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赤壁的故事
世界历史 2022-12-06 19:36www.worldometers.cn世界历史故事
火烧赤壁的故事:三国鼎立,曹操平定北方以后,公元208年,率领大军南下,进攻刘表。他的人马还没有到荆州,刘表已经病死。他的儿子刘琮听到曹军声势浩大,吓破了胆,先派人求降了。
这时候,刘备在樊城(今湖北襄樊市)驻守。他听到曹操大军南下,决定把人马撤退到江陵(今湖北江陵)。荆州的百姓听说刘备待人好,都宁愿跟着他一块撤退。
曹操赶到襄阳,听说刘备向江陵撤退,又打听到刘表在江陵积了大批军粮,怕被刘备占去,亲自率领五千轻骑兵追赶刘备。刘备的人马带了兵器、装备,还有十几万百姓跟着他,每天只能行军十几里。曹操的骑兵一天一夜就赶了三百多里,很快就在当阳长坂坡(今湖北当阳县东北)追上了刘备。
刘备的人马,被曹操的骑兵冲杀得七零八乱,还亏得张飞在长坂坡抵挡了一阵。刘备、诸葛亮才带着少数人马摆脱追兵。但是往江陵的路已经被曹军截断,只好改道退到夏口(在今湖北武汉市)。
曹操占领了江陵,继续沿江向东进军,很快就要到夏口了。诸葛亮对刘备说:“形势紧急,我们只有向孙权求救一条路了。”
正好孙权怕荆州被曹操占领,派鲁肃来找刘备,劝说他和孙权联合抵抗曹军。诸葛亮就跟鲁肃一起到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去见孙权。
诸葛亮见了孙权,说:“现在曹操攻下了荆州,马上就要进攻东吴了。将军如果决心抵抗,就趁早同曹操断绝关系,跟我们一起抵抗;要不然,干脆向他们投降,如果再犹豫不决,祸到临头就来不及了。”
孙权反问说:“那么,刘将军为什么不投降曹操呢?”
诸葛亮严肃地说:“刘将军是皇室后代,才能盖世,怎么肯低三下四去投降曹操呢?”
孙权听诸葛亮这么一说,也激动地说:“我也不能象江东土地和十万人马白白地送人。不过刘将军刚打了败仗,怎么还能抵抗曹军呢?”
诸葛亮说:“您放心吧,刘将军虽然败了一阵,但是还有水军二万。曹操兵马虽然多,远道追来,兵士也已经精疲力尽。再说,北方人不习惯水战,荆州的人对他们不服。只要我们协力同心,一定能够打败曹军。”
孙权听了诸葛亮的一番分析,心里挺高兴,就立刻召集部下将领,讨论抵抗曹操的办法。
正在这时候,曹操派兵士下战书来了。那信上说:“我奉大汉皇帝的命令,领兵南征。现在我准备了水军八十万,愿意和将军较量一番。”
孙权把这封信递给部下看,大伙儿看了都刷地变了脸色,说不出话来。
张昭是东吴官员中资格最老的。他说:“曹操用天子的名义来征讨,我们要抵抗他,道理上输了一着。再说,我们本来想靠长江天险,现在也靠不住了。曹军占领了荆州,又有上千艘战船,他们水陆两路一起下来,我们怎么也抵挡不了,我看只好投降。”
张昭这一说,马上有不少人附和。只有鲁肃在旁边冷眼旁观,一声不吭。 ...查看更多
黄盖发起火烧赤壁是在几更天?火烧赤壁的故事
黄盖发起火烧赤壁是在几更天?
火烧赤壁是怎么回事?火烧赤壁的故事简介
赤壁之战,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争之一,也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它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标志着中国军事政治中心不再限于黄河流域。孙刘联军最后以火攻大破曹军,曹操北回,孙、刘各自夺去荆州的一部分。
火攻这计策是当年还在为吴国孙权效力的黄盖同志提出的。
208年,曹操与孙刘联军已在赤壁相遇。此时的曹军已因水土不服,出现疾病的情况,因此刚一交战,曹军就战败的退居长江以北,但架势还在。
黄盖跟周瑜说:“现在敌众我寡,我军难以持久。但曹操的军舰是首尾相连绑定成的连环战队的序列,我们可以采用火攻。”
他的计策得到采纳。于是弄了几十艘战舰,里面堆满易燃的柴火,为保证效果,这些柴火全都浇上油,船舱外面裹上布做掩蔽。同时,为避免自己个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所以在这些船后头系了条小船,火攻之后逃跑用。
然后写了封投降书给曹操。
黄盖带舰船去“投降”。就在曹军兵将伸长了脖子看“投降”大戏,都说黄盖是真投降的时候,黄盖的舰队同时放火。因为风势劲猛,烧了曹军连环舰船不说,连陆地上的营帐也顺风烧光。曹军因此元气大伤。
赤壁之战,战略上的功臣自然是领导们,但战术上的头功,是黄盖。
从火烧赤壁中破译中国冷兵器时代的战争常识!
多年来,每每看到有关中国古代战争题材的电影电视,总有如鲠在喉之感,《赤壁》,让我按捺不住,想要谈谈中国冷兵器时代的一些战争常识。
1、古代打仗很讲究军纪,两军对垒根本不可能站在那里乱打一通。
军队是战争机器,讲的的纪律和战术,有了这两种品质,才能有较强的战斗力,才会有以弱胜强的情况发生。否则人数再多的军队,投鞭断江的气概,也难逃失败的命运。
大多数电影中,都是双方兵士从两个方向对冲过来,也没有什么指挥,战斗大多是一拥而上,如同群殴。电影《赤壁》算是稍微认真了一些,诸葛亮摆了一些阵法,多了一些战术,不过充其量也就是香港电影的那些路数。
实际应该怎么样呢,一般来说,两军对阵,首先要用弓箭射住阵脚,就是说两支部队会先用弓箭远程相互对射,然后停在箭程之外。当然不排除有神射手用强弓硬弩藏在旗影下远程施射偷袭对方主帅的可能,史书和演义中多有发生。
对于骑兵,一般来说是不会象电影《赤壁》开头的长板坡之战那样,用来冲击对方部队的中央。因为三国时期,马镫尚待发明(中国最早的马镫是在西晋时期出土的),骑兵也没有重装备,马匹也不披甲。用这样的骑兵去冲击对面敌方的主力部队,简直就是找死,三排弓箭手几轮齐射就搞定了,更本不可能让你冲到面前。所以那时候骑兵多数用来迂回侧翼和机动作战,注意了,是机动作战,什么叫机动作战,就是冲锋陷阵,来回厮杀,后面还会讲到。
当然,打击溃逃的敌人用骑兵再合适不过了,从背后砍瓜切菜一般容易……。但是看到对方依据险要排成阵势,那骑兵就要小心了,贸然冲上去,那后果不是被射成刺猬状,就是掉进陷马坑,对方来不及挖陷马坑还有绊马索、滚刀手专砍马腿等等,骑兵对训练有素的步兵进行正面攻击是讨不到半点便宜的。
所以,这时候骑兵只能远距离绕道从两翼或背后多个方向攻击步兵,打乱步兵的阵形,分割和切断敌方步兵原本相互保护相互支援的行伍关系,从而剿杀。但是如果步兵阵营背陈险要,骑兵对步兵是毫无办法的,就算你不计代价的冲锋,也无济于事。史书中很有名的陈庆之就是这样用三千人马背依城墙击溃了十万之众的来犯之敌。
因此,这种时候,骑兵最好就是待机,等待自己的步兵主力增援。相信以曹操的治军能力,骑兵部队肯定是不会违反军纪贸然出击的。所以这也是诸葛亮要张飞断后以获取撤退时间的前提条件,张飞率领步骑兵马扼守险要,来追击的曹军骑兵只能干瞪眼,只有等步兵主力来了以后再实施决战。
所以说这样一来情节才合理,诸葛亮可以从容安排大队人马的撤离。而《赤壁》电影中,曹军骑兵竟然全歼了诸葛亮用来断后的步兵,也没有继续追击刘备,让人难以理解。而且,双方军队无论是追击还是撤退全无号令,古代打仗闻鼓则击,闻金则退,其它各种命令,一般通过各色令旗挥动来调动全军,当然不可能诸葛亮一个人拿那么多的旗子来指挥,那么谁来传达诸葛亮的命令呢,那当然要有传令兵,可是电影《赤壁》中,既无传令兵,也不见探子兵,撤退全靠张飞一声吼,真是浆糊的一塌糊涂。
2、阵法
中国最早的阵法,据说始于黄帝,黄帝为战胜蚩尤,从神那里学到阵法,但这只是传说,有据可考的是在商朝后期。公元前12世纪,商王武乙到武丁编制了左、中、右“三师”,从“三师”的命名来看,已经采用固定的阵形。
就以《赤壁》中摆的阵法(事实上诸葛亮摆的是八阵,而不是八卦阵)来说吧,开头孙尚香诱敌深入,曹军追兵被扬尘遮蔽误坠诸葛亮的阵法之中,这个还算有点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