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通缉令画得那么抽象 古代犯罪是不是基本抓
社会治安是古往今来评价生活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如果一个地区有在逃通缉犯,这个地区往往是人心惶惶,百姓,更谈不上。为了归安社会,势必要将犯人缉拿在案,那么最重要的一个手段就是通缉。今天双元制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古代通缉令,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我们通常看古装剧时会看到,我们在古代抓逃犯的时候,会先发布通缉令,上面画有逃犯的样貌。有很多人心中就会产生这样一个想法,这么抽象的古代通缉令真的能抓人吗?画成那样,连逃犯自己估计都认不出来,再多整容一点,估计也没人能认出来。画像连犯罪本人都不认识,那官府的人怎样去抓犯罪嫌疑人呢?
古代政府逮捕逃犯时,并不是指按照通缉令上的画像逮捕他。首先,他会像现在我们一样发个文件,文件上会有逃犯的年龄、籍贯等,这可以说和今天非常相似,正式文件发布后,将分发给全国各地。不管你逃到哪里,你都会被他人盯上。
其实古代有身份证制度,但和今天的不一样,它最初在商鞅变法时期被称为“照身贴”,每朝每代都在完善。如果你身上没有身份证,你哪儿也去不了,你不可以在此地居住,也不可以去往外面。在古代,一个人的籍贯是非常重要的身份信息,一旦他有事情要外出,他必须手拿路引。当他到达下一个城市时,他必须拿出路引来表明自己的身份,否则,你就将受到极其严厉的审讯。逃犯手中没有可用的路引,如果他去其他城市,他很快就会被逮捕。
如果逃犯不去别的城市,只是选择一个小地方落脚是行不通的,毕竟古代交通不发达,甚至有很强的地域限制。许多人一生中从未去过别的地方,一旦陌生人在当地出现,他们很快就会被举报和逮捕。可能有人说逃到亲戚家躲躲就够了,首先我们不说古代有连坐机制,就说亲戚朋友看到这么大的赏金都能坐得住。很有可能你前脚藏着,后脚亲戚会亲自带队抓走你。
即使在古代,肖像是抽象的也没关系,毕竟抓人的时候,并不是依靠还原度低的画像,而更多的是依靠这个人的户籍和籍贯,以及各行各业人的举报,这样最终会把人抓起来。在古代,有一种制度叫连坐制度,而这在当时的封建时期非常普遍,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以户为单位。也就是说,一个家庭犯罪了,其他人不举报,就一起算犯罪。这个系统对逃犯来说是非常致命的,如果你怀疑谁是逃犯,一般会对你进行审讯。如果你解释不清楚,你会被直接送到官府,根本没有给你机会。
至于逮捕令,最重要的是最后一句,要是知情人士举报,让官府抓到逃犯,你会有很多奖励。这里的奖励甚至高达上千两或者是上万两。金钱可以说是非常诱人的,而这种巨大的奖励制度可以说是让这些逃犯难以逃脱。其实现代的逮捕令也有这种机制,很多逮捕令上的奖励都达到了几十万甚至几百万,只需要提供线索。不管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逮捕中,此方法是特别有用的。
当时的人虽然不识字,但也不在乎公文里抓的是谁,只要遇到可疑的人,不管是不是逃犯,都会先报案。如果你举报的那个人碰巧是个逃犯,你会大赚一笔,在古代做这行可以说是不错的行业,毕竟在古代每个人的年收入都特别低,一下子能赚到这么多钱,肯定有很多人愿意去做。
结语:在这种制度下,逃犯可以说是很难逃脱的,甚至在古代就有专门的团体来抓捕逃犯并获得奖励,他们会专门成立一个小组,拿到奖励后可以平分。在这种体制下,当然会有好有坏。如果只是举报真正的犯人,自然会有银两,但往往会出现一些冤假错案,于是政府为了结案,有很多官员都是草草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