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鲁尔工业区改造
出国留学 2022-11-22 20:47www.worldometers.cn出国留学咨询
资源型城市的发展问题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自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发达国家便开始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实践。鲁尔区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摆脱了“矿竭城衰”的境地,实现了城市复兴。
鲁尔区概况
德国鲁尔区位于德国西北部,面积 4435 平方公里,人口 515 万。作为西欧最大的工业区,鲁尔区拥有丰富的煤炭、铁矿资源,其地区生产总值曾占德国总量三成以上,被称为德国的“煤钢工业基地”、“欧洲经济引擎”。
随着煤炭产业的衰退,工人开始大量失业,生态环境恶化,鲁尔区面临着严重的经济与社会危机,被迫走上经济转型之路。
为早日实现鲁尔区的复兴,20 世纪 60 年代起,德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维持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用以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接续替代产业。
该模板在滑动时会自动对齐滑动序列,请采用图文同步方式上传到公众号后台,复制粘贴会丢失自动对齐设置。
01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鲁尔区由 11 个县级市和 4 个县总计 54 个镇组成。为促进各级政府共同参与对鲁尔地区的老工业基地改造,提出“政府引导、分期规划、整合社会资源”的措置。
1
德国政府首先颁布法律,成立了鲁尔区发展规划委员会和执行委员会,作为鲁尔区最高规划机构,州政府和市政府也成立专职机构,用以综合协调老工业基地的振兴。
2
分期制定振兴规划,先后制定实施了“鲁尔发展纲要”和“鲁尔行动计划”,以规划的广泛认同性来协调地区转型发展。
3
整合社会资源,筹措转型资金。通过制定与实施传统产业关停补助政策和新兴产业转型投资政策,发挥财政资金引导。组建产业转型方面的管理公司,发行土地发展基金债券,吸引银行等金融机构投资接续替代产业。拓宽产业转型融资渠道,有力推动了鲁尔区的接续替代产业发展。
02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从1960年代开始,德国政府陆续拨款 150 亿马克资助煤炭企业优化重组,鲁尔区煤炭企业主动配合政府,1969 年鲁尔区 26 家煤炭公司联合成立鲁尔煤炭公司(RAG),根据市场供需状况,整合压缩过剩产能,实现煤炭开采全面机械化,提高工作效率。此后十年间,鲁尔区的单个企业煤炭产量每月增加近千吨,企业生产效率大幅跃升,煤炭工业实现复兴。
03
培育发展接续替代产业
1
新兴产业:
鲁尔区依托当地便捷的交通路网、巨大的市场资源和丰富的社会劳动力,通过配套实施各种资金补助政策,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资金支撑,促进了现代物流、节能环保和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向鲁尔区加速集聚,这一时期鲁尔地区的企业增加数量和幅度均远超德国同期平均水平。
2
文旅产业:
鲁尔区亦将文化产业作为发展亮点,开辟了一条饱含文化气息和工业遗存的“工业文化”之路,极大改善了城市内部功能和对外形象。随着鲁尔区的产业发展重心转向以特色为主的第三产业,以现代商贸、特色旅游为支柱的产业体系得以建立,鲁尔区的产业结构成功实现优化升级。
04
扶持中小企业发展
中小企业作为鲁尔区乃至德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和脊梁。为进一步扶持壮大其发展,德国政府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和纲领计划。如制定实施以优惠贷款和信用担保为主的“欧洲复兴计划”、“新企业投资项目”,明确提出对鲁尔地区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低息贷款及信用担保。颁布了以技术创新与引进为核心的《中小企业研究与技术政策总方案》等文件,用以增强中小企业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05
生态治理项目
1
恢复世界上最大地排水系统的生态环境,将排水渠改造成为河流和水系,河流系统回归自然。
2
改造埃姆歇河沿岸地区,形成集居住、就业和休闲疗养功能的滨水区。
3
在杜伊斯堡和贝卡门之间建立一个覆盖300平方公里的区域公园系统。
图片
4
对工业废弃用地进行重新利用。
以史为鉴
从德国鲁尔区的转型经验中可以看到,新型工业已经成为资源型城市发展基础,在城市转型过程中,以多元化的产业结构作为支撑,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在此基础上,鲁尔区将传统工业转化为创新的源泉,以工业厂房和历史建筑作为载体,留存城市的记忆,为这片曾经因工业而兴旺、又因工业而萧条的土地带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