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死后为何和珅说自己命不久矣?真相是什么
是中国王朝史上的最后一个阶段,皇权的集中达到了最高水平,下面双元制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相信大家都知道,和坤是一个相当出名的贪官,而在时期,和坤混的可谓是风生水起,并且还有一个手握重兵的兄弟相助,因此和坤在朝廷之中可谓是风头无人可比,他也以此为自己谋取了相当多的钱财。
然而,这样的好日子随着他的兄弟去世,以及乾隆去世后掌握实权之后终结。对于嘉庆上位后不久,便把和坤定罪,并将其赐死一事,大家可否知道,还有一个人在推波助澜?在乾隆驾崩后,嘉庆便召了一65岁老人进京,而得知了这个消息后长叹:我命休矣。这是怎么样一回事呢?
尊师重教是我国优良传统,古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在古代老师如父,并且教学甚严。而在我们印象中,古代的皇室的皇子们大多都很潇洒,以为可以不用像民间那样受老师管教,而是凌驾于老师之上。其实,古代皇室也都非常重视教育,有的对皇子要求甚严,比如的就请朝中有能力的大臣教,他要求大臣每天都要汇报李承乾的学习情况,以至于后来李承乾被逼的想杀老师。
而同样的,清朝皇室也是一个很重视教育的王朝。都说个个都很敬业,而这就与老师教育有关。在清朝皇室,皇帝甚至对于汉文老师特别重视,其地位排在满文老师之前,由此也可见其对教育的重视。
据《听雨丛谈》记载,汉人老师地位高的情节:“皇子冲龄入学读书,与师傅共席向坐,师傅读一句,皇子照读一句,……再读百遍,又与前四日生书共读百遍。”
出自名师
而便为嘉亲王请了有名的大家作为老师。朱珪,字石君,号为南崖。生于1731年,朱珪自幼便聪敏过人,并加以刻苦读书,于1747年,16岁的朱珪便高中,这成为一时之佳话。此后,朱珪又进入了仕途,并历任编修、河南乡试主考官、福建按察使、湖北按察使、山西布政使、湖北按察使、湖北巡抚等职。
据《》记载对朱珪的评价是:君子小人消长之机,国运系焉。王杰、董诰、朱珪皆高宗拔擢信任之臣,和珅一再间沮,卒不屈挠。一旦共、驩伏法,众正盈朝,摅其忠诚,沃新主,殄寇息民,苞桑永固。天留数人,弼成仁宗初政之盛,可谓大臣矣。
两臣相斗
朱珪在教授颙琰10多年间,两人建立了极深厚的感情。于1799年2月7日,乾隆皇帝病逝,颙琰继位也就是后来的,他把老师朱珪从安徽巡抚位置上调到了京城。而当时和珅听到65岁的朱珪入朝,就知道自己命不保了。因为朱珪对他是最为痛恨。为什么呢?
当朱珪在朝廷里稳步上升之时,他遭到了一个人的忌恨。此人就是当时如日中天的和珅。虽然说和珅连举人的身份都没有获得过,可他很受乾隆皇帝宠幸,之后平步青云,甚至官至、议政大臣、文华殿、首席等。而贪污的和珅将清正廉洁的朱珪视为自己的政敌,意欲将他除掉而后快。
在嘉庆皇帝即位之初,乾隆皇帝本是打算将朱珪召进京城做大学士的,为此嘉庆皇帝特意写诗向朱珪表示祝贺。而和珅则是立即跑到乾隆皇帝面前告状,说嘉庆皇帝这是在笼络人心。得知了这件事情的乾隆皇帝很是生气,好在军机大臣董诰苦谏,说:“圣主无过言。”乾隆皇帝这才作罢。然而,朱珪在朝中还是受到了和坤的各种压制。
而如今嘉庆上位,和珅对于帝师当然害怕,关键是和珅还曾打压过朱珪。因此乾隆一死,和珅没有了靠山,他的命肯定保不住了。
除掉和坤
在嘉庆上位后,朱珪终于进入了权力核心了。与此同时,嘉庆皇帝在朱珪的帮助下,宣布和珅的20条大罪,并以此将他革职抄家,最后还赐和珅在家中用白绫自杀。
在和珅死后,朱珪便成为了嘉庆皇帝的左臂右膀,对于这位老师,嘉庆皇帝对他是言听计从,十分的尊敬。等到1806年,朱珪病逝,享年76岁,对此嘉庆皇帝,并且亲自到朱珪家中祭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