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战孙权为何要向刘备求和?

世界历史 2022-07-27 14:28www.worldometers.cn世界历史故事

  建安24年,北伐被偷袭荆州,随后本人被杀。下面由双元制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

  兵败夷陵,按照演义小说的描述,是七百里连营被一把火烧掉,七十多万人马损失殆尽,老将也被一箭射中而重伤不治。

  看到这个描述,可能有读者要笑了:当时三国兵力都加起来,可能也没有七十万,黄忠早在前两年就已经辞世,连都没赶上,又怎么会在蜀汉章武二年被马忠射死?

  虽然没有七十万大军,也没损失五虎战将,但是刘备在夷陵之战的损失确实不小,阵亡和被俘人员少则一万多则三万,黄权无奈降魏,至少有四员大将战死疆场,另外还损失了一位可能成为接班人的高官——那个人不但是刘备的得力助手,还是诸葛亮的结拜兄弟。

  刘备以替关羽报仇为名,水陆并进对东吴发动了大举进攻,也不是吃干饭的,他很快就摸清了刘备的兵力并向求救:“刘备支党四万人,马二三千匹,出秭归,请往扫扑,以克捷为效。"

  当年的曹丕就像白头鹰忽悠小乌鸦一样拱火架秧子:“昔隗嚣之弊,祸发栒邑,子阳之禽,变起扞关,将军其亢厉威武,勉蹈奇功,以称吾意。”

  曹丕引经据典撺掇孙权跟刘备这对大舅哥妹夫死磕,却一个兵一粒粮都不出,反而,准备在吴蜀战争见分晓的时候灭掉那个胜利者。

  曹丕包藏祸心撺掇别人打架,他在双方都的时候亮出了刀子:“秋九月,魏乃命曹休、、出洞口,出濡须,、、、围南郡。”

  要是不是迫于曹丕的军事压力,孙权也不可能再次向驻守白帝城的刘备求和,正在拉肚子的刘备:“冬十月,诏丞相亮营南北郊于成都。孙权闻先主住白帝,甚惧,遣使请和。先主许之,遣太中大夫宗玮报命。”

  能够让胜利者孙权主动求和,说明刘备的损失虽然不小,但还没有伤筋动骨一蹶不振,如果他跟曹丕两面夹击,孙权还真受不了。

  刘备之所以忍气吞声答应了孙权的求和,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的损失还没有补齐,如果关羽黄忠都在,和活着一个,刘备肯定会玩儿一把“趁你病要你命”,那时候孙权偷荆州,就成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刘备要在汉中留下足够的力量防备曹丕偷袭,还要留下足够的人手弹压蠢蠢欲动的蜀中门阀,所以孙权侦查得到的情报是准确的:刘备也就是四万人外加两三千匹马,这两三千匹马并不等于同样数量的,也许还有运输队也用了一些马匹。

  刘备只有四万兵力,领兵大将也被陆逊侦查得清清楚楚:“将军冯习为大督,张南为前部,辅匡、赵融、廖淳、傅肜等各为别督,先遣吴班将数千人于平地立营,欲以挑战。”

  从冯习到傅肜,这七人都是都督、先锋官级别的将领,张苞有没有参加夷陵之战,史料根本就没有提起。

  夷陵之战中最具传奇色彩的将领,就是在“别督”中排在第三位的廖淳,提起廖淳,可能很多人印象不深,但是提起他的另外一个名字,那就如雷贯耳了——他可能是汉末三国年间驰骋疆场时间最长的:“字元俭,本名淳,襄阳人也。为前将军关羽主簿,羽败,属吴。思归先主,乃诈死,时人谓为信然,因携持老母昼夜西行。会先主东征,遇于秭归。”

  廖化是逃回西川的路上遇到了刘备远征军,刘备见了廖化很高兴,让他以宜都太守的身份独领一军(为别督)。

  战时的都督是个临时工,夷陵之战结束后,廖化转正为广武都督、丞相参军、右车骑将军、假节、领并州刺史,封中乡侯。直到蜀汉灭亡,廖化才在迁往洛阳的途中病故。

  蜀汉这七位高级将领,在后面的史料中又出现的,还有原张飞副手、伐吴先锋吴班,这个人算起来也是国舅,他在夷陵战败后一路高升,在继位后不久就升任、假节、绵阳侯。

  吴班在哪年辞世,史料没有记载,他的战友辅匡跟随刘备撤退后,一直活到蜀汉将亡。元熙元年 (公元238年)辅匡去世的时候,已经由镇南将军晋升右将军、中乡侯。

  将军赵融在夷陵之战后再无史料提及,但却绝不是在此战中阵亡,因为像赵融那样都督级别的战将如果被东吴擒斩,那是一定要写在功劳簿上的,而东吴的功劳簿上,只记载了斩杀蜀汉三员大将:“陆逊乃敕各持一把茅,以火攻拔之。一尔势成,通率诸军同时俱攻,斩张南、冯习及胡王沙摩柯等首,破其四十余营。备将杜路、刘宁等请降。备升马鞍山,陈兵自绕。逊督促诸军四面蹙之,,死者万数。义阳傅肜,先主退军,断后拒战,兵人死尽,吴将语肜令降,肜骂曰:‘吴狗!何有汉将军降者!’遂战死。”

  杜路和刘宁投降了,黄权也投降了,刘备驾前有名的大将,似乎就死了冯习、张南、傅肜、沙摩柯四位。

  这四位都督级别、胡王级别的战将,在夷陵之战前鲜为人知,他们阵亡对蜀汉影响并不算太大,刘备和诸葛亮最痛心的,不是黄权投魏四将战死,而是侍中遇害。

  马良并没有像小说描写的那样,画了刘备连营七百里的地图回成都向诸葛亮汇报,他是直接陨落于乱军之中:“先主称尊号,以良为侍中。及东征吴,遣良入武陵招纳五溪蛮夷,蛮夷渠帅皆受印号,咸如意指。会先主败绩于夷陵,良亦遇害。”

  在后来曹魏实行的九品官制中,黄钺大将军、三公、丞相为第一品,四征、四镇、车骑、骠骑、诸大将军为第二品,侍中为第三品之首,其下是散骑常侍、中常侍、尚书令、左右仆射、尚书,也就是说如果换做曹魏,马良就是副丞相级别的高官。

  即使是以汉室正统自居的刘备集团,侍中也是了不起的职位,我们看诸葛亮的《出师表》,就会发现侍中几乎就是丞相之下的最高级文官,其级别远高于后来成为诸葛亮接班人的:“先主为汉中王,琬入为尚书郎。建兴元年,丞相亮开府,辟琬为东曹掾。先主立太子,祎与允俱为舍人,迁庶子。后主践位,为黄门侍郎。”

  马良比诸葛亮年纪小,给《》做注的裴松之认为他们是拜把子哥们儿:“臣松之以为良盖与亮结为兄弟,或相与有亲;亮年长,良故呼亮为尊兄耳。”

  五常,白眉最良。马良马季常的人品、见识、能力都远胜五弟,诸葛亮拿马谡当块宝,刘备也把马良当成得力助手:“先主领荆州,辟为从事。先主辟良为左将军掾,后遣使吴,权敬待之。”

  治中从事是州牧佐官,其地位尚在郡守之上,读者诸君请试想一下:马良年纪轻轻就成了刘备集团核心文官,如果他不战殁于夷陵,是不是有机会在诸葛亮之后接掌相印?

Copyright © 2016-2025 www.worldometers.cn 全球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全球化,全球疫情,全球股市,全球新闻网,全球地图,全球通史,经济全球化,全球变暖,全球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