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刘禅到底是什么样的?真的是扶不起的阿
由的正室甘夫人所生,是刘备三位庶子中最为年长的。让双元制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
阿斗,本名刘禅,是魏蜀吴刘备的儿子,是中卧龙的学生。有着这样的父亲和老师,阿斗注定没有太多的闪光点。
阿斗自幼年就命途多舛,多亏大将的两次相救,否则都活不到长大成人。
12岁的阿斗被父亲刘备立为太子,四年后,刘备去世,16岁的阿斗登基为帝。刘备死前托孤丞相诸葛亮,才有了后世学生必备的出师表。
阿斗年幼,大小政事抉择全部仰仗诸葛亮。可惜诸葛亮去世,而后辅政的等人,也都是供股之臣,阿斗这个做的也算得上安稳和清明。可是后来的阿斗。亲信宦官,朝政日渐腐败。
在阿斗登基的四十年后,大军伐蜀,兵临成都,阿斗受降,从皇帝变成了安乐公,从成都迁居到了洛阳。
八年后,阿斗在洛阳去世,享年64岁。
按照这样的成长经历,阿斗并非一事无成,或者说大大削弱了阿斗的能力。
对于阿斗的认识,很多人都是从著名文学《演义》中理解的。
在《三国演义》中,阿斗是一个听从宦官,没有自己思想的人。是一个沉迷酒色,宠幸奸佞的人。是,不以为耻的人。
《三国演义》中,阿斗就是一个昏君的形象。以此光耀诸葛亮的盖世之功,以此彰显诸葛亮的呕心沥血。
(二) 天资任敏?爱德下士?
可是历史上,诸葛亮对于阿斗从来没有,反而极尽夸赞“年方十八,天资任敏,爱德下士”。
刘备在世的时候,蜀国就已经出现后续不足的状况,蜀国要想一统天下,是一件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刘备含恨去世,阿斗登基,面对着当时的形式,最好的办法不是穷兵黩武,而是偏安一隅。
连刘备在全盛时期都无法做到的事情,凭什么认为阿斗在魏国和的夹击中,可以完成父亲的遗志?
在阿斗继位的时候,那时候正是三分天下已成定局的时候。魏蜀吴三家成鼎立之势,谁也奈何不得谁,能做的只能是强化内政,提高民生。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不是因为阿斗无能,而是无能为力。
都说阿斗窝囊,可就是这个窝囊的人,在三国中,独独坚持了41年,是三国中,最长的一个帝王。
阿斗在诸葛亮的辅佐中,12年来和吴国交好。并且和曹魏之间的战争,胜负各半。
诸葛亮去世,阿斗亲政,此时的蜀国因为连年战乱,国库空虚,所以阿斗开始收兵。如果继续出兵,那么只会加速蜀国灭亡的速度。在政治角度来看,阿斗并没有做错。
史书上对于阿斗最大的污点就是重用宦官,可是那已经是阿斗52岁的事情了。此时的阿斗精力不济,蜀国也开始分崩离析,才给了宦官的。
直到最后,阿斗开城门献降,很多人都说没有血性,可是如果不这样做,除了给在成都的百姓子民,成都的宗族带来灭顶之灾之外,什么都改变不了。
阿斗的行为,减少了人员的伤亡,也避免了成都的屠戮。这并不是一个值得被人唾弃的决定。
阿斗从成都到了洛阳,变成了亡国之君。当时的曹魏主宰是,司马懿此人阴狠毒辣,他可以铲除异己杀了三族七千余人。
如果当时的阿斗流露出一丝想要复国的想法,下一个死的人,就是刘氏宗族。所以乐不思蜀,是保命,保自己的命,保别人的命。
一个在乱世坚持支撑四十年的人,怎么可能真的一无是处?
扶不起的是《三国演义》中的阿斗,从来不是历史上的刘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