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和杨修相比 曹操为什么杀杨修放过司马懿
对和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双元制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曹操临死前,为何不杀司马懿,反而杀?
在影视剧里,优秀的主角往往需要同样分量的配角相称,才能彻底绽放其魅力。
如果选、韬光养晦的司马懿做主角,就一定需要个恃才放旷、锋芒毕露的人作为陪衬才好看。历史恰好就给了司马懿这样的对手,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杨修。
司马懿的前半生一直在和杨修相爱相杀,两人所处阵营不同,做人做事也针锋相对。
可他们的结局却有天壤之别,司马懿篡夺国祚,;杨修却一败涂地,身死道消。
后人回看,到、杨修败亡之际总是,觉得曹魏崩盘的命运在此刻就已注定。
甚至不少人还埋怨曹操,既然看出了司马懿不甘人下,为何临终前不泯灭了这个祸患?
要说曹操是因为惜才而放过,那为何杨修偏偏死于非命?
杨修到底死于何因
其实在曹操眼中,杨修和司马懿的生死并非趋同,而是对立。
赢得了的胜利,那他的谋主司马懿就会有高官厚禄;而曹植政争失败可以安然退场,但杨修就必须死。
无论是民间传说还是野史传记里都有不少杨修肆意卖弄的故事,以至于很多人认为他就是一次次驳了曹操的面子,才会被后者临终清算,死于非命。
这样的说法,不仅看低了杨修,也小视了曹操。杨修虽然很爱人前显圣,但在曹操面前却很收敛。
曹操虽然被诟病疑心甚重,但容人之量一直不缺,只要不触碰他的逆鳞,些许冒犯并不会放在心上。
杨修会被处死,主要还是因为他的身份地位,与性格无关。
杨修是谯沛集团的智慧担当和中流砥柱,很可能成为未来祸乱朝局的根源,曹操自然留他不得。
其实曹丕和曹植储位之斗表面上看是两个皇子的较量,实际上却是曹魏内部两大势力的抗衡,即汝颍集团和谯沛集团。
前者以汝南、颖川地区的世家大族为核心,他们是在曹操创业后依附过来的,以文臣和谋士为主,执掌相权。
而后者以曹操家乡兖州谯沛籍的庶族地主为核心,多以武功见长,从一开始就追随曹操,掌控了曹魏兵权。
然而两个集团追随的目标却耐人寻味,才气纵横的曹植得到了谯沛集团武将的认可。
经常带兵打仗的曹丕却得到一众文官支持,成为汝颍集团鼎力支持的对象。
曹操最后会选择曹丕为接班人,也有汝颍集团逐渐势大,压制了竞争对手的缘故。
谯沛集团以武将为主,政斗谋划都有不足,因此处处落入下风,不得不倚重“外来人”杨修。
曹操最希望的就是给儿子留下一个稳稳当当、欣欣向荣的朝堂。
而杨修的存在绝对是不稳定因素,只要把他杀了,谯沛集团就会失去政斗的发动机,安安稳稳地居于人下。
而且杨修的出身也被曹操不喜欢,他是弘农的天之骄子,其父杨彪和、两兄弟都是亲戚。
而后者曾经是曹操的敌人,一度把他逼到死生之地。
因此在斗败袁绍后,曹操屡次想对杨家出手,只是碍于大氏族之间彼此护佑,只能作罢。
临终前一年,自觉大限将近的曹操心中已经没了顾忌,随便找了个借口,就把杨修处死。
而声名不彰的司马懿,在曹操看来,其实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威胁。
不杀并非爱才
是的,这才是曹操放过司马懿的根本原因,他认可这个人的才华,对其颇为看好,但重视度远逊于那些名噪三国的亲随大臣。
说曹操因为惜才而放过,完全是高估了当时的司马懿。
在民间故事里,曹操和司马懿之间有很多针尖对麦芒的精彩桥段,比如、三马食槽、不可托付兵权等等。
在这些故事里,曹操对司马懿的潜在威胁非常忌惮。
事实上,这些野史传说的可信度并不高,它们在正史中没有记载,一点相关的佐证都没有。
曹操还活着的时候,能人辈出,司马懿的分量远远不足。
曹操53岁的时候就已经是的曹丞相,而司马懿在一开始只是没有品级的官吏,两个人之间交集寥寥,曹操其实很难把他放在眼里。
就如同大型连锁集团里,董事长是很难关注到新入职的大学生,即便后者很有才华。
退一万步来看,即便鹰视狼顾的情节在历史上确有其事,也更多是曹操对曹丕的告诫,提示他应该如何用人,怎样分辨人心,而不是对司马懿动了杀心。
虽然对储位犹豫不决,但曹操对曹丕的能力一向非常认可,即便司马懿野心勃勃,他也不觉得后者能脱离曹丕的掌控。
历史也验证了曹操的判断,司马懿在曹丕手下是绝对的忠臣能吏。
魏文帝登基后,他被提拔为侍中兼尚书右仆射,与尚书令桓阶、尚书左仆射,共同负责尚书台事务。
虽然地位一飞冲天,但他依旧保持了谦和的为官之风。而且他内心是对曹丕的手腕是认可的,做事一直非常低调。
五年的尚书工作都兢兢业业完成,努力调理魏国的军政民生。
这段时期司马懿一直在朝堂活跃,但并没有拉帮结派,巩固自己的势力。
一方面是因为这个阶段他还比较安分守己;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曹丕的权术过人,通过异论相搅等手段,平衡了朝堂势力,没有让任何一家独大。
曹丕在位期间曾经数次对外征讨,很多次他都选择把后方全权交付司马懿。
而后者也没有辜负曹丕的信任,每一次都给了最坚定的支持。
至少在魏文帝这一代,司马家和曹家是君臣相得的。
真实历史或许颠覆了不少人的想象,“狡诈阴险”的司马懿在为官之初一直都是魏国忠心不二的大臣。
“曹魏忠臣”司马懿
当然,很多人对司马懿评价偏向负面也很正常,这不仅仅是演义的影响。历史上司马家的后人倒行逆施,庸碌无能,导致。
因此不少人在评价司马懿的时候,天然就带了负面滤镜,总觉得他是阴谋祸国、卑鄙无耻的小人。
但是在《》里,陈寿曾经这样评价司马懿:“故相国懿,匡辅魏室,历事忠贞,故烈祖明授以寄讬之任。懿戮力尽节,以宁华夏。又以齐王聪明,无有秽德,乃心勤尽忠以辅上,天下赖之。”他的评价其实更有参考价值。
因为司马懿的,所以曹丕在去世之前,把司马懿、和陈群定为托孤大臣,交代儿子要好好依仗几位大臣,有他们在,定保魏国无虞。
其实在魏明帝曹叡主政的13年里,司马懿依然是对皇家言听计从的,无论分配了怎样艰难的任务,他都没有推辞。
比如曹叡要讨伐远在辽东的鲜卑和公孙渊,但是因为距离很远,后勤不便,所以朝中大将多有不愿。
最后,曹叡把这个烂摊子交给了司马懿去处理,后者就奔赴前线,不仅痛揍了鲜卑,还攻灭了公孙渊建立的,彻底完成了曹魏对北方的统一。
执政后期的曹叡其实问题很多,无论是大兴土木还是荒淫后宫,都不是明主之象,但司马懿依然忠心任事,并无怨言。
因此,在曹叡临终的时候,他也和自己的父亲一样,拉着司马懿的手,嘱咐其与大将军曹爽共同辅佐太子,司马懿恸哭不已,连连磕头。
可以说,直到魏明帝去世,司马懿应该都没生出谋逆之心。
但是即位的太子并不是魏明帝亲子,过继而来的身份让他非常尴尬,司马懿对曹丕父子的情分到此刻也彻底消磨。
他开始不甘于只做个普通贤臣,而是努力让司马家掌握更多权力。
曹芳登基的时候只有7岁,所以需要司马懿和大将军曹爽共同辅政,后者视司马懿为一生之敌,处处。
这个时候,司马懿也有意揽权,因此二人原本和谐的关系渐渐变得势同水火。
为了麻痹曹爽,司马懿装病求去,他老赖、逼真的表演让曹爽放松了警惕,而司马家却在暗中积蓄力量。
正始十年,司马懿发动,直接废掉了曹爽的所有势力。
从此魏国的实权旁落于司马家,司马懿的忠臣之名彻底被打破,他的子孙也产生了彼可取而代之的想法。
智计百出,难逃天数
纵观司马懿一生,在曹芳登基之前,他都是足称典范的忠臣能吏。
而且高平陵之变发生两年后,司马懿就,一生从未地反抗曹家。
如果不是上天捉弄,曹家或许真可以终结三国乱世。
曹操的决断没有问题,只是没想到天意弄人,之前一向身体康健的曹丕竟然英年早逝,在位仅仅七年不到就撒手人寰,差点崩坏了魏国辛苦建立的大好局面。
好在即位的曹叡颇通权术,早年也算是精明强干,对内对外都统御得当,足以压服群臣。
谁成想,这个竟然也是个短命鬼,不到33岁就离开人世,只留下一副主少国疑的烂摊子。
其实只要让曹丕多活10年,魏国的局面就会彻底不同,司马懿也不会有篡权夺位的可能。
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曹操打下的大好局面最终还是败给了子孙的短命。
其实大家完全不必纠结曹操为何没杀司马懿,人的决策总是基于现有情况的分析,不可能真的后知五百年。
很多人回看历史都有个误区,那就是喜欢从结果倒推过程,司马懿子孙,所以他必然从一开始就是。
殊不知人心易变,个人理念是会随着环境和地位不断变化的。
初中政治一直教导大家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事物,这一点在放在历史研究上也是。
司马懿精研儒学,忠君思想早就根植于心,前期的他根本没有取代曹魏的实力,也没有这样的想法。
只是曹叡的早逝让情势巨变,司马懿忽然意识到朝中已经没有能威胁到自己的对手。
十年的大权在手让他一点点被腐蚀,忠君爱民的思想也被抛到脑后。整个司马家的野心都在不断膨胀,甚至萌生了篡权之念。
或许,司马懿最后还是无法过内心那一关,因此在扫除所有威胁后他选择隐而不发,到死都是曹魏臣子。
一直到十几年后,其孙才取代曹魏建立新政权,改国号为晋,定都洛阳。
结语
都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一点在三国体现得淋漓尽致。公元196年,曹操挟制以令天下诸侯,当时他是多么的风光得意。
谁曾想几十年后,历史就发生了轮回,而这一次坐到汉献帝位置上的正是曹操的孙子。
细细想来,曹操和司马懿竟有太多相似之处:都是世家出身,年轻时不乏报国尽忠的大义;同时在掌权之后野心膨胀,萌生了篡位之念;
就连结局都类似,两个人虽然都扫除了朝堂阻碍,却拧巴着不愿向前一步,到死都还是前朝之臣。彼时彼刻恰如此时此刻,一切竟能如此相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