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廷玉被乾隆抄家之后 乾隆为何又将东西还了回
还不了解:和张廷玉的读者,下面双元制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三朝重臣张廷玉被乾隆抄家,抄来的东西,为何乾隆又全还回去了?
说起张廷玉,大家都不陌生。他是、、乾隆三个朝代的重臣,也是整个清代唯一一例配享太庙的汉官。清代最有特色的军机处就是由雍正以及张廷玉联合设立的,张廷玉还是清代第一位。他在辅佐康熙、雍正时,改革清代律法和赋税,为的经济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
就是这样一位被康熙、雍正重用的功臣,在乾隆时期竟然受到了冷遇。张廷玉的政见不受乾隆正视,而且其晚年时刻还被乾隆抄了家,可谓是悲凉暗淡。乾隆此举,是吗?如果探究乾隆即位初朝廷的权势分属,便能够得知一二。
乾隆元年(1736年),即位。在乾隆即位之前,雍正曾给他留了三位辅佐他治国的顾命大臣:庄亲禄、张廷玉和鄂尔泰。其中,允禄和鄂尔泰都是满人,而张廷玉是汉官。而事实上,无论是满是汉,这三位雍正看重的人才都未被乾隆重用,因为乾隆帝忌惮旧朝势力。
比如张廷玉,虽然他清廉、能力强,但是因为在朝中根系庞大,所以让刚刚接手朝廷的乾隆不安。而且最让乾隆为难的是,他不能动张廷玉,一是以张廷玉为首的汉官团队可以和满官团队形成彼此抗衡的趋势,张廷玉在朝期间与鄂尔泰几乎处于水火不相容的地步,凡有机会必定要嘲笑或回击。如果乾隆帝过多打压张廷玉,会导致鄂尔泰一方势力过大。
二是张廷玉曾是他的恩师,除了师徒之情外,由于儒家传统道义,他也不可能,真的做出什么毁灭人常的事情。尽管有这些限制与加持在里面,但是张廷玉过于尖刻的性格,还是常常让乾隆帝深感无可奈何。虽然张廷玉无意控制朝政,但是与他同一派的汉官会利用他言语的威慑力来垄断朝廷中的势力。
乾隆帝为了将皇权收归自己所有,只得做出表率,明面上打击三位顾命大臣,暗地里培养新兴势力。乾隆四年,他首先将刀伸向了第一位顾命大臣允禄,以允禄及其诸位皇室贵族“结党营私、往来诡秘”之罪,清除掉允禄党派,宗室贵族的势力威胁渐渐根除。此时,对乾隆帝皇权威胁最大的便是张、鄂二人。
在雍正时期,张廷玉提拔的人士已“甲于天下”,乾隆帝刚刚即位的时候更甚,刘统勋曾说:“今登仕版者,有等十九人,与张氏世姻仕宦者,有姚孔振等十三人。……外间舆论动云,姚城张、姚两姓,占却半部缙绅。”乾隆帝当然也深知朋党危害,曾出言提醒二人。
鄂尔泰倒是比较聪明,懂得,于是得了一个的好结局。在乾隆十年(1745年))鄂尔泰病故后,乾隆帝立马开始,更换朝廷中的血液。由于军机大臣之前是由鄂尔泰担任,根据军机处的规定,满汉官员应按轮次担任军机大臣,因此接任的应该是张廷玉。但是乾隆帝却隔过了张廷玉直接提拔傅恒做军机大臣,可见其心思。
很多人都了解,傅恒是乾隆帝的心腹,因为他是皇后的娘家人。傅恒是乾隆帝收拢皇权的一颗棋子,这颗棋子攻击的对象就是张廷玉以及所有汉官集团。张廷玉其实也看出了乾隆帝内心的想法,于是在乾隆十三年(1748年)申请退休离职。然而乾隆帝却颁旨:“卿受两朝厚恩,且奉皇考遗命,将来配享太庙。岂有从祀元臣归田终老之理?”事实上,倒不是乾隆帝舍不得他,主要是乾隆帝一直在寻找机会严惩张廷玉,他不能让张廷玉就这样轻易离开。
张廷玉也想象鄂尔泰一样能够,于是在同年冬天又一次上奏告老还乡。乾隆帝若是再不允诺,就真的容易引起微词,于是只好准许。但是一生为朝奉献、呕心沥血的张廷玉实在是委屈,雍正帝已经封他配享太庙的荣华,就因为乾隆帝的权谋,要断送他本应得到的荣誉吗?张廷玉在离朝之际提出了这个请求,恰恰是“太庙”的请求让乾隆帝又一次生起打压之心。
乾隆帝找茬治罪张廷玉,取消了他配享太庙的荣誉,又剥夺了他的爵位。张廷玉经此事,不仅没能返乡,反而遭到降职,在朝中愈发郁闷。在乾隆十五年(1750年)的时候,张廷玉的亲家朱筌被治罪,次年时他的好友严瑞龙也被革职,随之而来的便是将他抄家,缴尽前朝御赐物品。
事实上,在最后的几年光景里,张廷玉即便再小心谨慎,终归会被乾隆治罪。因为乾隆帝已经摆明心思要处置他,为了能够将汉官势力一举歼灭,张廷玉便成为这场权势争夺中的牺牲品。不过,乾隆帝估计也感到良心不安,自己的父亲如此宠信的汉官却被自己这样迫害,且还是自己曾经的恩师。因此在张廷玉死后,乾隆帝还是赐予他太庙之荣誉,并且返还了追缴的恩赐品,也算是还张廷玉和自己一个圆满吧。
虽然张廷玉晚年比较凄凉,但是他的一生是非常具有传奇色彩的。经康熙提拔而被用,在雍正时期得到了重用,成为大清首辅,并开启大清特色制度军机处。在职期间,他清廉公正,可以说是大清清廉第一人,最后也得以享太庙的殊荣,并“文正”。这些都是对他最公正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