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乞丐到官二代,最终满门忠烈镇守云南两百余
(1345年—1392年),字文英,开国功臣、军事将领,养子。接下来双元制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沐英在八岁前,命运很悲惨。
他出生在安徽濠州定远一户穷苦人家,父亲早死后,跟着母亲艰难度日。至正十一年(1351年)农历五月,江淮地区爆发,沐英跟随母亲四处逃难,不久,母亲病死在逃难途中,沐英成了乱世孤儿,食不果腹的小乞丐。
至正十二年(1352年),八岁的小乞丐沐英流浪到濠州,沿街乞讨时,讨到了天运。
朱元璋看到了这个小乞丐。也许是小乞丐的样子让朱元璋回想起了自己早年当和尚、当乞丐的遭遇,也许是朱元璋在小乞丐身上看到了某种特质,总之,朱元璋对这个小乞丐是又同情,又喜欢。
当时,朱元璋跟膝下还无子,于是便把小乞丐收为义子,并将他改成了。
打天下时,朱元璋收了不少义子,但后来收的那些义子均无法跟这个小乞丐比,小乞丐是生活在朱元璋夫妇身边的第一个孩子,由马皇后亲手养大,因此他与马皇后的感情极深,而马皇后也极维护这个养子。
因为朱元璋夫妇对小乞丐完全是视如己出的概念,后来便有了一些野史说法,说沐英是朱元璋认识马皇后之前的私生子,就像生有私生子一样,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明黄景昉在《国史惟疑》中所载:“沐英为高与外妇所生”。
自成为朱元璋夫妇的“首席养子”后,沐英与后来马皇后生的太子感情也是十分深厚,状如亲兄弟。这一点让后世也是浮想联翩,有一种说法,攻入南京,建文帝神秘消失后,其实一直在沐英后人的庇护下,隐居在云贵之地,有所谓的“天书”为证。
小小年纪讨得天运后,沐英再也不是昔日的小乞丐了,而是成了“货真价实”的官二代。朱元璋对栽培沐英十分用心,也十分偏心,简而言之,在朱元璋打天下的过程中,沐英的主要任务是边历练,边摘桃子。
十八岁那年,沐英正式投入军中,朱元璋将他任命成帐前都尉,守镇江。后又升任指挥使,守广信。不久,朱元璋赢得江南诸雄争霸的胜利,并以之势统一了全国,沐英乘着这股东风,随大军征福建,取得了一些胜利,摘得了一些桃子。
见沐英有了一些成就,朱元璋令沐英改回原姓,这里有给太子朱标让道、日后不封异的政治考虑,也有让沐英光宗耀祖的人情考虑。
沐英改回原姓这一幕,在野史中同样被演绎的绘声绘色,有的说朱元璋要借此好好考验一下沐英的忠心,有的说沐英早已忘了自己的姓氏,还有的说这是父子间十分微妙的一出戏。
不妨来看看《皇明》里的记载:朱英取得功名后,朱元璋问他:“朱英呀朱英,你究竟是谁家的孩子啊?”朱英不肯说,只是回答说:“我就是陛下的孩子,深沐陛下与皇后的养育之恩!”
朱元璋听后,不肯罢休,连续又问了几次,朱英一边磕头,一边重复同样的回答。几个回合过后,朱元璋笑了,很满意地对他说:“你是朕的养子,现在即使不让你恢复原本的姓氏,也不能让你再随朕了。既然你一直口念深沐养育之恩,朕就赐你姓沐吧,让你可以永沐皇恩。”于是,朱英便更名为沐英。
朱英虽然改叫了沐英,但朱元璋对他的栽培丝毫没有减弱。大明立国后,沐英在马皇后的支持下,升迁速度极快,先从福建调入军事中枢大都督府,先任佥事,后又升任同知。那时,沐英是朝中少有的身穿便装的军事将领,只负责处理文案,不用带兵打仗。
洪武九年,沐英以钦差大臣的身份巡视西北,访问民间疾苦,遇事有先纠错再汇报的特权。很明显,朱元璋此举是让沐英到地方上历练,并借此贴金。
随后,朱元璋对沐英的栽培再升级,开始让他以征西副将军之职跟随公邓愈讨伐,以捞取更大的政治资本。
果然,此一战事取得大胜后,朱元璋随即对沐英来了一场开国功臣式的封赏——“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大夫、柱国、西平侯、食禄二千五百石,予世券。”
虽说朱元璋如此偏心,让朝中很多人心中很是不满,但随后的沐英是真争气,真给朱元璋长脸。
邓愈死后,沐英接过大旗,洪武十一年,沐英任征西主将,率都督、王弼征讨西番。第二年正月,洮州十八族番叛,朱元璋命沐英移兵讨伐,经过一年奋战,沐英率西征大军取得辉煌胜利。
平定吐蕃后,沐英又参与对蒙元的战事,洪武十三年、十四年,他两次出塞寻击蒙元,均取得相当战果。
至此,朱元璋对沐英的栽培锤炼基本结束,沐英不负众望,强势崛起,成了朱元璋手里的一张硬牌。
从一定程度上讲,朱元璋在在洪武十四年最终决定对云南用兵,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看到了沐英的崛起,能用。
在朱元璋那里,拿下云南是一步棋,让有能力、可信赖之人镇守云南,保朝廷无西南之忧是另一步棋,将这两步棋走成一步棋,沐英是朱元璋心目中的不二人选。
为了确保,征讨云南元、大理,朱元璋仍以老将傅友德挂帅,沐英做副帅。这一老一少都是有真本事的主,一年后,长期盘桓在云南的元梁王、大理段氏被灭,云南并入大明版图。
洪武十五年,朱元璋命傅友德、蓝玉班师回朝,沐英留守滇中。朱元璋此举事实上就是将云南赏赐给了沐英,让他做镇守西南的大明“梁王”。
这里有绝对的私心,绝对的偏心,也有绝对的信任。
沐英在镇守云南期间,文治武功皆是一流。
洪武二十一年,麓川国主思伦发反叛,入侵摩沙勒寨,沐英派遣都督宁正率军将其击败。次年,思伦发再次侵犯定边,军队号称三十万。结果,沐英率军大破对方百象阵,斩首四万多,取得极具震慑力的大胜。
为此,朱元璋特意召回沐英,豪赏黄金二百两、白金五千两、钞五百锭、彩帛百匹,并当着众臣的面摸着沐英的背说:“使我高枕无南顾忧者,是你沐英!”
作为一代雄主,朱元璋的猜忌心极重,开国功臣四十三位,杀四十位,但唯独对沐英,他不仅给予信任,而且这份信任底下还有一份的保护,否则不会让他去做云南的“梁王”。
而沐英更是用沐氏十二代人的忠诚回报了朱元璋的恩情与信任。
洪武十五年(1382年),沐英因义母马皇后病逝,悲伤过度,咳血不止。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得知太子朱标去世,沐英,两个月后病逝于云南任所,年仅四十八岁。朱元璋闻之,倍感痛惜,命归葬京师,追封黔宁王,赐谥“昭靖”,侑享太庙。
使人感慨的是,沐英死前留下了一条祖训:“凡我子孙,务要尽忠报国,事上必勤慎小心,处同僚谦和为本,特谕,慎之戒之。”(沐英的第十世孙沐叡墓中曾出土一块类似“长命锁”一样的金牌,金牌正面正中写着“黔宁王遗记”五个空心大字,右边刻“此牌须用”等字;背面即刻着沐英留下的祖训。)
朱棣发起,夺取政权后,很是钦佩沐氏尽忠守土,不问皇权之争的操守,不仅没有兴兵讨伐本是朱标一系的沐氏一族,反而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沐英的第五个儿子沐昕,以示拉拢。
度过此次朝局动荡后,沐氏子孙一直忠诚地为大明镇守云南,甚至大明帝自缢身亡后,沐氏还在西南地区坚持了十多年多年的抗清事业,直到一六六一年,沐氏最后一代主人沐天波为保护南明流亡的永历帝进入缅甸,力战之后以身殉国,才为沐氏的忠诚镇守划上一个悲壮的句号。
忠诚不负两百六十载,满门忠烈一十二代人,当初的那个小乞丐留下的是壮哉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