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实的孙亮是个什么样的皇帝?
,时期割据政权之一,是在中国东南部建立的政权,今天双元制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晚年的孙权昏聩残暴,太子死后,居然纵容三子、四子孙霸上演了一出残酷的“”,结局是太子孙和被废,鲁王孙霸被赐死,等一大批忠臣良将被迫害致死,整个东吴朝廷一片混乱,也为日后东吴权臣当道的混乱局面埋下了伏笔。
250年,孙权立幼子太子,其母为皇后。252年,孙权病重时征召、滕胤、孙弘、吕据、孙峻等,一道受诏辅佐太子。同年四月,孙权死后孙亮继位为帝,年仅九岁。
天资聪慧,明辨奸邪
孙权一生有7个儿子,次子孙虑早亡,长子孙登也英年早逝,三子孙和被废,四子孙霸被赐死。孙亮最终被立为太子,一方面是因为孙权的疼爱,另一方面是因为他的聪慧。孙亮聪明颖悟,虽然年幼却有成人的判断能力,与傅相会面举止合乎礼节,大臣由是看重他(亮少聪慧,见傅相具师资之礼)。
有一个小故事,能够说明孙亮的聪慧和明辨是非。有一次,孙亮路过西边的花园,想要吃生梅,于是就派黄门官到宫中的仓库拿蜜来浸泡梅子,黄门官和藏吏有矛盾,故意将老鼠屎放入蜜中,诬陷藏吏不谨慎。孙亮把藏吏召过来审问,藏吏跪在地上叩头称冤。
孙亮问管仓库的官吏说:“太监向你要过蜜吗?”管仓库的官吏回答:“太监早先索要过,可是在下实在不敢给。”黄门官不同意这个说法,宫中官员刁玄、张邠陈述:“太监、管仓库的官吏说的都不同,请让司法机关彻底查问。”孙亮说:“这很容易知道。”孙亮叫人破开老鼠屎,老鼠屎里是干燥的。
孙亮笑着对刁玄、张邠说:“如果鼠屎之前在蜜里,里面和外面都应该是湿的;现在外面湿,里面干燥,一定是黄门做的。”孙亮又问:“器皿都被遮盖收藏好,本来就不应该有这个东西。你有什么事情得罪了黄门官吗?”官吏叩头说:“他以前曾经向我要莞席,莞席有一定数量,不敢给他。”孙亮说:“一定就是这个原因了。”孙亮再次问黄门官,黄门官磕头认罪,左右的大臣没有一个不惊讶的。
驱狼吞虎,诛杀诸葛恪
尽管孙亮聪慧无比,可毕竟年纪尚小,所以他在位七年的时间里一直受制于权臣。孙权临终让诸葛恪辅政,曹魏趁孙权去世之际遣15万大军伐吴,诸葛恪在东兴大败魏军,斩杀魏将韩综、桓嘉等。
一时之间诸葛恪威望达到了巅峰。志得意满之下,诸葛恪不顾群臣反对,在253年起兵20万伐魏,围攻合肥新城,因为瘟疫流行,兵卒死亡过半。搞得,吴国上下人心惶惶。然而诸葛恪为了掩饰自己的过失,更为独断专权,朝野对诸葛恪怨声载道。
卫将军孙峻暗中与少帝孙亮合谋,置酒请诸葛恪赴宴,诸葛恪带剑上殿,向少帝行礼入座。侍者端上酒来,酒过数巡,孙亮起身回内殿,孙峻假托如厕,换短装出来厉声喝道:“有诏捉拿诸葛恪!”遂用刀砍死诸葛恪。孙峻因杀诸葛恪有功,出任丞相大将军,封富春侯。
志向高远,失败被废
驱狼吞虎,虽然除掉了诸葛恪,孙亮没有想到的是才出狼穴又入虎口。孙峻为人险恶,其骄矜程度不下诸葛恪,在他杀诸葛恪后,有多人想暗杀孙峻,但最后均事败被迫令自杀或处死。
五凤二年(255年),孙峻带兵与于淮河一带交战获胜,魏将文钦投降。次年,孙峻派遣吕据等将领进攻魏国,但孙峻在战争期间病逝,由从弟孙綝chen接掌权力。孙綝向来没有什么资历,只是凭借宗室的身份执掌大权,引来吕据等人不满,他们起兵讨伐孙綝,却全都失败。
太平二年(257年),十五岁的孙亮光临大殿,大赦天下,开始主持政事。孙亮几次命中书查阅大帝时代的旧事,于是对左右侍臣说:“先帝多次有手诏过问国家大事。现在大将军过问国家大事,只不过叫我照着写罢了。”对孙綝的独断专行甚为不满。、
孙亮欲废其爪牙。此前孙亮的异母姐朱公主被污蔑参与对孙峻的政变而被孙峻杀死。少帝于是指责孙綝的妹夫虎林督朱熊和其弟外部督朱损当时没匡正孙峻的错误,派诛朱熊和朱损 。孙亮又征召兵家子弟十八岁以下、十五岁以上者,得三千余人,拔选大将的子弟年轻有勇力者作这些人的将帅,又说:“我建立这支军队,是要与他们一起成长。”天天在皇苑里操习。
看孙亮征召三千子弟日夜操练的场景,是不是容易让人想起诛除的手段?可惜的是,孙亮最终没能成功。258年11月,孙亮计划除掉孙綝,结果谋划被泄露,孙綝遂废少帝为会稽王,逼迫孙亮夫妇离宫,由将军孙耿押送到会稽居住,时年16岁。又改立少帝异母兄琅琊王为帝,是为。
永安三年(260年),孙亮的封地会稽传出谣言,说孙亮将返回建业复辟;而孙亮的侍从又声称孙亮派巫女祭祀时有怨恨之语。经审判后,孙亮再被贬为候官侯将他送去侯官,孙亮丧命于押送途中,押送的人都认罪伏法。据《吴录》记载,孙亮可能是自杀,也有人说是被景帝派人毒死的,终年18岁。
孙亮天资聪颖,明辨是非,年纪轻轻志向高远,成功除掉了权臣诸葛恪。却始终受制于新的权臣孙峻、孙綝之手,他征召三千子弟兵昭示了自己的决心与魄力,却最终没有斗过权臣,被废后又被杀害,实在让人同情。然而,这一切都是他那个老父亲孙权惹下的祸根!
正如卢弼评价的那样:“亮在位七年,即位时年仅十岁。孙权立此幼子当国,可谓老耋昏聩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