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谌杀妻屠子后自杀,为何他的评价却很高呢?

世界历史 2022-07-27 13:20www.worldometers.cn世界历史故事

  末期,蜀汉北地王刘谌杀妻屠子,之后又自杀,却仍被称为英雄,这是怎么回事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双元制小编一起往下看。

  刘谌是扶不起的阿斗的儿子,他自幼就聪慧过人,在刘禅的儿子里面,算是比较出色的一个,后来被封为了北地王。他心系蜀汉,一心为蜀汉的江山考虑。但是,遗憾的是他出生于那样一个年代里面,注定拥有一段坎坷的命运。那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北地王刘谌。

  刘谌是刘禅的第五个儿子,景耀二年(259)时,被封为北地王。在史书上,对于刘谌的记载其实非常稀少。邓艾时,刘禅召集大臣议事,讨论到底是战还是降。一时间,大臣们议论纷纷,按照《》的记载:"或以为蜀之与吴,本为和国,宜可奔吴;或以为南中七郡,阻险斗绝,易以自守,宜可奔南。"

  有的大臣主张,蜀、吴是同盟,现在蜀国危亡,应当投奔,先依附于东吴,寻机复国;有的则认为益州南部,曾经南蛮王孟获作乱的南中地区地形险要、易守难攻,应该逃往那里,依托山林的地形优势固守。

  这时,素来以反对北伐著称的谯周提出了反对意见,他先是反驳提议投靠东吴的人说:"自古已来,无寄他国为天子者也,今若入吴,固当臣服。且政理不殊,则大能吞小,此数之自然也。由此言之,则魏能并吴,吴不能并魏明矣。等为小称臣,孰与为大,再辱之耻,何与一辱?"

  关于向南撤退的提议,谯周也给予了不同的想法:"若欲奔南,则当早为之计,然后可果;今大敌以近,祸败将及,群小之心,无一可保?恐发足之日,其变不测,何至南之有乎!"他先是认为投奔东吴,寄人篱下,迟早被吞并,又认为南方的部族各怀异心,无法保证安全。

  于是刘禅被谯周说服,眼看就要投降。这时,北地王刘谌却道:"若理穷力屈,祸败必及,便当父子君臣,同死社稷,以见先帝可也。"在他看来,就算真的山穷水尽,也不该如此轻易便将祖宗基业拱手让人,应该是君主、臣子们同心协力,与敌人死战,才能够有颜面去见先帝。

  无奈,刘禅决意投降,就算是亲生儿子劝阻也不为所动。陷入失望和绝望的刘谌来到供奉自己的爷爷、蜀汉创始人的宗庙当中,"哭於昭烈之庙,先杀妻子,而后自杀,左右无不为涕泣者。"就这样,北地王刘谌一家数人都死在了先帝的灵前。

  刘谌性格刚烈直率,有着很强的家国情怀,他出身宗室,誓与国家共存亡,在敌军来临之际,他情愿以死殉国,却无奈个人之力无法改变历史。

  他杀妻屠子,有的人眼里,这是大忠。有的人眼里,这是滥杀无辜,从目睹这一场景的侍卫都被感动流涕这一点来看,在当时,这为并不算错。

  常言道人固有一死,有死轻于鸿毛,有死重于泰山。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刘备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是壮烈的一生,是不屈不挠的一生。历史上虽然没有记载刘谌干过什么光荣伟大的事情,但就凭他自杀殉国这一点,就足以名留史册了。与国同死,是一件很伟大的事情,不是吗?记得当年杨靖宇将军走投无路之时,一位老农劝他:投降了吧。杨靖宇回答:老乡,大家都投降了,还有中国吗?这话说的,。至今听着都让人心痛。杨靖宇这样的英雄,真的是祖国的脊梁。

  对此你有何不同见解呢?

Copyright © 2016-2025 www.worldometers.cn 全球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全球化,全球疫情,全球股市,全球新闻网,全球地图,全球通史,经济全球化,全球变暖,全球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