积极入仕,但他也说过“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论语·泰伯》);也说过:“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这也就是说,文人要看当世的形势是否清明,如果政治清明,则适合出来做官,若政治黑暗,则应独善其身,等待明主,如末年的姜太公,末年的,末年的。
实际上,每逢朝代末期,一般都是政治黑暗,奸臣弄权,腐败丛生之际,一些正直之人不肯同流合污,他们就选择做起了隐士。
尤其是魏晋时期,司的残酷统治,造成了我国历史上独有的一种文化——魏晋风尚,以“竹林七贤”为首的名士们为了避祸,有意做出不合常理的动作,故意装疯卖傻;有的名士们则直接隐居于山野,每日饮酒赋诗,好不快活。
还有一种客观原因就是因异族的统治,如和之初,他们有气节,不愿接受异族的统治,初起而奋争,后不成而隐居。
比如喊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实在是无法实现“反清复明”的愿望后,只好一生隐居,屡次以死拒绝出仕于。这样的人还有、黄宗羲、王夫之等等。
在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之外的,还有一种隐士,他们也追求入仕,但因种种原因,无法实现入朝为官,最后只好做起了隐士,比如“半官半隐”的,,还有因卷入科场舞弊案而失去入仕机会的唐寅。
常言道“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说的是隐士们看破红尘而隐居于山林,其实只是形式上的“隐”而已,而真正达到物我两忘的心境,反而是能在最世俗的城市中排除嘈杂的干扰,自得其乐,这才是真正的大隐。
可真的是这样吗?以笔者看来,这样的“大隐”也只不过是蓄势待发,期望能在朝市中遇得明主,从而实现入仕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