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提出子午谷奇谋后诸葛亮并没有一试,是为

世界历史 2022-07-27 16:58www.worldometers.cn世界历史故事

  子午谷奇谋蜀汉丞相北伐曹魏,提出的计谋,下面双元制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诸葛亮首次北伐,魏延提出了出子午谷、奇袭长安的谋略:

  “闻少,主也,怯而无谋。今假延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林闻延奄至,必乘船逃走。长安中唯有御史、京兆太守耳,横门邸阁与散民之谷足周食也。比东方相合聚,尚二十许日,而公从斜谷来,必足以达。如此,则一举而咸阳以西可定矣。”

  诸葛亮“以为此悬危,不如安从坦道,可以平取陇右,十全必克而无虞”,因此没有采纳他的意见。

  一、诸葛亮为何不采用魏延的计谋

  诸葛亮与魏延关于北伐路线之争的公案,曾引起后世史家的浓厚兴趣,为之而争论不休。

  一些学者认为,魏延建策由他率精兵五千,负粮兵五千,直出褒中,由子午谷偷袭长安,诸葛亮率大军出斜谷,趋长安会师,乃是“奇谋”,“如此,则一举而咸阳以西可定矣。”假如诸葛亮采用之,很可能北伐已经成功,可惜诸葛亮谨慎得近乎胆小。

  而另一些史家则支持诸葛亮“安从坦道,可以平取陇右”的谋略,认为出子午谷虽是捷径,但成功的可能性极小。

  其反对理由主要有四条:一,子午谷道路险狭,危险系数极大,一旦魏军伏兵卡住谷口,轻则劳而无功,重则;二,夏侯未必会弃城而逃;三,就算攻下长安,也未必守得住;四,万一失败,兵力本来就不足的蜀军损失太大。

  那么这四点质疑有没有道理呢?我认为,无论从蜀魏战争持久的战略角度,还是从这次战役的本身来看,这些理由都是站不住脚的。

  首先,子午道虽然奇险难行,但很少有人去做过实地调查,即使去实地勘察过,也不敢保证其路况和时代并无二致。

  魏延终究是蜀汉,他久镇汉中,对汉中一带的地理状况,所以他的判断应该是正确的。至于魏军是否会在子午谷埋下伏兵,我们不妨查阅《·诸葛亮传》注引《魏略》:“始,国家(指曹魏)以蜀中惟有。备既死,数岁寂然无声,是以略无备预,而卒闻亮出,朝野恐惧。”这就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诸葛亮首次北伐带有极大的隐蔽性和突然性,不要说在军事上,甚至在精神上都没有准备。既然如此,那又怎么可能在人烟荒芜、的子午谷中埋下一支伏兵呢?

  至于第二条理由,“夏侯楙未必会弃城逃走,”也并不具有说服力。

  夏侯楙为曹魏名将之子,以女嫁之。“文帝少与楙亲,及即位,以为安西将军,持节,都督关中。楙性无武略,而好治生。至太和二年,明帝西征,人有白者,遂召还为尚书。楙在西时,多蓄伎妾,公主由此与楙不和。”

  可见,夏侯楙只知蓄伎纳妾,聚敛钱财,凭借“主婿”的裙带关系而都督关中,完全是一个典型的膏粱子弟,衙内式的人物。魏延深知其人,故判断“楙闻延奄至,必乘船逃走"是完全有道理的。

  第三条反对意见是蜀军“即使攻下了长安,也未必守得住",这是最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

  笔者认为夏侯楙乃膏粱子弟,素不知兵,以魏延久经战阵,习于兵革,料敌审己,可谓是胜算尽握。况且,诸葛亮首次北伐,有十万大军,兵力“多于贼(指魏军)"。此时、吴壹、等宿将尚在,关西胡羌可诱而招抚之,以为臂助。诸葛亮、魏延分别率领的主力与偏师会师于长安,然后夺取关陇,这样八百里秦川,“咸阳以西”确实可以“一举而定"。

  其实,魏延之谋略成功是有先例的。战争时,为大将,“,”,然后主力东出潼关,与从汉中向祁山的偏师配合成钳形攻势攻取陇右。高祖还定三秦,一举而攻克关中。韩信用兵,看似弄险,其实是奇妙无穷。魏延所出之谋化自韩信出汉中之策,而其勇猛又过于淮阴侯,有如此良将善谋而诸葛亮不能用,违先主遗命而用庸才,实在是令人叹息不已。

  第四点,“万一失败,本来实力就不足的蜀军损失太大”。

  我认为,这实在是一个荒谬的理由。试问,古今中外哪有用兵打仗不带有一点冒险性呢?袁曹官渡决战时,曹操置自己的大营于不顾,率轻骑火烧有重兵驻守的乌巢粮仓,完全是置之死地而后生,后来,比魏延的计划还要冒险,结果不但胜利了,并且一仗就灭亡了蜀汉。更为重要的是,当时蜀汉国小力薄无论是军力、财力、人力均远不如曹魏,以弱蜀同强魏打旷日持久的消耗战、阵地战绝非上策。诸葛亮首次北伐就应该攻敌不备,出奇制胜,一举攻克长安予敌以重创。以弱抗强,不出奇兵,靠稳扎稳打而取胜,古今中外无有一例。

  其实,军事谋略讲究的是奇正相合,诸葛亮用兵只见其正而不见其奇。诸葛亮自认为“安从坦道”,即可“平取陇右”,所谓“平取”,其实乃是“稳取”之意。但恰恰是这“稳取”使诸葛亮丧失了用奇取胜的战机,形成了弱蜀与强魏在陇右对峙打阵地战,中了曹魏的“致人”之术。实际上“平取陇右”乃舍敌咽喉之处,且一击不胜反而,等到诸葛亮第二次北伐时,曹魏在陈仓、关中等地已有重兵据守,关中遂不可再图,魏延之谋再不可行。这就无怪乎魏延“常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

  北伐的成败既关系到蜀汉政权的安危,也关系到诸葛亮受九锡、“自取”的政治目标是否能够实现,诸葛亮深知其中利害,故其用兵怎能不谨慎、不持重呢。其实,诸葛亮对北伐的期望值并不太高,以弱蜀主动攻击强魏,这本身就创造了军事史上的奇迹,只要能夺取曹魏的部分疆土,取得局部战争的胜利,就足以显示诸葛亮杰出的军事才能,并给其带来崇高的政治声望。

  若依魏延之计,诸葛亮即使奇袭长安得手,但不过二十日,魏军就会重新集结,全力反扑(这是魏延的估计),蜀军必然要在关中这一曹魏的心脏地区同魏军主力展开殊死决战,“兵势一交,不得卒解”,若旷日持久,诸葛亮将长期不能返朝主政,一者恐大权旁落;二者则恐一旦失利,蜀军损失惨重,诸葛亮不仅不能实现“自取”的图谋,甚至连相位亦难保。事关个人政治命运的这一重大决策,诸葛亮当然是要慎之又慎。故,始终不肯弄险。

  他把北伐的目标和方向选择在陇右一带,以图“分裂蚕食”、“广拓境土”,取得局部战争的胜利。从政治局势、地理和人和条件来看,凉州确是曹魏统治区域最薄弱的一环,也是最容易攻占的地方,诸葛亮认为“平取陇右”,即可稳操胜券,“十全必克而无虞,故不用延计”。

  笔者每阅史至此,不免掩卷而长叹。我以为所谓“魏延之策乃冒险,一旦失利,蜀军损失太大,恐十万蜀军弃之死地、"云云,完全是违反基本军事常识的奇谈怪论。因为即便魏延在子午谷中了埋伏,也不过损失数千人而已,而攻祁山,失街亭,大败于张,所丧之师又何止万人!

  二、诸葛亮为何不重用魏延

  魏延善养士卒,勇略过人,是蜀中唯一的一员的大将,刘备拔魏延为汉中都督,“一军皆惊”。在北伐中,魏延曾率兵大败魏国名将郭淮,立下赫赫战功。诸葛亮北伐时,“蜀兵轻锐,良将少”。

  然对于魏延这样一个难得的将才诸葛亮却始终不肯委以方面之任。“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亮制而不许。延常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

  魏延的军事才干,诸葛亮不是不知,但为何不尽其才?个中之因颇值得检讨。

  由于北伐是诸葛亮“自取”的政治筹码,故北伐的军事指挥大权必须牢牢掌握在他自己的手中。魏延可以建立战功,但必须在诸葛亮的直接指挥下,是诸葛亮神机妙算的结果。然而“性矜高”的魏延却冀图“如韩信故事”,单独统率一支军队,,这在诸葛亮看来,就是要摆脱他的“领导”,和诸葛亮争夺北伐的军功,这当然遭到诸葛亮的“制而不许”。

  诸葛亮自出隆中以来,政治道路可谓一帆风顺,从一个“于乱世于诸侯”的耕夫,一跃而成为总揽蜀汉军政大权的丞相。在刘备“自取"的许诺下,诸葛亮离帝位仅咫尺之遥。然而“北伐”就像一座高不可攀的大山,挡住了诸葛亮登上的道路。

  从公元228年至234年,诸葛亮五次伐魏,可以说是连年动众而屡出无功,导致蜀汉兵疲民困。为了北伐,蜀汉的青壮年男子几乎悉数充兵,为了保障后勤供给,乃至役及妇女。诸葛亮“空劳师旅,无岁不征,未能进咫尺之地,开帝王之基”,反而“使国内受其荒残,西土苦其役调”,引起蜀中士民的普遍不满,在此局面下,一生谨慎持重的诸葛亮当然不敢受九锡。

  随着星落关中,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其“自取”的目标最终亦未能实现。为了北伐,诸葛亮确实做到了“鞠躬尽力,死而后已”。

Copyright © 2016-2025 www.worldometers.cn 全球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全球化,全球疫情,全球股市,全球新闻网,全球地图,全球通史,经济全球化,全球变暖,全球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