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逊当初不是一个小将吗 刘备是怎么败在他的手
对和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双元制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备为何会败在小将陆逊手中?
刘备,请得出山,夺荆州、取西川、并汉中,最终刘备得以称帝,跻身第一的霸主地位。刘备在汉中迎战,以一支奇兵战胜曹操,从而迎来了蜀汉的荣耀。但此时东吴夺取荆州之后,执意斩杀刘备的结义兄弟--。刘备不顾诸葛亮的阻拦,执意发动这场错误的战争,自此已经看到光复大汉的蜀国逐渐开始丧失优势,而且成为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看过的人可能都了解,刘备几乎倾尽全力进攻方面,准备为关羽报仇企图攻占东吴,但最后却终究不遂人愿,中刘备惨败并在白帝城病逝,由其子继位,而这也开了蜀国衰败的开端。后人对于夷陵大战刘备失败的原因也是,此次作者总结了几点供大家进行参考。
▲
夷陵之战失败后,刘备兵败逃往白帝城,东吴将领想要扩大战果。但此时刘备已经收拢士兵,且援军赵云也已经来援,永安驻军已达两万。曹魏方面也由于孙权拒绝派遣质子而在积极备战,陆逊无可奈何之下只得退军。作为年纪轻轻的竟然真的以一己之力抵抗几十万大军,奠定了孙权方面在此次战争中的胜利优势,对于此次战争难道刘备真的是无勇无谋?陆逊真的是蜀国的克星?
失天时
一是篡汉,无论何时何地,讨伐曹魏始终是应天道,顺人心,但是刘备竟然因一时情绪执意讨伐孙权,此次战争首先在名义上就出师无名,得不到当时其他小势力的支持,这也是刘备方面失败的重要原因。刘备作为皇室后裔,他的军事取向事关战争成败,刘备不讨曹魏而一味讨伐东吴,首先在政治上就不占优势。当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曹魏才是大汉覆灭的主要推手。于情于理来讲,刘备伐曹魏才是时代大势。然而刘备被关羽、张飞的死冲昏头脑一意孤行的伐吴,致使民意沸腾,以诸葛亮为首的智囊团也伐满不满。因此任何时候都首先应该在政治上顺民意应人心。
▲饰演的刘备
二是刘备选择酷暑去攻打,五六月份的东吴,正值酷暑时节,暑气逼人,蜀军将士难以忍受酷热的煎熬。刘备无可奈何炎热的干燥天气,只好将舍弃船只而将战争方向转移到东吴地面上,把军营置于干燥易燃的深山老林中里,妄图在茂密的森林中度过酷夏,准备等待到秋后再发动进攻,从而一举拿下东吴。但是由于蜀军处于东吴境内二三百公里的崎岖山道上,离后方大部队距离很远,从而无法得到后方的支持,故后勤保障多有困难,再加上在深山老林中驻扎,兵力异常分散,不利于战争发起时集中优势兵力,从而为陆逊实施火攻计划提供了一线契机。而刘备在火灾起后自乱阵脚导致本就身陷火围之中的蜀军更是伤亡惨重。
时间上的错误决策是此次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古代战争对于天气的掌握尤为重要,更何况还是这种大战,只要出现一丝一毫额风险都有可能会导致失败。
一是刘备不顾自身适应能力,急于作战;刘备率领的蜀国军力在夏季时节,本就不符合蜀国大军的身体状况,加之作为攻方的蜀国每天冒着烈日孤军行军,,大军并不能守卫相顾,因此士兵的士气和体能都慢慢衰弱。反观东吴陆逊建立几十座关隘,在各处隘口严密布防。使得蜀汉大军长时间犹豫不前。刘备方面由一开始的盛兵,成了现在的疲兵。而此时的陆逊仍然固守大营,不主动与想要快战的刘备正面发起冲突,也不应战,说明了陆逊有极其强大的忍耐力,从另一个方面来讲他要的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夷陵大战也是一场心理战和生理战。
▲电视剧版孤军深入
二是刘备的大军因不堪夏季的酷热,无可奈何将大军迁入中企图过了酷夏再对东吴发起总攻,而这也导致刘备方面犯了一个及其致命的失误:把营寨结在了深山密林之中,而且是七百里连营。正是由于这七百里连营,导致了他的大军首尾不能相顾,导致了陆逊的火攻之计可以得逞,导致了整个蜀军溃败的发生……也正是“七百里连营”的低级错误,使得刘备彻底背上了一个无勇无谋的名号,在后世这场战争刘备也成了最大的背锅者。
刘备没有充分考虑地形,将大军驻扎在易燃的树林之中,在驻扎之后也没有将驻扎之后做防火隔离,让陆逊抓住机会使用火攻,这是此次战争失败最为明显的原因。刘备究其根本还是和关羽张飞一样犯了非常致命的错误,就是对东吴的严重傲娇,认为江东无论文臣还是武将都没有胆识,所以产生了骄傲自大的情绪,这也导致刘备没有过分重视地形,认为江东无人可以想到火攻的计策。
失人和
一是能征善战的大多已经去世或年老不能上战场。关羽张飞两人这时候早已被东吴所杀,镇守边疆。夷陵之战中随行的五虎上将只有,赵云此时也随诸葛亮留守蜀中。在此次大战中,黄忠为诱敌深入,不惜用命做饵,从而换得刘备将孙权优势兵力打击的战果,但是黄忠的阵亡是此次战争的极大损失。黄忠作为五虎上将,他的存在就是对蜀国士兵的极大激励,在中黄忠的指挥能力也是异常出众的,现在黄忠不行被孙权方面杀害,也是导致夷陵大战失败的又一原因。
刘备从蜀国出来本身带的文臣武将就不多,加之在战争中失去的黄忠,随行能够打头阵的或许在这时只有张苞和,但作为现在情绪已经愤怒到顶点的刘备,不仅不能听取谋士的意见,还让仅有的武将出去冒险拼命,不可谓不明智,或许刘备此时求教诸葛亮可能会改变此次战争失败的格局。但此时的刘备根本考虑不了这么多。
▲沙摩柯人物图
将领沙摩柯也在此次夷陵大战中,不幸死于乱军之中,沙摩柯作为蜀汉后期难得的将领,他的死亡也带给蜀国不小的打击,这意味着刘备失去了仅有的武将去开疆扩土。刘备率军攻打孙权的途中文臣的损失也是巨大的,等蜀中贤人随军出征,但在大火中失去踪影,不知下落,由此造成一定的文臣断层。虽然“蜀中无大将,为先锋”这样的俗语有抹黑廖化胸无点墨的嫌疑,其实廖化也是有一定的军事才能的,并非像大家印象中的有勇无谋,不过也从侧面体现出了蜀国人才的逐渐凋零。蜀国这时候的人才明显已经青黄不接,比起曹魏方面更是产生了不小的差距,这也造成了后期北伐的乏力。
二是用人不当,任命刚愎自用的关羽留守荆州,将大后方置于险境,最后关羽不但丢失了荆州,而且间接导致了这场失败。没有想到的是,关羽对于江东及其傲慢,他的属下将领受其影响一致认为江东皆鼠辈,但就是那个却抄了他的大本营荆州,并追杀关羽一直逼关羽命丧麦城。夷陵之战就是因关羽被东吴杀害而发起的。很多人认为,关羽进攻襄阳、樊城之前,一定是与刘备进行过报备,很大程度上是取得了刘备的同意的。
从夷陵之战之前的荆州失守中,我认为关羽在这些战争中的作用至关重要,首先关羽被吕蒙所杀是刘备发起孙刘大战的重要原因。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问题,作为五虎上将之首的关羽,自然也逃不过这个规律。最主要的表现,在于他目中无人的性格特点,因此,就需要刘备有足够的思考能力,做到有识人之明,把不同的人放到正确的位置上才能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结果,同时也能避免出现一些重大失误。
▲关羽动漫形象图
另外,对于拥有一定兵力的和仕仁的见死不救,刘备也负有用人失察的责任。重要将领在对敌作战中意义重大,甚至能左右一场战争的成败,因此对于人才必须要有足够的鉴别能力,确保能够令行禁止,可以为自己所用,人必须保证绝对服从自己以及自己的政权。除了保证命令的令行禁止,还要充分保证前方各个将领之间的团结,在面对严重问题时能够劲往一处使,各个部队之间相互协助。对于二人投降东吴的行为,虽然不能说与刘备毫无关系,但很显然刘备在考察和任命两位武将员时存在着严重的错误判断,由此间接导致了关羽的牺牲以及之后的孙刘大战。
我们必须要看到这二人明显立场不坚定,不能忠实于蜀国,从政治立场上讲并不是合格的将领。这也是蜀国战败的重要原因。
最后我们谈谈陆逊,陆逊虽然外表儒雅,但心性坚忍,在面对如此大战之时仍镇定自若,心中早已胸有成竹,在面对刘备大军攻占东吴门户秭归之后,及时做出决策,兴建新的城寨进行对抗,并能及时抓住机遇,从而火烧刘备大军,又一次使曹刘孙三方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因此可以看出陆逊其实也是一位不输于、吕蒙的大都督。
▲陆逊人物图
陆逊作为继周瑜、、吕蒙之后的大都督,一开始在夷陵之战开始时受到东吴各个阶层的反对,认为陆逊一个实实在在的读书人并不能领导好这场关乎东吴生死存亡的战争。因此陆逊一开始时就遭到了将领的质疑,在随后战争伊始,东吴的节节败退更是加重了这种刻板印象。随后主公孙权的侄子不顾陆逊的命令出城与急于作战的蜀国大军面对面的对抗,导致关隘失守,但在孙权的支持下,陆逊以一种明正典刑的态度斩杀了不听命令的将领,这时陆逊的权威达到顶峰。
其实纵观夷陵之战,作为年过六旬的刘备居然败给了自己的后辈,而且还是一个书生。原因还是刘备在仇恨面前失去了天时,加之没有诸葛亮的出谋划策,这才导致了夷陵之战的惨败。
后世对于夷陵之战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刘备战败不是因为自身原因,作为一国之主的刘备肯定不是胸无点墨的,认为这场战争的失败就和当初的,都由于一些客观原因。这并不是毫无道理。当然我们也要看到,无论是刘备还是曹操失败之后都是存在一定的骄纵心理,在汉中之地收复之后,刘备方面早已成为骄兵悍将,因此注定会有一次彻彻底底的失败,夷陵之战只是碰巧在这个时间段爆发。
综上所述,这场战争的天时地利人和尽失,失败早已注定。对于后人的启示就是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切忌情绪化做事。只有控制好自己我们才有可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