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轨制”职业教育成就“德国制造”
在全球市场上,人们多年来一直对产品抱有“迷信”:只要是“Made in Germany(制造)”的产品,大到机床、汽车,小至钟表零件,都被认为是质量优质的放心产品。“制造”不仅是品质的保证,更传递着德国人认真和严谨的性格特点。德国品牌的成功离不开其背后大量的高素质产业技术工人--培养他们的正是在德国教育体系中地位举足轻重的职业教育。
德国职业学校学生远多于普通大学生
德国的教育体系主要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所占的比重远高于高等教育。德国教育的一大特点是分流早,在中小学阶段就将一部分学生疏导至职业教育,降低“高考”竞争强度。学生分别在5年级和12-13年级进行两次分流,最终进入大学学习的人数比例为35%左右,而其余65%将接受职业教育,并由此走上工作岗位。由于政府对职业学校投入巨大,职业学校教师素质较高,而且学生由学校和企业以“双轨制”共同培养,因此学生在毕业时获得的职业教育证书有着极高的含金量,在职场上非常受欢迎,就业前景和收入甚至比大学毕业生还好。
柏林工商业联合会媒体发言人克里斯蒂安·贝莱特科鲁兹告诉记者,所有职业学校都是公立性质,经费由国家、州政府、地方财政共同承担。鉴于职业教育在校舍、学习设备和耗材等方面的特殊需求,政府对职业学校的投入远大于普通学校。政府在一个受职业教育的学生身上的花费是普通学生的3倍左右。
德国职业教育的制胜法宝——“双轨制”教学法
德国职业教育作为立国富民的“秘密武器”,其最重要的特点是“双轨制”教育法--这也是德国职业教育久经考验的成功秘诀。贝莱特科鲁兹介绍说:“按照德国《职业教育法》的规定,职业教育的课程分为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学生学习与职业相关的行业基础知识,从而为今后进入专业学习打下基础。第二阶段是专业学习。第三阶段是毕业考试。职业教育一般持续3到4年,在这期间学生会与企业签订实习合同,每周3-4天作为学徒工去实习企业学习未来工作的实际技能,并获得相应报酬;另外1-2天在职业学校学习理论知识。”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十分明确,培养的技能注重实用,因此“双轨制”教育法的优势显而易见。由于教育和生产实践始终是紧密结合的,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投入工作,减少了实习的时间,对企业和个人都十分有利。另外,企业也通过这种方法有了自己的技术工人培训和储备基地,大大降低了合格技术工人短缺的风险,学校和企业互利互惠,实现双赢。
职业教育受到德国社会高度认可
职业教育在中国,常常是无法接受高等教育学生的“无奈的选择”。然而在德国,职业教育的受重视程度完全不亚于普通高等教育。在参观柏林手工业协会下属的技术工人学校时,记者向该协会主席尤根·维特克提出了两国对职业教育认同上的差异。维特克主席的回答代表了大多数德国人的想法。他说:“一方面,从民众的角度看,教育的目的是为获取一种与个人的兴趣、爱好相适应,并得到国家和社会认可的能力。这种能力是通向未来就业的阶梯。因此,以培养和提高动手能力为主要内容的职业教育和培训的需求长盛不衰;另一方面,从国家的高度看,哪怕科研成果是世界一流的,但如果技术工人的制造水平或工艺跟不上,生产出的产品达不到设计要求,产品就无人问津,还是不能增加财富。因此,再好的高等教育,如果没有职业教育为后盾,工艺水平上不去,一个国家制造业的竞争力也就无从谈起。”
另外,从收入和就业率也可以看出,德国社会对受职业教育的技术工人高度认可。德国技术工人的月平均收入超过德国人的平均收入水平,大约在2500欧元(约合19052元人民币)左右,高于办公室文员、银行职员和很多政府公务员;晋升为高级技术工人后收入还会明显增加。从就业率来看,即便在目前欧洲经济衰退的大环境下,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也达到80%,远远高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2013年德国青年失业率仅为7%,大大低于同期欧盟其他国家。
德国联邦政府出版的《德国概况》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德国是一个原料缺乏的工业国家,它依赖的是受过良好教育的技术力量。”这里提到的技术力量就是指技术工人。德国人很早就意识到:拥有和储备一流技术工人有利于企业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保持强大的竞争力。正是基于这种国情和竞争意识,德国形成了职业教育兴盛的社会氛围。而职业教育的兴盛又造就了一批批高素质职业工人,这样的良性循环让“德国制造”享誉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