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据死后汉武帝十分后悔 汉武帝为什么不立刘病
今天双元制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和太子,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汉武帝得知太子自杀后非常后悔,为什么不立为加以补偿?
只要汉武帝不傻,他就不会把皇位给刘病已。已垮,刘病已别说当皇帝,连活下来都是奢望。你以为皇位是好东西,可对于刘病已而言,这就是他的催命符。
太子,是汉武帝的嫡长子,自小就被当成接班人培养。
他身世显贵,母亲是,舅舅是,表哥是,在他去世前,大家都顺理成章地认为他是下一任帝王。
然而,一场,改变了大汉王朝的走向。
刘据被诬陷谋反,为了自证清白,他在湖县自尽。此后,太子一脉,近乎断绝;卫氏一脉,也遭到血洗,彻底消声觅迹。
网友评论:汉武帝是古今中外最狠的帝王,因为只有他做到了“自绝三族”。
刘据死后第二年,汉武帝查清真相,雷霆大怒。
他对巫蛊之祸的操纵者,进行了史上最严厉的处罚:
已死的,被汉武帝翻出来夷族;
宠臣,被当众烧死在桥上;
曾与刘据对峙的太守,全族灭;
诬陷刘据的利和,也相继被灭族……
夷族,是一种非常残忍的刑罚,在时期早就被废了,但汉武帝悔了,太生气了,过了百年,又把这个刑罚重新用。
《汉书·公孙刘田王杨蔡陈郑传》有诏载屈氂厨车以徇,要斩东市,妻子枭首华阳街。贰师将军妻子亦收。贰师闻之,降匈奴,宗族遂灭。
只是,无论他如何愤怒,刘据已死,再也不会回来。
为了表达对儿子的思念,汉武帝修建了思子宫,还在他自尽的湖县修建望思台,寓意:望而思之,期魂来归。
汉武帝是真的后悔了,他甚至颁布了罪己诏,自己数落自己的罪孽。
可奇怪的是,汉武帝如此思念儿子,却对刘据唯一的血脉,无比冷漠。
当年,刘据一家尽数被杀,唯有一个尚在襁褓中的男婴,得以存活。
这是刘据的,也是汉武帝的曾孙。
他就是后来的,刘病已。
然而,刘病已被扔在监狱足足4年,汉武帝不闻不问,甚至连一道赦免诏书都没写。
几年后,汉武帝将8岁的儿子立为了太子。
为什么汉武帝对刘病已如此冷漠?
为什么汉武帝不干脆把皇位给刘病已,以示补偿?
要回答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
我们只需要明确,汉武帝,首先是帝王,其次才是父亲。
不把皇位给刘病已的理由
汉武帝不把皇位传给刘病已,理由其实很充分。
第一,尚有儿子在世,没有传位给曾孙的道理。
皇位传承,一般都是父传子,极少有人传给孙子,就更不要说传给曾孙了。
唯一把皇位传给孙子的帝王,是的。但即便是他,为了让孙子当帝王,首先立的也是朱瞻基的生父为太子。
汉武帝尚且还有幼子,即怀孕14个月所生的刘弗陵。
《·卷二十二·汉纪十四》:是岁,皇子弗陵生。弗陵母曰河间赵婕妤,居钩弋宫,任身十四月而生。上曰:“闻昔尧十四月而生,今钩弋亦然。”乃命其所生门曰尧母门。
在古代,怀孕14个月生子,是祥瑞之兆。
圣君“尧”,就是母亲怀孕14个月所生。
因此,刘弗陵出生后,汉武帝大喜,将钩弋夫人所住的地方定为“尧母门”。
汉武帝很喜欢这个小儿子,经常把他带在身边教导。
当时,太子刘据还在世,但汉武帝却时常夸赞刘弗陵和自己很像。这样的宠爱,连刘据都有些嫉妒和恐慌了。
巫蛊之祸发生后,刘弗陵还很小,但他也被很多人拥护。
从皇位传承的角度来看,8岁的刘弗陵,确实比襁褓中的刘病已,更符合当皇帝。
第二,刘病已并未被赦免,是有罪之身。
巫蛊之祸中,刘据被诬陷为谋反,的确是冤枉他,但这并不代表着刘据没有犯罪。
他当场斩杀了汉武帝的使者江充,此后,用母亲卫子夫的皇后令牌,调令大军。
这已经是犯罪了。
虽然,他是被逼无可奈何,可未经帝王同意,擅自调动大军,也确实是“谋反”的前兆。
《汉书·蒯伍江息夫传》:“太子惧,不能自明,收充,自临斩之。”
史书上写得很明白,刘据拿了皇后玺印,斩杀了江充,取兵器、调大军……
他做的这些事,都没有得到汉武帝的授权。
后来,汉武帝查明真相,发现儿子是被逼无可奈何,可在事情查清楚之前,刘据一直是戴罪之身,而他的孙子刘病已,也自然受到了牵连。
整整4年,小小的刘病已,被关在监狱里,别说抢皇位了,连活着都很不容易。
从始至终,汉武帝都没公开为刘据的“起兵”翻案,也就是说,刘据的罪一直都没得到官方赦免。
《汉书·公孙刘田王杨蔡陈郑传》:“子弄父兵,罪当答;天子之子过误杀人,当何罢哉……”
古代的帝王,不说,至少也不能有硬伤。
在汉武帝没给刘据翻案之前,刘病已绝对不可能被册封为太子。
第三,卫氏已垮,年幼的刘病已坐不稳皇位
皇位是个好东西,但对于刘病已而言,却是一道催命符。
巫蛊之祸前,霍去病、卫青相继去世,卫家势力本就逐渐衰弱。
巫蛊之祸后,卫子夫自尽、刘据自尽,卫氏几乎被灭族。
朝中鼎力支持太子的朝臣,也遭受严重打击,再也聚集不起来。
可以说,巫蛊之祸后,太子刘据的后人,再也无法夺取皇位。
孤零零活下来的刘病已,此时还是个襁褓中的婴儿,无权无势无力,话都不会说。
就算汉武帝要把皇位给他,他也守不住、坐不稳。
若是强行立刘病已为太子,可能第二天,汉武帝就得为他收尸。
第四,为国家着想,汉武帝没时间陪刘病已长大
的确,刘病已是个小婴儿,若是好好培养,未必不能成为贤明的君主。
可本着对国家负责的态度,汉武帝也不会把皇位传给他。
因为,汉武帝已经没时间了。
当时,汉武帝60多岁,已察觉自己大限将至。为了长生不老、延长寿命,他甚至派人出海求仙。
《资治通鉴 卷二十二 汉纪十四》:春,正月,上行幸东莱,临大海,欲浮海求神山。群臣谏,上弗听;而大风晦冥,海水沸涌。
汉武帝没有时间了。
就算他想把皇位给刘病已,也没有时间陪他长大,更没有时间教导他如何成为一个好君王。
汉武帝刘彻,虽然晚年做了些糊涂事,但到底是一位合格的帝王。
他必须对国家负责,在国家大事、朝政稳固面前,他可以抛弃亲情、爱情。
正因如此,巫蛊之祸时,他可以逼死深爱的皇后卫子夫、盛宠的儿子刘据。
也因如此,他绝不会把皇位传给刘病已,因为他不确定,刘病已是否能成为一位好帝王。
第五,为名声着想,汉武帝也不会把皇位传给刘病已
巫蛊之祸,汉武帝虽然雷霆震怒,但不可否认,他自己要承担不可推卸的责任。
是他,诛杀了自己的亲儿子;
是他,逼死了自己的皇后;
是他,把刘病已的父母尽数斩杀;
是他,把刘病已变成监狱里可怜兮兮的小婴儿……
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汉武帝不傻,他都不会让刘病已当皇帝。
而且,巫蛊之祸,真的只是江充的主意吗?
刘据当太子几十年,但在江充翻出人偶时,连找父皇对峙的勇气都没有,这难道不反常吗?
为了避免和汉武帝对峙,刘据直接杀江充,拟矫诏,调大军……
的确,他没办法自证清白,可为什么他不相信父皇会信他呢?
也许,巫蛊之祸,早有汉武帝的手笔。
刘据和汉武帝之间,一直存在矛盾。
汉武帝尚武,但刘据一直坚持休养生息。
后来,刘弗陵降生,汉武帝直接将赵婕妤的宫门改名为“尧母门”,暗示对幼子的期待。
此时,霍去病、卫青去世,卫家大不如前。
刘据的恐惧可想而知。
他担心父亲是否早已不信任自己,他担心父亲是否早就想让自己退位让贤。
某种程度上,刘据被逼“谋反”,不怪他自己,得怪汉武帝。
这一点,汉武帝很清楚。
若他把皇位给刘病已,刘病已直接给爷爷平反,汉武帝的一世英名,不就毁于一旦了吗?
汉武帝可是非常爱面子的人。
他可以接受自己认错,可以写罪己诏,但绝对不能接受被曾孙点名批评。
为了身后的名声着想,汉武帝也不会把皇位传给刘病已。
以上,就是汉武帝不把皇位传给刘病已的理由。
当然,汉武帝也不是冷漠的君主,虽然,他对曾孙不闻不问,却一直在用自己的方法保护着他。
汉武帝对曾孙的保护
刘病已一出生,就被扔在长安监狱,足足待了4年。
一个小孩子,在监狱这样的地方,还能安稳长大,若是没人照顾,显然不可能。
敢在这么敏感时期,对刘病已伸出援手的人,是监狱看守,名叫。
据史书记载,刘病已在长安监狱里,一直受到丙吉的特殊照顾。
他几次病危,都是丙吉带着乳母前来救活的。
有人说,刘病已能活下来,靠的是丙吉的良心。
但用脚趾头想也了解,若没有汉武帝的暗中示意,一个谋反废太子的后人,怎么可能安安稳稳在监狱中存活?
公元前87年,汉武帝病重,长安监狱却突然冒出了天子之气。
汉武帝大怒,派人查抄犯人,并下令——不分轻重,格杀勿论。
然而,官兵来到监狱,准备搜查时,却发现丙吉大门紧闭,坚决不开。
丙吉称:“皇曾孙在此。普通人都不能无辜被杀,何况皇上的亲曾孙呢!”
《汉书·丙吉传》后元二年,武帝疾,往来长杨、五柞宫,望气者言长安狱中有天子气,于是上遣使者分条中都官系者,亡轻重一切皆杀之。内谒者令郭穰夜到郡邸狱,吉闭门拒使者不纳,曰:“皇曾孙在。
汉武帝得知后,主动赦免了刘病已,还连带着大赦天下。
试问,若非上头有人照拂,丙吉一个监狱看守,又怎么敢公然与汉武帝派来的官兵对抗?
最重要的是,丙吉赢了。
汉武帝不仅没治他的罪,还顺手赦免了刘病已。
刘病已被赦免后,汉武帝写下遗诏,恢复刘病已的皇室身份,并把他送去掖庭收养。
掖庭可是惩罚犯错宫人的地方。
但恰好,当时的掖庭令,是太子刘据的老部下——张贺。
他和刘据感情深厚,但因为犯了错,被处以宫刑,后被调到了掖庭。
张贺收养了刘病已,允许他在掖庭随便行动,并且,张贺还供刘病己读书,并花重金为他聘请名师讲解儒家经典。
如果一次幸运,是命好,是巧合,但每一次都,这背后肯定有汉武帝的手笔。
或许,汉武帝了解,若他公然表现出对刘病已的喜爱,这个孩子或许就活不过明天了。
当然,汉武帝到底是帝王。
他注定要为权谋和利益而生,也注定要因权谋和利益丧失很多。
他对曾孙刘病己的保护,也只是举手之劳。
他应该想不到,未来皇位还会重新回到这个孩子的手里。
他更想不到,这个举手之劳,拯救了大汉王朝。
刘病已,后来成了汉宣帝,他解决了干政,诛杀了全族,创造了广为传颂的“中兴盛世”。
若是没有他,大汉王朝或许会继续走下坡路。
当然,若是太子刘据未死,或许还有更远、更辉煌的路可以走。
只惋惜,历史没有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