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宓是什么人?他在蜀汉的地位如何?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双元制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志·蜀书》第八卷是许靖、、孙乾、简雍、、秦宓(mi)六人的合传。许靖不必多说,是蜀汉唯一一位国家级名士,在蜀汉的官职比还高,糜竺、孙乾、简雍、伊籍更是多年追随的老部下。那秦宓是谁,而且秦宓的事迹为何记载的如此详细?
读罢秦宓的事迹,突然发现,秦宓才是蜀汉第一大学问家!
一直以来我都以为谯周才是蜀汉第一学问家,谯周作为蜀地的大儒,后世有“蜀中”的评价。而且谯周有三位很牛的学生,一位是《三国志》作者陈寿,一位是《陈情表》作者,还有一位是。不提谯周劝投降这茬,这可是一位妥妥的大儒。
但秦宓的传记中却有这么一段记载:“谯允南少时数往谘访,纪录其言於春秋然否论”。意思是说,谯周(字允南)年轻时,年少时多次前往秦宓拜访,将秦宓的言论记述在春秋然否论中,可见谯周是后辈,而且曾多次拜访秦宓,并记录下来他的言论。
秦宓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秦宓,字子敕,广汉郡绵竹县(今四川德阳北)人。秦宓年轻时就很有才学,州郡征召他,他总是称有病而不去(似乎是想做个隐士)。曾经上书益州牧,举荐儒士。
任益州牧时,秦宓同郡人任治中从事,曾极力邀请秦宓和刘璋见面,但被秦宓拒绝。后来秦宓听说王商为、(两位蜀地大学问家)设立祠堂,秦宓立马写信给王商,细数了西汉对于蜀地教化的贡献,要求王商也要为司马相如立祠堂。
当初,李权曾向秦宓借《》看,秦宓说:“战国攻战不已,读它有何用?”李权说:“孔子、严君平,汇聚众书,写成《春秋》、《指归》,所以海以汇合百川为阔大,君子以广博闻见为宏大。”
秦宓答复说:“书籍除正史和文献外,仲尼一概不采收;道法除崇尚虚无自然外,君平一律不推演。《战国策》反复记载阐明、的谋略权术,杀人而让自己生存,害人来保护自己,这是圣贤经典所憎恶的东西。君子不应当读这些教人为害互相攻杀的书!”
建安十九年(214年),刘备平定益州后,广汉太守夏侯纂请秦宓出任师友祭酒,兼任佐吏之首,尊其为仲父。秦宓仍然假托有病,躺在家中(继续装),夏侯纂领着功曹古朴、主簿王普,带着酒食前往秦宓家宴饮交谈,秦宓依然躺在床上,然后一顿侃,把夏侯纂说晕了。
后来,益州牧府征召秦宓为从事祭酒。章武元年(221年),,准备征讨东吴,秦宓陈说天时不当,必难取胜,因此获罪下狱囚禁,后来被用钱赎出来(也有说诸葛亮替秦宓求情)。
建兴二年(224年),丞相诸葛亮兼任益州牧,迎请秦宓为州别驾,不久又提升他为左中郎将、长水校尉。东吴派张温(大学者)前来修好,张温即将返回时,文武百官都前往为他饯行。众人到齐后,唯独秦宓未到,诸葛亮几次派人催他,张温问:“他是什么人?”诸葛亮说:“益州的文人学者。”
等到秦宓姗姗来迟,张温和秦宓进行了一番唇枪舌剑,张温问他:“您学习吗?”秦宓说:“五尺高的孩学习,您又何必小看人!”张温又问:“天有头吗?”秦宓说:“有头。”张温问:“头在何方?”秦宓说:“在西方,《》说‘于是眷恋西望’。由此推论,头在西方。”
张温问:“天有耳朵吗?”秦宓说:“天高高在上却能听到地下声音,《诗经》有言,‘鹤鸣叫于水泽,声闻于天’。如果上天无耳,用什么来听?”张温问:“天有脚吗?”秦宓说:“有,《诗经》说‘上天的步履那么艰难,那人已不可靠’。假如上天没有脚,凭什么行走?”
张温问:“天吗?”秦宓说:“有姓。”张温问:“姓什么?”秦宓说:“。”张温问:“您怎么知道?”秦宓回答说:“当今天子姓刘,因此而知道天姓刘。”张温问:“太阳诞生在东方吧?”秦宓说:“虽然它诞生在东方,而最终归宿在西方。”一问一答如山中回音,应声随出,张温对秦宓十分敬服(装逼成功)。
陈寿最后评价秦宓说:秦宓最开始仰慕隐居不仕的清高,但没有大智若愚的才干,但专对回答有余,文采辞藻华美,也可称得上是一时的才士(可谓一时之才士矣)。简而言之,秦宓是高级的空谈家,沽名钓誉的学问家,在我看来啥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