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应我,不要走进德国留学这六大误区好吗?
误区1
一定需要学才能去
德国院校多为德语授课,但这四个阶段的学校中每个阶段都有英文授课的院校可供学生们选择。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德国的商科类专业(如国际贸易、市场营销、金融、经济、人力资源等)在学生读硕士的时候英文授课的学校反倒更多一些。
所以德语学习其实也没有那么让人头大和不被接受,如果是申请了英文授课,学生只要有时间在没有压力的前提下学一些德语作为生活用语还是不错的。
就算将来回国就业,在现在小语种老师急缺的大环境下也可以作为将来工作的可选之一。
误区2
等我德福考下来16分之后,再考虑
当你有了留学的想法,建议先找专业留学机构咨询留学规划,做到心中有数,然后跟着专业人士的指导来一步一步进行。不少学生容易犯完美主义的错误,德福16分说起来容易,考出来其实没有那么简单,如果你真的是想等德福考出来再准备留学,那也许留学就是毕业几年以后的事了。
德国留学360建议学生到德国之前可以先在语言班学德语过度和适应一段时间,只要达到申请要求差不多的程度即可,因为实际情况是不少在国内已经考出德16分的学生在入学后也会主动休学去报私立语言班再学德语。
所以学生完全没有必要等德福成绩出来后才开始办理留学手续的,外语学习要贯穿整个留学始终,哪怕是将来已经进入专业的学生了。
误区3
德国留学不好毕业
在2010年德国教育体制改革前,德国是没有本科这个学历的,也就意味着早期去德国留学的学生,拿到文凭回国了,一般都是在德国待了6、7年左右的硕士毕业生。而且,早期的德国留学生是到了德国先读1-2年语言,然后才进入专业开始学习。德国本硕连读起码也要5年甚至6年的时间才能学成,这就造成了很多学生和家长觉得德国毕业似乎不那么容易的错觉。
按照新的教育体制,德国的研究生学制多为2年或1.5年,政府给学习能力相对弱一些的孩子再追加2年的修完学分的时间,为了让每个留学的学生都可以顺利完成学业拿到学历,当然如果学生能力足够强的话也是可以提前修完既定学分提前进入论文答辩流程拿到文凭的。
所以家长和学生可以不用担心德国不能毕业,其实只要在国内拿到了德国留学的资格、外语稍微打好基础,到德国按照教学流程正常学习即可毕业了。
误区4
德国留学申请难
德国申请难其实是一个水涨船高的结果,因为每年申请德国的中国学生人数都在增加!在外国留学生名额有限的前提下,自然申请到德国学习位置的难度较之从前是加大了。APS、外语要求、GPA等都是马虎不得的,但只要学生在国内下功夫把这些非常重要的关键点都做好,是不用害怕申请不到自己心仪的学校或者出国后难毕业的,因为考核的标准本身并没有变难!
误区5
德国大学没有名气
所谓的“没有名气”其实只是中国学生和家长不了解而已,因为德国教育资源非常均等,很难分出类似国内211、985、一本、二本、三本这样的等级,也不会出现类似其他国家需要用昂贵的学费才能进入的“野鸡”大学。
这里还需要各位学生家长意识到的一点是,德国大学很多都是以城市名字命名,比如柏林音乐学院、慕尼黑工业大学,这两所学校听起来相当有名气,其实多半是因为“柏林”“慕尼黑”两个城市比较有名。而实际情况是德国的教育更多注重学生的动手和实际运用能力,同时由于院校资源均等,公立大学和私立大学之间并没有国人意识里面的“差距”。
因此留学德国没有必要盲目跟风或一味的追求别人口中的那些“名校”,最好的院校就是选择一所最适合自己的学校并且学好知识、掌握到本领学成回国!
误区6
院校背景一般,就不能申请到好学校
“出身影响未来发展”——这个误区其实在社会的各个层面都存在,而“院校背景不好就申不到德国好学校”就如同“没有读重点高中就一定不能进清华北大”一样荒谬。
就德国申请而言,虽然一些硬性指标在院校审核过程中占有一定比例,但申请制度本身就决定了院校背景并非是唯一标准,启德近两年就创造了不少“逆袭”案例,如为一个二本院校学生申请到了哥廷根大学的经济学专业硕士、为一个非211院校的学生申请到了斯图加特大学机械专业硕士录取等等。
其实,越是好学校,在录取学生的时候就会整体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而非固执于院校背景或者GPA成绩。