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改锥:“德国制造”的发展分析
出国留学 2022-11-22 20:47www.worldometers.cn出国留学咨询
提到,大家頭脑中一般会闪现出这样一些关键词:哲学、音乐、啤酒、汽车、机械、电子……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奇妙的国家,她将热情奔放的艺术精神和严谨缜密的科学精神集于一身,创造出了与众不同的独特文化。发达的工业制造业,正是人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的集中体现。小到螺丝刀,大到汽车,德国生产的众多产品以其精密、耐用、可靠、安全,受到世界各国用户的欢迎,“德国制造”所拥有的众多顶级品牌和百年老店更是成为全球企业学习的楷模,从而对世界经济和制造业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德国制造”为何能够享誉世界?是什么成就了“德国制造”?本文将在简要梳理“德国制造”发展历史与现状的基础上,着重分析“德国制造”是怎样炼成的,希望通过对他山之石的解剖,为正在崛起的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1 “德国制造”的历史与现状
1.1 “德国制造”曾是假冒伪劣的代名词
德国是当今世界众所周知的制造业强国,但在一百多年前,德国制造业的水平则是远远落后于英国、法国、美国等这些先发资本主义国家的。1871年德国实现统一后,雄心勃勃的德国人在强国梦的驱使下,逐步建立起强大的现代工业体系,但这需要一个过程,在初级阶段,由于人才缺乏、设备落后、技术不精、经验不足、制度不善等原因,德国工业产品的生产不得不从模仿英法美等先进工业国起步。由于存在大量的偷窃设计、复制产品、伪造商标等行为,并且凭借低廉的价格对外出口,德国产品受到了各发达国家的指责和抵制。1887年8月23日,英国议会通过《商标法》专门条款,规定所有从德国进口的产品都必须标明“德国制造”(Made in Germany)。由此,“德国制造”成为一个法律新词,用来区分劣质的德国货和优质的英国产品。
虽然有过这样一段并不光彩的历史,但德国人知耻而后勇,在很短的时期内便将他们的制造业提升到了极高的水平。德国充分利用自己在基础科学研究领域的深厚根基,采取各种制度和措施,全力推动科学技术向工业生产转化,不但使德国工业得到了跨越式发展,一跃而居于世界前列,而且领导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工业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到19世纪末,德国人已经可以骄傲地宣称“德国制造”超越了“英国制造”。仅仅不到30年时间,“德国制造”就从一个曾经耻辱的印记,摇身一变成了人见人爱的金字招牌。
1.2 “德国制造”拥有众多顶级品牌和百年老店
一提起“德国制造”,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德系”汽车。德国三大汽车公司中,戴姆勒集团旗下品牌有奔驰(Benz)、迈巴赫(Maybach)、精灵(Smart),宝马集团旗下品牌有宝马(BMW)、迷你(Mini)、劳斯莱斯(Rolls-Royce),大众集团旗下品牌有大众(Volkswagen)、斯柯达(Skoda)、奥迪(Audi)、保时捷(Porsche)、兰博基尼(Lamborghini)。这些举世闻名的顶级汽车品牌不仅代表了德国汽车制造业所达到的高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引领着全球汽车工业的发展。除了汽车制造业之外,德国其他行业还有数量众多的顶级品牌,如汽车零部件品牌博世(Bosch)、采埃孚(ZF)、大陆(Continental),电子与电气品牌西门子(Siemens),化工品牌巴斯夫(BASF)、拜耳(Bayer),相机品牌徕卡(Leica)、蔡司(Zeiss),厨具品牌福腾宝(WMF)、双立人(Zwilling),剃须刀品牌博朗(Braun),运动服装品牌阿迪达斯(Adidas)、彪马(Puma)等。几乎在每个领域,德国都有世界顶级经典品牌。
“德国制造”拥有为数众多的百年老店。世界汽车工业开创者之一戴姆勒集团(1883年成立),化学工业巨头巴斯夫集团(1865年成立),以电气和电子著称的西门子公司(1847年成立),擅长商用车辆和动力工程机械制造的曼集团(1758年成立),专注于厨具和刀具生产的双立人公司(1731年成立),这些百年老店,无不是坚守某一领域长期深耕,专注于打造高精尖的产品,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最终创立了举世公认的顶级品牌,成为基业长青的典范。
2 “德国制造”是怎样炼成的
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德国制造”这块金字招牌代表着可靠的质量,代表着可靠的信誉,代表着极高的技术含量,代表着极高的使用价值,因此才可以在全世界畅行无阻,有口皆碑。那么,“德国制造”这样一块金字招牌是怎样炼成的呢?
2.1 发明创造和技术创新层出不穷
德国人在人们的普遍印象中是一个严谨到一丝不苟甚至有些刻板的民族,但殊不知他们也是一个非常富有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的民族,因此德国也被称为“创意之国”。印刷机、汽车、电动机、直升机、安全气囊、喷气发动机、膨胀螺丝、牙膏、口琴、录音磁带、保温瓶、阿司匹林、磁悬浮列车、芯片……你知道这些都是德国人发明的吗?单就化学制造业而言,从合成染料、合成燃料、合成材料到各种化学药物的合成,化学领域的发明创造使得德国有数十位化学家获得了诺贝尔奖,这些发明创造和技术创新不但直接推动了德国化学工业的快速发展,而且带动了德国医疗、能源、交通等众多行业的极大进步。
2.2 政府对产业发展进行积极引导
德国制造业能够后来居上,实现跨越式发展,历届德国政府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在德国的经济和产业发展中,政府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作用主要体现在宏观战略的制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全方位的基础服务三个方面。上世纪70-80年代,联邦德国政府制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方案,对传统产业进行整合优化,大力发展新兴产业,促进产学研结合,聚焦制造业中高端环节,使汽车、機械、电子电气等优势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进入21世纪以后,德国政府制定了“工业4.0”战略,旨在引领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高端制造业的发展,确保德国在新一轮的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3 建立了严格的标准制度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生产活动的机械化和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对工业品和零部件互换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制定统一的生产标准不但势在必行,而且迫在眉睫,在此背景下德国开始制定全国范围的标准制度。成立于1917年的德国标准化协会(DIN)是德国工业生产标准化的合格认证机构,其认证体系所制定的标准有90%以上已成为国际标准。成立于1893年的德国电气电子和信息技术协会(VDE)认证体系是对电气设备和电子产品的认证体系,目前全球约有20万种电气设备和电子产品使用了该认证体系标志。成立于1949年的德国机械制造标准委员会(NAM)主要是利用组织制度,把有关方面对标准的要求和建议反映到德国标准化协会标准的制定之中。标准制度和体系的建立,对“德国制造”和德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保障和推动作用。
2.4 重视对技术人才的培养
德国完备的高等教育体系,培养了大量不同类型的技术人才,对德国制造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德国高等院校包括专科学院、工业技术大学、应用科技大学和研究型大学。专科学院主要培养实际工程师,工业技术大学和应用科技大学主要培养具有较深理化知识的科学工程师,而研究型大学则主要从事基础性教育和科学研究。德国实施“双元制”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这是一种学校与企业相互配合、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学习者在学校的身份是学生,在企业的身份是学徒,培养经费主要由企业承担。完善的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了世界上最好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这是“德国制造”能够成功的根本所在。
3 结论
综上所述,“德国制造”的金字招牌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经历了一个从劣到优、从弱到强的蜕变过程。得益于发明创造和科技创新、政府对产业发展的引导、严格的标准体系的建立以及对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视,“德国制造”才能够后来居上、长盛不衰,并在全球化时代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其中的很多经验和做法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
上一篇:人人都爱雷蒙德国语
下一篇:美国德国:德大使密信美国视德国“不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