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留学代价有多大 德国大学排名
出国留学 2022-11-22 21:09www.worldometers.cn出国留学咨询
【国际先驱导报 - 社会聚焦】中国人代价有多大
为中国留学生提供海外新闻:《中国人留学代价有多大》04月28日国际先驱导报报道。
大批学子在家长倾囊相助下踏上留学之路,期待着未来更好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但往往也付出更大的经济甚至亲情成本
时进4月,高考临近,学校纷纷进入冲刺阶段。有留学想法的家庭又开始跃跃欲试,怕万一孩子“失手”也好有个退路。但对于许许多多已经或计划将孩子送出国门深造的中国工薪阶层来说,3月31日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上演的一桩留学生弑母案,前总理,奥迪,游记,德国狐狸犬,德国旅行,德国施巴,无疑一记当头棒喝。这场悲剧的导火索,只因母子二人就学费问题而起的争执。当儿子手中的水果刀刺进母亲的身体,母亲疼痛的不仅仅是身体,还有一颗破碎的心。
不过,母亲终归是母亲,经过十几天治疗已出院的顾琳(出国留学网又开始为看守所里的儿子担心,正焦急地期盼着一个月后警方对儿子汪吉鑫()精神状况的司法鉴定结果,“我不想儿子坐牢,希望儿子早点出来。”她还悄悄地跟人打听,是不是去日本留学的孩子压力特别大,甚至还担心以后日本的学校不要自己的儿子。
血淋淋地事实提醒着想让孩子出国留学的家长们,在满怀希望将孩子送出国门前,还需充分考虑自己的经济条件、孩子的适应能力和隐藏在留学华丽外衣之下的亲情代价。
留学需要“钱多多”
说起留学,早些年,这还是令人羡慕、甚至被看作是贵族们专属“特权”的稀罕事,但现在许多工薪家庭的学子也参与其中,出国留学日渐大众化。
据统计,2010年度我国出国留学人员的总数为28.5万人,同比增长超过了24%,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留学生生源国。从留学生群体来看,自费出国留学人员早已取代公派出国留学人员成为主体。2010年自费出国留学人数占当年总出国留学人数的93%。
然而留学毕竟是价值不菲的一项开支。据相关人士介绍,留学美国每年至少需要花费30万元人民币,赴英留学一年大约需要花费18万~25万元,留学澳大利亚需要花费12万到16万元,而加拿大则需要花费11万~22万元,新加坡、韩国相对便宜,但是每年也需要花费5万~10万元人民币。
如此一大笔开销对于富裕家庭而言也许不算什么,但对许多工薪家庭来说可谓压力沉重。以北京为例,《2010年北京社会建设分析报告》中的数据显示:目前本市中产阶层家庭平均月收入为10007.96元,月均消费4652.34元。不难看出,除去日常的开支之外,中产阶层家庭要支付孩子的出国留学费用也并不轻松,更何况是普通家庭呢。
国内留学机构启德教育集团的调查数据显示:前些年,留学生中来自普通家庭的只占2%,目前这个数据正在飞速增长。在2010年准备留学的学生中间,普通家庭的比例占到了34%。在即将或有意出国留学的学生中,家庭年收入在30万元以下的占被调查人群的52.28%。
为了给女儿办理去英国留学要出具的证明自己经济实力的“存款证明书”,刘华()拿出了她和丈夫多年来的积蓄,还将汽车做了抵押。拿着那纸证明,她坚定地说:“只要能让孩子接受优质的教育,我们做的这些就都值了。”
据北京新东方总部的工作人员介绍,供养一个孩子在国外上完中学和大学至少需要两三百万元人民币,为了这笔巨额费用,有越来越多的工薪家庭不惜卖掉房子供孩子出国。
但出国留学毕竟不是短期行为,需要很多的后续资金作为补充。有的家长在没有完全做好经济准备的情况将孩子送出国,出国之后孩子的花销却难以为继,使孩子和家庭都陷入困境。
在看守所里,汪吉鑫这样描述事发过程:“机场见面时,她说没有钱,甚至说‘不可能给你钱,要钱的话就只有一条命了’这种话,我脑子一下子一片空白,冲上去就用刀刺了她。”可不知23岁赴日留学已经5年的汪吉鑫是否了解,母亲供养他的艰辛。
顾琳每月收入为7000元,而儿子每年的留学费用却需要三四十万元,因为开销太大,几年下来,母亲还向亲戚朋友借了不少钱。为此母亲每日省吃俭用,日子过得很简朴,时常为儿子的学费和生活费愁眉不展。而如此的生活也正是很多普通家庭难以承受留学经济成本的真实写照。
亲情成本高消耗
越来越多的家长不顾成本、不计得失地将孩子送出国,却似乎忽略了留学的风险和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
大连的顾晓宁()因没有考上省重点高中,父母觉得孩子未来上重点大学无望就在2006年将她送到了澳大利亚悉尼读书。由于语言不通,只能先就读该校的语言班。“我刚到那里的时候觉得很恐惧很茫然,但是这种感觉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变为一种放纵”。读语言班的大部分是来自中国、韩国和中东的一些学生。“中国学生每天都聚集在一起,很快刚出国的那种恐惧感就消失了,可英语并没有长进,但对于当时的我来说,那并不重要。”晓宁说。
后来,一心希望孩子通过出国“镀金”成才的顾妈妈怎么也不会想到,倾其国内所有并忍受母女分离之痛换来的,是女儿因为多科成绩不通过、出勤率不达标和吸毒等原因被学校勒令退学的通知。
根据天津市青少年心理咨询中心针对“留学不可盲动”话题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在接受调查的600名有过留学经历和正在留学的青少年中,有35%的孩子已经放弃留学或者正准备暂停留学。其中有一半孩子的家庭年收入不足8万元,沉重的经济压力让这些孩子们不得不放弃留学。
对于那些普通工薪家庭的孩子来说,出国留学还可能意味这些孩子承受比别人更重的心理压力。如果不能学有所成,便无颜面对含辛茹苦、筹措资金的父母,无法偿还父母的爱和债。因为缺乏生活经验和自我调控能力,在家中当惯“小皇帝”的留学生常常会迷失在陌生的环境中。有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家长对记者说,她将儿子送到法国读大学,出国前拿出了35万,之后家里省吃俭用地将大部分工资寄给儿子。可是儿子由于法语水平低,进了大学后课程赶不上,经常旷课,与周围人也不接触,常躲在房里和几个中国同学“砌长城”。
而忍受着思念之苦的家长们并不能对孩子们的心理、生活等各方面问题感同身受。承欢膝下、倾诉聆听被隔膜、冷漠取而代之。当内心的压抑长期得不到释放,积累到一定程度后爆发出来,后果就往往不堪设想。据了解,汪吉鑫在读大学之前性格还是比较开朗的。高中毕业后他就去日本学习语言,并考上了当地的大学。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他变得不喜欢跟别人交流,而是经常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看书、上网。当母亲情急之下说出“没有钱”时,亲情被几年时间的分离消弭得荡然无存。
劝天下父母理性些
在家长的“倾囊相助”下,大批学子踏上了异国求学之路。而留学到底是为了什么?记者在北京一家留学中介机构遇到的前来咨询的家长道出了他们的想法。他们中有的是为了提高“身价”,有的是因为觉得在国内上不了好大学,有的是为了多学些知识,还有一些只是看到别人的孩子出国,自己的孩子也要出国,赶潮流。他们对留学价值的期待大多是未来更好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但实际情况未必如此。
6年前,没考上高中的于青()和身边许多孩子一样,被父母送到加拿大留学。“那时候年纪小,管不住自己。”于青说,由于思乡情切,又缺乏父母管束,他和来自国内的同龄留学生“厮混”在一起吃喝玩乐无心向学。由于长期生活在华人圈,英语不过关,又没考取相应的资质证书,于青在当地找不到工作只得选择回国就业。尽管在国外待了6年,花费了近200万元,他却发现“海归”不再是香饽饽,找过十几份工作都不甚理想。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从1978年到2009年年底,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49.74万人。“海归”回流,再加上国内每年都要产出大量待就业大学生,国内企业对海归的态度由以前的追捧,日渐转变为理性。在人才市场,像于青这样由“海归”沦为“海待”者大有人在。
而且留学归来未必就能有高收入。2010年启德国际教育研究院和新浪教育频道合作发布的《海归就业力大调查》中显示,在海归中,对月薪的要求在3000-5000元的所占比例最多,占28.81%。现在一家英语辅导机构供职的吴莉()今年26岁,曾经留学美国,她满脸无奈地对记者说:“刚回来的时候,飘了2个月都没有找到工作,我的第一份工作才收入2000元,难以置信吧。但就是这样,留学并不像我们当初想得那么好。”
“自费留学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家长们一定要量力而行,”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肖群忠教授指出,“我们的社会要建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回归传统的教育理想,把成人教育放在首位,把成才教育放在第二位。劝天下父母理性一些,送孩子出国之前要审慎考虑值不值得花那么多钱,孩子的适应能力如何,更重要的是应当先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道德意识。家长要首先为孩子成长的幸福考虑,不能盲目跟风,要尽到自己慈爱的伦理责任和监护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