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秦始皇为何要修筑长城?真实情况如何?
之子,结束了战国割据的局面,统一了中国。下面双元制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作为“暴行”中的其中一条,有人说秦始皇修长城导致数十万人死亡,更有甚者说死亡多大上百万,乃至数百万人。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其实认真仔细的分析一番,这个结论很容易就会被推翻。
根据《史记·秦始皇本纪》的记载“三十三年……西北斥逐匈奴。自榆中并河以东,属之阴山,以为十四县,城河上为塞。又使渡河取高阙、山、北假中,筑亭障以逐戎人。……三十四年,适治狱吏不直者,筑长城及南越地。”
秦始皇南征百越,北征匈奴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蒙恬奉命率领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夺取“河南地”(也就是河套地区),秦始皇于此设三十四县,迁徙人民充实边县。不过由于匈奴、东胡等长期活跃于草原,想要击败其容易,想要彻底灭掉却极为困难,可是匈奴人又时常南下劫掠,加之秦国北部边境线实在太长,要防备匈奴,就需要在各地驻守大量士兵,这将对秦国和边境百姓造成极大负担和伤亡代价。为了防备匈奴,守护边关安全,于是始皇帝命蒙恬率兵驻守边地,同时从始皇三十四年(前213年)开始下令修筑长城。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对于秦始皇修筑长城,有着“堕坏城郭,决通川防,夷去险阻”的记载,再根据秦始皇夺取河套之地后的情形来判断,可知秦始皇修筑长城的主要工程量有两点:一是拆毁原七国之间相互防御的长城,再将北部的赵长城和燕长城相连。二是由于占据河套地区,已不能满足防御需求,因而在河套北部重筑秦长城。
因此,秦始皇修筑长城,工程的主要部分是秦长城北部这一段,与时重新修筑长城一万多里相比,秦始皇时期的工程量算是比较小的。
秦始皇修筑长城抽调了多少人
秦始皇修筑长城到底征调了多少人,《史记》中虽然没有具体的记载,不过却有“三十四年,适治狱吏不直者,筑长城及南越地”的记载。也就是说,秦始皇当时将执法不正的官吏贬去了边地,去修筑长城或戍守南越地区。
都说秦始皇为修筑长城抽掉了上百万,乃至数百万人,可是从各种史料来推算,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天下总人口也不过2000万左右。而当时的秦国,可不止修筑长城一件大事,同时期至少还有以下大量使用人力的事件:
攻占百越之地,先后抽调不少于50万军队。
修筑,先后抽调不少于20万人。
蒙恬率军驻守边地,至少有30万军队。
仅是这几项,秦国就已经动用了不少于100万人,再加上负责南北两路80万大军后勤的人力,秦国当时已经动用的劳动力至少也在200万人左右,与当时全国的人口比已经达到了10:1。这种情况下,秦国还怎么抽调出上百万,乃至数百万人来修筑长城?
而根据“云梦秦简”的记载来看,秦国当时的律法极为完整,当时正常的“徭戍”通常采取“更卒”的方式进行,“更”在这里有更替的意思,可以理解为轮流服役。而当时的“徭役”则主要采用“一月一更”,即每年需要服役一个月的时间,一个月结束后便可以返回,换其他人继续服役,此为“卒更”。
因此,秦始皇修筑长城,应该采取的就是这种“卒更”的方式,负责轮流服役。而当时驻守边地的三十万大军,在驻守边地的同时,应该也是参与了修筑长城。
因此,秦始皇修筑长城前后共动用百万人是可能的,同一时间抽调上百万人则根本不可能。而且根据工程量主要集中在河套地区来看,抽调的劳工应当也主要是秦地人,总不能从山东或者南方抽调几十万人跑来修长城吧。
修筑长城是否真的死了数十万乃至上百万人
这显然不太可能,只要秦始皇不是个傻子,就不可能做出这种事情,甚至不允许这种事情发生。我们简单来分析一下,他抽调人是去干活的,而不是让人去送死的。
更何况,以秦始皇的精明,不可能认识不到人口对这个帝国的重要作用,更何况此时统一的秦国并不稳定,如果真的因修筑长城造成大量伤亡,简直就是授人口实,肯定会加剧各地动荡?各地叛乱肯定会层出不穷,他一手缔造的帝国也就要分崩离析了。因此,秦始皇不仅不可能因修长城造成大量伤亡,甚至还要极力避免这一现象的出现。
由此可见,参与长城修筑的役夫肯定极为辛苦,也肯定因此造成了伤亡,而且伤亡数字应该也不小,但绝不会造成像后世说的那般伤亡数十万人,乃至上百万、数百万人。因修筑长城造成大量伤亡应当是后世有意渲染的,而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应该有两点。一是山东六国对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所推行的一系列新政的不满,以及对秦帝国这个新生帝国的不认同。二是爆发之后,乃至于汉朝建立之后出于统治的需要。
由此可见,秦始皇修筑长城造成数十万人乃至上百万人死亡,是根本不可能的,否则秦国根本传不到,恐怕早在秦始皇时期就已经崩溃了。
题外话:“”这个为我们所熟知的故事也属于杜撰,该故事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约公元前549年),故事出现时,秦长城尚未修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