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人员需加快适应海归常态化的调整,加强自
人员需加快适应海归常态化的调整,加强自身的竞争力,出国,去往国外,据教育部统计,2007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为14.4万人,海归人数为4.4万人,当年留学归国与出国留学人数占比为30.5%;到2011年,这一比例达54.8%。2015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增至52.37万人,海归则达40.91万人,归国与出国人数比提高至78.1%。
究其缘由,除了留学人员数量激增带来的海归人数自然增加之外,看好国内发展环境与机遇也是“海归潮”兴起的重要因素。据新华社报道,在瑞典留学三年、工作两年后,年近30岁的何岸2015年放弃申请“”,回到四川成都,在一家网上外送餐饮企业负责市场推广。他说,西方发达国家往往数十年间社会环境都是静态的,有的甚至家门口换了块路牌就算一个大的变化。归国后发现,都市生活巨大变化的背后处处是商机,“一起出国留学的同学,绝大多数都陆续回国发展了”。
一些国家的工作和门槛提高,也加速了“海归潮”的形成。据新华社报道,3年前在毕业的周宜菁,原计划先在欧洲工作几年积攒经验再回国。然而法国、英国等国家受金融危机影响,收紧留学生工作,保护本国就业岗位,让她不得不提前回国。“我们一拨10多个中国留学生,除一个嫁给法国人之外其余的都被迫提前回来”。周宜菁说。
此外,近年来我国政府与企业开展“千人计划”、跨国引才、设立留学生创业园等项目,也吸引了一大批留学人才回国。人社部副部长汤涛日前表示,2015年,各地人才引进计划共引进高层次留学人才7542人,2009年以来引进总数达4.4万人。目前,全国共有留学人员创业园321个,6.7万名留学人才在园创业。
归国后都去哪儿了
海归群体归国后最爱的地方无疑是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据教育部发布的《中国留学回国就业蓝皮书2015》,参与调查的留学回国人员中,49.34%的人期望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地区寻找职业发展机会。海归群体选择一线城市并不是没有原因的。据《2015中国海归就业与创业报告》,在海归就业中,14.3%选择进入金融业;贸易零售、地产建筑、互联网业分别占7.2%、6.9%、5.5%;海归创业领域中,排名前三的新生物工程、新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贸易零售分别占比18.6%、13.6%、13.6%。这些领域专业,在经济发达的一线城市能够偶获得更多、更适合的就业选择机会。另外,当前留学大军中,带有教育投资性质的自费留学占据绝大部分,所以归国就业时薪酬回报是重要因素,各类企业总部聚集的一线城市更具吸引力。
但也有海归甘当“村官”,在各地基层干部甚至农村村官中,近年来也陆续出现了海归的身影。2011年北京市招考大学生村官首次向归国留学生放开之后,首次招考便有20人报名参加,其中4人最终被录取。2012年,湖南长沙县引进留学归国人才当“政府雇员”,吸引了110多名海归报名,最终10名海归被选中并被派往乡镇基层工作3年。更有重庆80后小伙秦玥飞,2011年从美国耶鲁大学留学归国后,到湖南衡山县贺家山村当大学生村官。当村官一年多,他借助自己在耶鲁参加实践活动四处筹款的经历,坐火车四处奔波帮村里各项基础建设筹集到80多万元资金;3年期满后,秦玥飞又被调到另一个乡镇的白云村继续做村官,并创办“黑土麦田”公益组织,为大学生村官与农村创客提供众筹平台。
专业扎堆优势难显 就业被泼“冷水”
不少海归人员满怀预期和憧憬地归国,却在现实中遭遇了就业难的问题。据新华社报道,在一家知名美资企业人力资源部门任职的赵蕊说,“外企现在更加注重本土化,有的连英语面试都取消了,只要求能够简单交流和读懂英文邮件就行。”赵蕊表示,除少数顶尖商学院外,他们现在更加偏向招聘能脚踏实地的国内毕业大学生。
当前留学主要集中在海外普通高校的经济管理、语言艺术等商科类和社会科学类学科,或者知名学校的心理学、宗教学等冷门学科,导致求职扎堆热门岗位,或所学专业与国内就业难匹配。一些发达国家在金融危机后,将留学教育当成重要产业来支持,需大量留学生支付学费来支持教育机构运营,留学几乎“零门槛”,也让海外留学教育质量难以保证。
并且,高额留学投入和实际薪酬的落差,也让海归难以“屈就”。教育部留学生服务中心对留学归国人员薪酬区间调查显示,博士和硕士学位的留学回国人员,月薪主要在5000元至1万元,而本科和专科毕业海归的工资多在5000元以下。据新华社报道,从英国攻读硕士毕业后回国的小董,在各大招聘会都被“泼冷水”。小董说,在一年花费约50万元人民币,“本以为可能会比国内毕业生多拿一倍左右的月薪,但事实上薪金水平差不多。”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选择学成归国,就业难的问题也随之加剧。有专家对此建议,留学人员需加快适应海归常态化的调整,加强自身的竞争力;社会各方对海归群体也需宽容与理性,创造条件让有真正实力的学子能够报效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