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官员蒋德璟简介:博学强识几乎到惊人的程

世界历史 2022-07-27 21:50www.worldometers.cn世界历史故事

  (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那么下面双元制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蒋德璟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蒋德璟(1593-1646年),字中葆,号八公,又号若椰,明泉州晋江福全人,其父蒋光彦,也是出身,官至江西副使,广东布政司参议,有武功政绩,因忤当事,弃职宦场,返乡归养。蒋德璟从小受到书香教育,受到父亲耿直性格的陶染,这对其以后成为明朝一代著名的政治家,无不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人物简介

  他生当明末,历事天、、福王、唐王,最后眼见没法挽回大势而不得志还里归家。蒋德璟以《古之贤人》、《仁远乎哉》、《子之武城》、《周有八士》、《知天地之化育》、《贤者而后乐》、《得道者多助》等文章于天启二年(1622)登进士,开始了他的仕宦生涯。改,授编修。那时正当魏党权势显赫,蒋德璟因不愿依附,即与文震孟同时遭排斥,直到罢官。他秉性耿直,敢于谏言,迁少詹事,每痛朝政日非,有心进行匡救。所奏檄内操核要典诸大政皆侃侃名言。不久,擢礼部右侍郎。思宗崇祯元年蒋德璟由侍读学士,崇祯十五年(1642年)晋兼东阁。崇祯十六年(1643年),改任,晋太子少保文渊阁大学士。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蒋德璟与皇上作了一场辩论后,竟引罪去位。死后,福王监国,欲召他入阁,蒋德璟固辞不赴。唐王隆武时,同邑林欲楫、黄景昉、陈洪谧并召。不久,以足疾辞归,卒于家。

  以拯百姓为已行

  作为封建时代的廷政要员,蒋德璟以其与同僚绝然迥异的节操,一直被后世所称颂。他体恤民艰,重视农业生产,以拯百姓为已行。明朝末年,政治腐败到无以复加的程度,朝廷,浑浑噩噩,农民,统治者为了苟延残喘,以各种名目把负担转嫁到百姓身上。蒋德璟提出了不少匡正时弊的建议,如制止占取民田,鼓励垦荒,巩固统治,防止天变,莫如拯百姓。这时,杨嗣昌任,因议增兵十二万,增饷二百八十万。其措饷之策有四:论因粮、溢地、事例、驿递。所谓因粮,就是因旧额之粮,量为加派,亩输粮六合,石折银八钱,伤地不与,岁得银百九十二万九千有奇;所谓溢地,就是 民间土田溢原额者,核实输赋,岁得银四十万止;所谓驿递,就是前此邮驿裁省之银,以二十万充饷。对这种不体恤民艰,无限度进行搜刮,横征暴敛的病民之术,亡国之咎,深感忧虑。蒋德璟以国家社稷为重,置生死于度外,一针见血地指出:嗣昌倡聚敛之议,加剿饷、练饷,致天下民穷财尽,胥为盗。又匿失事,饰首功,宜按事,追正其罪。 蒋德璟拯百姓的慷慨陈词,陈明利害关系、恳求开恩施行上。他在许多方面的奏本,虽然得到点头称是,可惜君侧多亡国之臣,终究 不能行。

  善于理财治兵

  其次,蒋德璟留心国计,善于理财治兵,竭尽心力,。崇祯十一年(1642年)六月,刚被廷推为阁臣首位的蒋德璟,因目睹边防废弛,且 诸边皆虚兵冒饷 ,便上疏 力陈其弊 。并与崇祯皇帝作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舌对。蒋德璟以事实作根据,指出 蓟督半载更五人,事将益废弛。 认为欲固边防, 边臣须久任。 崇祯皇帝不以为然,说: 不称当更。 蒋德璟毫不客气地辩答: 与其更于后,曷若慎于初。 说明必须慎择边将,一量选定了,就应该充分信任,让其全面考虑、长期规划,才能变被动为主动,克敌制胜。崇祯皇帝被这争论和答辩弄得没办法,非常反感并歇斯底里地发问: 天变何由弭? 蒋德璟从容不迫,毫不含糊地说: 莫如拯百姓! 蒋德璟之所以回答 莫如拯百姓 ,并不是泛泛之祠,抽象之说,而是有事实作依据的。他接着说: 近加辽饷千万,练饷七百万,民何以堪! 并以今昔作具体对比,来充实他 莫如拯百姓 的迫切性。同时指出: 祖制,三协止一督、一抚、一总兵,今增二督、三抚、六总兵,又设副将数十人,权不统一,何由制胜?阐明了兵将在精不在多的道理。因而使崇祯皇帝在这铁证如山的事实下,终于采纳了他的意见,但可惜又是不能行!

  对朝廷

  蒋德璟除了一而再,再而三,不断疏议、上奏、辩论之外,还于崇祯十六年(1643年),通过认真调查,详细考证,充分研究,将各边饷册细加刎嫠,计祖制九边及先后增设东西二协,昌、通、津、登、保五处,共16镇,一切新旧练饷兵马及屯盐、民运、漕粮、马价,各项原额、现额,苦心编纂,分纲立目,写得。而诸形势要害,及近边部落,今昔疏议有可采者,亦附见焉,名说《御览备边册》呈上。继后又进《备边抚赏册》1本,再又进出口《蓟密山永》1本,《蓟永三卫考》1本,《守边乞赏各部落》1本,以及《守边赏彝考》、《大宁三卫考》等等近40本之多。可是那个时候明廷气数将尽,无药可救,蒋德璟这些呕心沥血的建议,只有束诸高阁而已。

  崇祯十七年(1644年)二月,清兵已经入关,崇祯皇帝临危抱佛脚,令群臣讨论练饷大事,蒋德璟虽然深知明室大势已去,败局已定,但作为阁首,其忠心赤胆,犹不减当年,复力斥练饷殃民之咎。并以自己身为阁臣,未能语达天听为憾,而于三月二日引罪出直。给中中汪惟効,检讨傅鼎铨等交章乞留,他都不听。

  蒋德璟的引罪出直并不是大势已去,趁机要溜回老家的遁词,而是深明自己身为位重一时的阁臣,却未能挽大厦之将倾,拯百姓出水火而感到颜无向处。所以,他 出直去位,仍移寓外城,直至城陷,会馆创,得亡去。才不得不离京回家。

  不久,福王由马士英等拥戴监国于南京,召蒋德璟入阁,蒋德璟深为内疚,自陈三罪,固辞不受。

  翌年(弘光元年,1645年)六月,唐王朱聿键立于福州,称隆武帝,蒋德璟与何吾驺(香山人)、黄景昉(晋江人)均为并召。这说明蒋德璟在这个时候对规复明室仍持一线希望,也表现他对明王朝确实是尽忠尽节。可是到了第二年(隆武二年,1646年),蒋德璟由于足疾严重,恳求罢离, 帝优诏许之,赐路费银四十两, 丝二表里,令驰驿去。 当他回到家乡,病情已经恶化了,至九月,唐王朱聿键败, 蒋德璟涕沾不食 ,以示尽忠尽节,遂以是月卒于家中,另载吞金死。

  为人秉公持正

  蒋德璟一生为人秉公持正,善于荐贤举贤。他早在天启壬戌进士科《得道者多助》的论文中,开宗明义就指出: 国于天地,必有与立,未有去所助能立者 在《仁远乎哉》的另一篇论文中说: 今问仁以何为体,谅不托寥廊为体也,则我是矣;今问仁从何而露,谅不从虚空而露也,则我之欲是矣 当他登上宦场以后,一贯履行自己的这些诺言,坚守他为人的准绳,保持自己的高尚人格。那个时候,刘奏言以开谏诤之路,逆旨下狱,朝中辅臣力奏无效,蒋德璟 援唐太宗优容故事以请。上说: 朕不及太宗才,若其闺门德行,朕亦不愿学。 德景又言: 太宗巧于取名。 上说: 如何? 德景言: 人臣敢言,用之则名在人主,罪之则名在臣下。太宗本不喜魏征,所以曲加优容者 ,欲成其名耳。 《》蒋德璟传,也特别盛赞他 性鲠直,黄道周召用,刘宗周免罪,德景之力居多。

  荐贤用能

  除此之外,陈子壮、、顾锡畴、文安之等人也是在蒋德璟鼎力疏荐之下,才得到录用。可见蒋德璟在荐贤用能上,不但有眼力,而且有胆力。

  博学强识

  蒋德璟博学强识几乎到惊人的程度。他不但熟悉历代典章,而且对于九边阨塞,河漕、屯盐、水利、历律、刑法等等,莫不深究,留给后世不少论著。除了著述《御览备边册》、《诸边抚赏册》、《御览简明册》等佐政书籍之外,还有《敬日堂集》10卷、《视草》10卷、《奏疏》10卷、《花砖小草》1卷、《使淮诗》1卷、《使益诗》1卷、《使还诗》1卷、《小赋集》1卷、《海北省视》2卷、《黄芽园诗》1卷、《石桃丙舍稿》2卷、《中兴一统镜》1卷、《榕坛十八答》1卷、《 经珠经 经》1卷及《悫书》、《诗文集》等。

Copyright © 2016-2025 www.worldometers.cn 全球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全球化,全球疫情,全球股市,全球新闻网,全球地图,全球通史,经济全球化,全球变暖,全球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