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氏代齐”后,田氏没有选择更换国号的原因
战国初年,陈国妫氏后代取代了姜氏成为齐侯,这一事件被称为代齐。今天双元制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早在公元前1046年,辅佐周武王灭商后,被分封在齐地,从而建立了齐国。自西周到春秋时期,齐国都是一个重要的诸侯国。特别是在春秋初期,称霸中原,成为之首,这让齐国成为一个大家都比较熟悉的诸侯国。不过,齐国虽然也是之一,但是,战国时期的齐国,已经是田氏齐国,而不是姜子牙后人的齐国了。
根据《》、《》等史料的记载,到了公元前386年,周安王正式册命田和为齐侯,自此田氏在形式上取得了齐侯的地位。公元前379年,齐国最后一位君主齐康公去世,这意味着田氏彻底取代了齐国的姜姓,也即姜太公姜子牙的后人,失去了齐国君主的宝座。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田氏代齐后,并没有更改国号。那么,问题来了,“田氏代齐”后,为何不改国号,而继续沿用“齐”的国号?对于掌握齐国大权的田氏,不换国号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一
首先,田氏代齐后,田氏仍以“齐”作为国号,史称“田齐”。当然,这只是后人为了进行区分,所以给出的称呼,正如同西汉、、蜀汉都以汉作为国号一样,田齐时期,齐国的国号还是齐。不过,纵观古代历史来说,大部分改朝换代的情况,都意味着国号的改变,更何况,田氏和姜姓吕氏之间,又不是同宗同源的关系,这更应该更改国号了。换而言之,在公元221年称帝的时候,因为自己是汉室后裔,继续使用汉作为国号,无疑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但是,田氏出自陈国,和齐国之间没有什么血缘关系。所以,田氏沿用齐作为国号,确实是比较令人费解的情况。
比如在时期,曹魏篡汉后,自然没有继续使用“汉”作为国号,而是使用了“魏”作为国号。在曹魏之后,建立的西晋,自然也是用“晋”取代了原先的“魏”。对于曹魏和西晋来说,其建立者和上一任君主之间,没有什么血缘关系,所以需要更改国号,以此来进行区别。对此,在笔者看来,田氏代齐之所以没有改国号,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一方面,田氏代齐时的情况,和之后的更替还是存在明显区别的。
二
众所周知,在时期,名义上还是以周王室作为天子的,也即齐国和其他诸侯国一样,都是周王朝下辖的一个诸侯国。在此基础上,田氏篡夺齐国之后,第一件事就需要获得周王室的认可,也即希望周王室可以册封自己为诸侯。由此,在笔者看来,虽然在春秋和战国之间,周天子的实力已经明显下滑了。但是,周王室在当时依然具有一定的号召力,所以,对于田氏来说,不敢擅自改变齐国的国号。如果没有周王室的存在,田氏在更改国号上,自然没有那么多的顾忌了。
进一步来说,对于田氏来说,实际上也没有改变齐国国号的权利,除非周王室同意他更改齐国的国号。因此,为了获得周王室的认可和册封,也即担心周王室号召天下诸侯讨伐自己,篡夺齐国君主之位的田氏,继续使用“齐”作为自己的国号。虽然齐国是一个大国,但是,齐国显然没有抗衡众多诸侯国讨伐自己的能力。
三
另一方面,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齐”不仅是一个国号,也是地理名词。早在公元前11世纪前后,周武王建立西周,在此基础上,周武发分封姜子牙姜太公在齐地建立诸侯国,所以得名齐国。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齐和鲁成为今山东省一带的地理名词,也即齐鲁大地就是指今天的山东省一带。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今河北省一带,经常被称之为燕赵之地,这是因为历史上的和。再比如今山西省一带,经常被称之为三晋之地,这和,尤其是魏赵韩三国存在一定的关系。
所以,对于田氏来说,如果更改齐国的国号,很可能引起齐国百姓的抵触,毕竟齐作为国号已经使用了数百年了,大家都已经习惯了。所以,从田氏的角度来看,不改变国号有助于对齐国的百姓、将士、群臣进行安抚。毕竟,齐国君主的更替是一件大事。在这么大的变动之下,齐国上下都需要进行适应。在此背景下,如果更改了国号,会让齐国上下适应的难度明显增加,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田氏代齐的风险。
四
最后,除此之外,在田氏代齐的过程中,田氏主要靠着施恩于百姓,争取齐国上下的支持,这才取代了原先的齐国君主。对于田氏来说,表示自己取代齐国,是为了齐国的整体利益,而不是为了个人利益。与此相对应的是,姜国的后面几位君主,则因为过于重视个人利益,从而在齐国上下离心离德。
但是,如果田氏将齐国的国号改为“田”或者“陈”,则是戳破了这一谎言,表明田氏是为了个人利益,这才篡夺齐国君主宝座的。而这,势必会让田氏失去齐国百姓的支持。众所周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在田氏代齐的过程中,田氏不仅需要防备周天子、秦国、、、赵国、、燕国等势力讨伐自己,更应当确保齐国内部的平稳过渡。
因为齐国一旦爆发内乱的话,周边的诸侯国自然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基于此,不更改国号,是比较务实的选择,也即可以避免秦国、魏国、韩国、赵国、楚国、燕国等诸侯国讨伐自己的结果。从最后的情况来看,田氏代齐确实做到了没有诸侯国讨伐的结果,这无疑和没有更改国号存在一定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